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离去与凉亭里的巩昌侯【求追读】 (第1/2页)
大明:三天后穿越,满门被抄斩穿越大明第一卷:三天后穿越,满门被抄斩第二十四章离去与凉亭里的巩昌侯【求追读】能再次获得小侯爷的信任,宋濂松一口气。 其实,他还是很担心的。 万一小侯爷不信他,一枪把他崩了,那哭都没地方哭! 他今日如此做,可是下了很大的决心。 正如他所言,他会用余生,竭尽所能、全力以赴推动汉字简化。 不惜,用生命去推动这份伟大的事业! 宋濂是何许人也? 他几乎站在了这个时代读书人的最巅峰,虽官职不高,但才学冠绝天下,而且品性更得汉家子推崇。 昔元帝召其入朝为官,辞不应征,入山修道。 此等气节,自是难得! 那时候,宋濂居南方,于郭子兴势力范围内修道著书,虽经历乱世,但受乱世苦无多。 后郭子兴意外身死,儿子等人也战死,他的庞大势力遗产,便被养女马氏的夫婿名正言顺继承。 马氏夫婿等高人朱升指点,蜗居南方,“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那时期,宋濂也应朱重八之邀,聘为五经师,成为小朱标的老师。 …… “你拿着这些东西,赶紧走吧,若相信老夫,可以按老夫的建议去做。” 宋濂取出一个包袱递给赵城,催促他赶紧走。 等到赵城背上包袱离开房门,老头子又嘱托一句。 “对了,小心巩昌侯郭兴,他城府极深,领兵打仗之能比你爹还强,功劳比你爹还大……” 若赵城还是赵城,凭这两句话就能把宋濂记恨上,转身就能给他两枪。 但他已不是他! 南雄侯赵庸,对于赵城来说,也只是一个陌生人罢了! 只是,彼此的血脉牵绊,却是割舍不掉。 赵城没有太在意,倒是又一次加强了对巩昌侯郭兴的重视程度。 早在宴会上,经宋濂介绍他就认识巩昌侯。 同时赵城也发现,在宴会上时不时盯着他看的人中,就有巩昌侯郭兴。 如此,赵城怎会不重视呢? 那家伙,绝对猜到了他的身份。 不过,赵城也没有太过在意。 不论是谁,别惹到他,也别挡着他为夏族开辟新的航道。 不然,赵城手中的现代热武器,会告诉敌人,什么叫做绝望?! 看着赵城消失在黑暗里,宋濂不住叹息。 今日的变化,是他临时做的决定。 他已是流人,像今天这样聚集各方豪强、势力的机会并不多。 如此宣传简化汉字的绝佳机会,怎能放弃? 他日进入茂州,他的影响力能辐射到成都就不错了,想在推动汉字简体化进程上有建树,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沿途或许还行,但效果远远不及今日。 起码,这一下午装疯卖傻扮可怜,的的确确是获得了不少赞助。 至少也能拓印个几万册字典,能影响几万个读书人。 “不过,当务之急是将字典的使用方法整理出来,而且还要花费巨大代价将这些简体字的活字做出来。 有了这些活字,批量印刷,大面积推广就容易了……” 赵城消失,太史公也代入自己身份,尽心尽力为简化汉字服务! 夜幕已落下半个时辰,武昌的夜市不如应天府热闹,远远不及秦淮河畔的灯火酒绿。 但还是挺热闹的。 宋濂暂住的那间宅院位于武昌城内最繁华地带,一走出来,便看见摊点错落有致分布在街道上。 对于这一切,赵城也不奇怪,隐入人流,向着西城门而去。 如果能找到机会,直接离开城市。 夜市很热闹,像赵城这样的人稍一遮拦,躲进人群中,一溜烟就看不见了。 在宋朝,夜市已经发展到巅峰,物质丰富、商业繁华,唯独兵不能打将不能带,成就了大怂,犯我大怂者虽远必送! 蒙元时期,夜市受到打击,几乎一蹶不振,如今大明立国十三年,基本恢复过来了。 就像这武昌城内,夜市基本不会无缘无故中止,大量才子佳人相约,或是千金小姐们一起,或是公子哥们一道…… 只是,由于时代的限制,娱乐项目很少,可观赏性也有限度。 或在吃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或是纠缠于某个商铺对对子奖豪礼,又或者在精致的商品里流连忘返…… 倒也不错,起码对于城内富贵人家来说,是在享受生活。 赵城走走停停,倒没发现什么可疑人员,一时间不由得怀疑,那些家伙变菜了? 还是说,锦衣卫被他杀怕了,已经不敢来找他了? 赵城不清楚,但也没放松警惕。 他随着官宦士子、旅客一起行动,做了不少反跟踪行动。 最后穿过城内市,猛然间发现城门没有关。 运气挺好! 武昌不仅开放城内市,还开放城外市。 如今,城外市还在进行。 如果说城内夜市是岁月静好、享受生活,那么城外市就是肩负责任、负重前行。 毕竟,逛两种市的人,身份、地位等差距,太过鲜明。 城内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