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离去与凉亭里的巩昌侯【求追读】 (第2/2页)
多是富贵人家的才子佳人;城外市则基本都是商贩,为了生活而奔波的人…… 赵城没有过多在意,快步行走,向西而行。 虽没发现官府的身影,也没锦衣卫的影子,但他却不过多停留。 赵城敢肯定,他的身份一定暴露了。 既然身份暴露,离开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换个地方,换个身份,这才是正道。 不然深陷重围,突围也难。 事实上,这一切都是赵城多虑了。 虽然,抓捕他、击杀他,仍旧是锦衣卫的任务。 但已经不是头号任务了。 在朱标的劝说下,朱重八以大局为重,各方布局,基本没兵力对付赵城。 如今,锦衣卫大量人员渗透进云贵,做着间谍特务活动,为大明大军开拔做准备。 当然了,两广也没放过。 不仅是锦衣卫,还有大量官府人员充当难民、农民,准备接近起义军,洞察各大义军的动向。 若有机会,还会有死士杀出,暗杀朱亮祖和赵庸等主要逆贼领袖…… 这一切,赵城依旧不知道。 但为了小命,还是谨慎行事。 经过一天的细致考量,再有宋濂的提点和建议,赵城明白:自己单独行动才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推广简体字,这件事也只能交付给宋濂宋太史公了。 赵城本想和他一起行动,想看看推广的情况,为后续安排做准备。 但一个通缉犯和一个流人,这样的组合目标太大了。 哪怕有宋濂背锅,秦明这样的身份依旧经不起调查。 何况,宋濂今日的擅作主张,已经导致赵城身份暴露。 现在溜之大吉才是上策! 赵城穿过漫长的夜市,身边人影越来越少,直到商贩也变得稀少,灯光也变得黯淡。 他知道,要离开夜市范围了。 赵城单手打着灯笼,借着微弱的灯光,走在黑暗中。 吆喝买卖的声音渐渐变弱,流水潺潺倒是逐渐变得响亮。 赵城明白,前方有一座桥,桥边还有一个凉亭。 渐渐走近,倒是看到了凉亭上有着火光,照亮不少范围。 而此刻,凉亭里正坐着一位男子,火光并未照到他的脸上,赵城一时间也看得不清不楚。 他没有多想,看了一眼男子,继续迈开步伐,准备跨上石桥。 “夜已深,小侯爷匆匆赶路,怕是不安全。” 男子抬头,看了一眼赵城,端起酒壶倒了一杯,一饮而尽后看到了赵城惊愕的表情。 赵城半只脚踩在空中,对巩昌侯深夜在此等候,倍感意外。 “原来是巩昌侯,晚生秦明,这厢有礼了。” 赵城放下脚,哪怕提着灯笼,也还是拱手行了一礼。 “本侯是该叫你秦明,还是秦城,亦或者赵城赵小侯爷?” 巩昌侯郭兴盘膝而坐,一双眼眸穿透黑夜,直勾勾地盯着赵城。 他能力极强,为朱重八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 但可惜,无论功劳如何,他都只是巩昌侯,也只能是巩昌侯。 因为,他一直对郭子兴的死耿耿于怀! 郭兴与郭子兴,名字只有一字之差,实际并无血脉上的直接联系。 或许往上数几代,会是一家人。 但这不是原因。 郭子兴,是他郭兴兄弟二人的伯乐,对他们有知遇之恩。 这笔恩情,郭兴一直铭记于心,时刻不忘。 也因此,一直不能对郭子兴之死释怀。 相传,郭子兴是病逝。 至于是什么病,为何病,并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 有人说是郁郁而终,但郭兴并不相信。 那样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郭子兴这样一个豪杰,安会郁郁而终? “学生秦明,不认识侯爷说的什么秦城赵城……” 赵城继续拱手,身份是打死不能承认的。 “无妨,别有那么大的压力,本侯深夜等候,只是想询问几件事情。” 巩昌侯随意挥了挥手,他对赵城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传得宛若神迹的能力。 但这些不是最重要的! 他想知道真相,关于郭子兴的死亡真相! “可有胆量喝几杯?” 巩昌侯自顾自地喝了一杯后,对赵城发起邀约。 赵城迟疑了几秒钟,一步上前,几步间便来到巩昌侯对面,在他示意下坐了下来。 …… 交流很融洽,没赵城想的那般针尖对麦芒,一切都很平静。 就仿佛两个老友在唠家长里短,没啥子暗潮涌动。 巩昌侯提了几个疑问,赵城根据自己所了解,一一给出自己的答案。 要么是郭子兴为何而死; 要么朱标那本神书有些什么,为什么让他发生了莫名的变化; 要么他郭子兴会有什么结局,郭氏的未来会在哪里…… 大抵都是这些。 算不得禁忌问题,赵城基本都回答了。 最终,巩昌侯似乎对自己会病逝于洪武十七年感到意外,久久没有言语。 直到赵城消失在黑夜中,巩昌侯瞬间发力,手中酒杯砰的一声炸裂开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