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就这样度过_十七 浅谈武侠(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七 浅谈武侠(1) (第1/1页)

    武侠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是华人界特有的一种流行文化。武侠文化以各式侠客为主角,以神乎其神的武术技巧为特点,刻画宣扬侠客精神。

    武侠按时间分有古代和民国武侠,按流派分有新、旧以及古仙武侠。这里主要说的是新派武侠,主要是从香港那边兴起的,开篇始祖应该是梁羽生大侠的《龙虎斗京华》。当然他也是受到了一场斗争的影响。

    1954年,香港武术界太极派和白鹤派发生争执,先是在报纸上互相攻击,后来相约在澳门新花园擂台比武,以决雌雄。太极派掌门人吴公仪和白鹤派掌门人陈克夫,为了门派的利益,在擂台上拳脚相争。这场比武经港澳报刊的大肆渲染而轰动香港。陈文统的朋友《新晚报》总编辑罗孚触动灵机,为了满足读者兴趣,在比武第二天就在报上预告将刊登精彩的武侠小说以飨读者。第三天,《新晚报》果然推出了署名“梁羽生”的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龙虎斗京华》是新武侠小说之始。随着《龙虎斗京华》的问世,梁羽生──梁大侠初露头角,轰动文坛的“新派武侠小说”已有雏形。

    其实这场斗争并不精彩,还有点索然无味,不过梁羽生的出现给了其他人一个路子,于是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了,其实就有大名鼎鼎的金庸,古龙,温瑞安。他们三个和梁羽生一起被称为武侠四大家,他们四个的风格也各有不同。

    梁羽生,武侠开山鼻祖,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浓烈,正邪严格区分,人物的社会内涵丰富,但人物性格单一,有概念化、公式化的缺陷。梁羽生是虚构人物和事件,置入背景中,以此来强化历史氛围。因此他的风格更像是大时代里面的一个缩影,不改变历史大局。梁羽生小说的语言文采飞扬,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故事中又常常用诗词歌赋、民歌俗语点缀其间,以创造优美的意境、气氛,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的小说技法以传统继承为主,多用章回小说的形式铺张故事,叙事中有着明显的说书人的口气,表现出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一般他的故事比较悲壮,多以悲剧结尾,面对历史大势,个人根本无力反抗,七剑,白发魔女等都是这样的。

    金庸,是新派武侠里面的最高峰,很少有人有超过他。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越女剑,15部作品奠定了他的江湖地位。金庸则直接取来历史人物和事件敷衍成武侠小说,其历史人物、事件,金庸写来煞有介事,常能以假乱真。两者都对历史进行了再认识、再评价,从作品含有的历史厚度论,金庸比梁羽生更高一层,其写作技巧也高明得多。金庸武侠小说人物性格复杂,具有一种反传统精神,小说人物亦正亦邪,危步于道德的悬索之上而能不失其坠,具有“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的复杂、矛盾性格,而人物思想性格的复杂、矛盾又是奠基在生活本身的复杂、矛盾之上,这样,人性的发掘就有了深刻而广泛的社会意义。他的主角有豪气冲天的乔峰,有奇遇不断的段誉,有武侠天花板的石破天,有小混混的韦小宝,各种性格的人物在他的笔下都有,你可以将自己代入里面。他的主角更真实,也更打动人。

    金庸的小说和历史结合非常紧密,有人用他的武侠当历史小说看,看似可笑,这就是金庸深厚的功底。他的射雕三部曲,和历史的结合让人有种身临其境之感,甚至有种历史就是这样的感觉,只能说金庸写的确实不错。从他封笔以后新派武侠没落又一次证明了他的能力。

    今日就先聊这两位大家,明日说其他两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