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四章张家口(8k大章求月票求订阅) (第1/4页)
很显然,现在的布尔尼是有些膨胀的! 但这事其实很好理解,布尔尼这个人本来脑子就不咋灵光。 历史上,布尔尼在清廷三藩之乱爆发,清廷主力南征之后,选择了举兵反清。 不得不说,这个时机他挑选的还是不错的! 清廷主力都已经南下平叛了,北地甚是空虚,正是他起兵的大好时机。 但是,布尔尼之乱的结果却是,两个月之内被清廷派遣图海率兵平定,可以说是贻笑大方! 怎么说呢,布尔尼在举兵之后,从头到尾的cao作都泛着那么点傻气。 你特么一个蒙古大汗,在造反之后不利用自己黄金家族的身份,在草原上征召兵马,扩充实力也就罢了。 领了几千人就要从张家口入关,奔着京城去了! 你特么不是傻吗? 你以为自己姓朱?还是真觉得自己带着几千人就能攻破京城? 就这么点兵力,别说你只是黄金家族后裔了,就算特么是成吉思汗复生也没用啊! 毕竟,清廷就算是兵力再怎么空虚也不至于几千人也拉不出来吧? 但凡布尔尼脑子清醒点,在举兵之后不是第一时间入关奔着京城而去。 而是跑到草原上,用自己黄金家族后裔的身份去收拢人心,征召各部落的骑兵,凑个几万人再奔着京城而去。 就算是不说他布尔尼能趁着满清在北方的兵力空虚,做成大事,也不至于被满清两个月就剿灭掉。 就这么一个憨批,对他还能有什么指望? 他没说出带兵入关,直接奔着南京去,就已经算是比较理智的了。 听着布尔尼的雄心壮志,大帐中的其他蒙古首领纷纷开口鼓噪出兵。 当然了,他们并没有把布尔尼的话当真。 没想着要入主大都,只是想着入关之后,趁着大明北地空虚,在北地劫掠一阵而已。 抢就麻熘跑会草原! 至于说什么重振大元荣光…… 口号而已,当真就输了! 一群蒙古人聚在一起,相互鼓噪着,要出兵关内。 布尔尼坐在首位上,仰头哈哈大笑,看起来得意且张狂。 布尔尼的弟弟罗卜藏站出来说道。 “只要能夺取大都,兄长就将是新的成吉思汗!” “就将是新的草原共主!” “我等将要重振大蒙古的雄风!” “……” 一旁擅长拍马屁的几个蒙古贵族也是纷纷开口恭维,向布尔尼说着吉祥话。 布尔尼发出一声得意的大笑,从桌桉后站起身来,掀翻了面前的桌桉。 桌桉上的酒水,佳肴散落了一地,可他也不以为意。 只是大声说道。 “传令下去,准备出征事宜!” “让我们,一起入关!” 布尔尼一声令下之后,帐内的诸人纷纷出帐。 沉闷有力的号角声响彻了整个战场,一队队蒙古骑兵在大营内奔驰,迅速完成了汇聚。 杀气腾腾! 布尔尼穿着一声金色的甲胃,站在人群之中十分的显眼,他翻身上马,纵马在诸军面前奔驰一圈,尽情的展现着自己的英姿,自己的年轻英武。 “嗷嗷!” “嗷呜!” “……” 数不清的蒙古骑兵跨坐在马背上,发出一声声怪叫,配合着布尔尼的驱马奔驰。 “儿郎们,随我一起!” “入关,做中国之主,享荣华富贵!” 布尔尼驻马军前,大声鼓噪,为诸军鼓舞着士气。 “杀!” “杀!” “入关!入关!” “做中国之主,享荣华富贵!” “……” 在完成了誓师大会之后,布尔尼便开始带着他引以为傲的蒙古铁骑做起了南下的准备。 和历史上布尔尼之乱时,他带着几千人就敢入关奔着京城而去不同。 此时的布尔尼,手上还是有着一定的兵力的。 他在入关之前,下令召集了附近诸部落的骑兵,凑巴了大概差不多两万人,这才下令入关。 一队队骑兵在草原上奔驰,万马奔腾的场面无比的骇人。 大地都仿佛被战马的铁蹄踩踏的抖动不止! 象征着蒙古大汗身份的苍狼白尾苏鲁锭大纛在草原上飘扬,向着张家口而去。 …… 张家口! 与其说这是一处边堡,倒不如说这是一座互市的口岸。 大量的商贾聚集,在这里做着生意,用中原的特产,交换着草原上的牛羊马匹。 张家口最鼎盛的时期,其实就是明末清初的这一段。 在汉jianian八大家的经营之下,张家口的繁华甚至不比内地的一些大的州府城池差。 每日里都有海量的商贾云集,海量的货物吞吐! 这里的每一间商铺,都象征着数之不尽的财富。 而等到大明光复,八大汉jianian被抄家灭族之后,张家口便有些衰落了。 原因也很好理解! 大明不是满清,虽然不会真的彻底禁绝和草原的贸易,但商人们想要像是在满清治下时那样,肆无忌惮的和草原做生意,也是不可能的了。 很多商品,大明都是会进行管控的! 但也只是有些衰落了而已,现如今张家口每日来往的商人依旧不少。 毕竟,现在的大明是以工商立国的。 大量的初级工业品,如布匹,小五金产品,肥皂,食盐,白糖……等,产能都是节节攀升的。 商品多了,自然会流向市场! 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注入,以及大量的属于新朝的资本注入,使得张家口在经历了一段衰落期之后,开始重新焕发了生机。 【讲真,最近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huanyuanapp安卓苹果均可。】 “常掌柜,这次的货质量不错啊!” 一家挂着常记的招牌的店铺,一名穿着皮袍子的蒙古人站在货架旁,伸手摩挲着货架上用于展示的布匹。 感受着指尖柔软的触感,再看着布匹上的花纹,这名蒙古人忍不住开口赞叹道。 一旁戴着瓜皮小帽的店老板也是笑呵呵的说道。 “这都是主家遣人从南边运输回来的,上好的机械布!” “质量肯定是没的说的!” 店铺的老板姓常,榆次人,他所说的主家,便是榆次常家。 “贵客要多少货?只管说,我常记肯定是能供得上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