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零五章伐缅与康熙的不甘 (第1/4页)
朱宏煜点头赞许道。 “卿家所言甚是!” 很显然,朱宏煜对蒸汽铁甲船在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还是相当的满意的。 一条蒸汽铁甲船,在战场上的表现,能够比得上三五条同吨位的风帆战列舰所发挥出来的战斗力。 这还是往保守里说的。 夸张一些,凭借蒸汽铁甲船的高防,高攻,高机动性能,以一当十也不是不可能的。 在同陈泽交谈的同时,朱宏煜已经琢磨起了大明该如何扩充军中的蒸汽铁甲船的规模。 首先要做的,便是将明军现有之战舰进行蒸汽铁甲化改造! 即使短时间之内不能将战舰全覆盖铁甲,也要在战舰的关键部位覆盖铁甲,以加强战舰防护。 并为战舰加装蒸汽轮机,提高战舰的机动性。 至于说长远来看,将来必定是蒸汽铁甲的时代。 如果不是现在的蒸汽轮机技术尚且不算稳定,长时间运行的故障率太高,容易出海之后趴窝。 朱宏煜早就下令新造战舰去掉风帆设计,使用全蒸汽动力了。 像是想到了什么,朱宏煜眯着眼睛说道。 “卿家觉得我大明现在有能力将舰队投送到马六甲以西作战吗?” 随着蒸汽铁甲船的实用性在战争中得到严整,朱宏煜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让西方白皮体会一下什么叫做坚船利炮了。 听到朱宏煜此问,陈泽有些错愕。 他乃东海舰队指挥官,而不是南海舰队指挥官,皇帝怎么想起来问他这个问题了? 难道是想要将他和南海舰队的指挥官进行轮换? 但是,错愕归错愕,皇帝问话他也不能不答,是故开口说道。 “回禀陛下,现在我大明水师之战斗力绝对是超过西夷水师的。” “朝廷若将大军投送至马六甲以西作战,自然不成问题!” “但我军水师若要远征,则后勤恐为最大阻碍。” 陈泽这话中的意思很明确。 如果朝廷要对马六甲以西动兵,可以打,并且大概率能胜,但问题是大军后勤无法得到保证。 现在的大明之所以能稳稳控制整个南洋,靠的不光是明军水师舰队的英勇善战,更多的还是大明在南洋的那一连串港口码头补给点。 正是有这些补给点的存在,朱宏煜才能保证明军在南洋区域作战时,不会被后勤所制约。 进而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来! 如果明军贸然将军队投送到马六甲以西,则会有后勤断绝之危险。 朱宏煜沉吟一阵,命人取来了舆图。 看着舆图上的南洋地图,朱宏煜手指在舆图上划过。 忽然,他眼睛一亮,手指点在了缅甸的位置上。 大明现在受困于马六甲以东,最大的问题无非就是在马六甲以西没有可以提供后勤补给的港口。 但是,如果大明能够灭掉缅甸,取其沿海港口以做军用,则这个问题便不复存在了。 至于说打缅甸的理由? 大明打缅甸需要理由吗? 咒水之难的事情,大明上下可都还记着呢。 真当大明这边不想报复? 只是在此之前,大明朝廷政务繁忙,没能抽出精力来投向缅甸而已。 至于说打过打不过? 这点就更不用担心了! 众所周知,开国初期的中原王朝的军队是战无不胜的。 即使是当年的两宋,也有静塞铁骑的威风,也有背嵬军之勇悍。 更何况是如今的大明了?! 缅甸连当初的李定国所部残兵都打不过,被数次攻占都城,仓皇南逃,更何况现在明军的奋力一击了。 至于说缅甸当地的环境恶劣,不利于明军作战? 这点其实更加不用担心,朱宏煜这些年来,一直都在大量的募集南洋土人,西南各族少民成军,专司热带山林作战,为的就是现在。 缅甸再是气候湿热,再是瘴痢横行,又如何能比得过南洋的气候恶劣? 还有就是,大明若要对缅甸动手,要将缅甸灭国。 就不会是光大明自己动手。 朱宏煜一封诏令下达,整个南洋的各国都得动起来,准备围攻缅甸。 这便是宗藩朝贡体系下的东方了! 宗主国要动兵征讨不臣,一声令下,则藩国就必须出兵助战。 否则,就要被踢出宗藩贸易体系,沦为异端。 时间长了,这个异端自然是人人得而诛之! 举个例子,等到南洋有的国家想要对外扩张了,抬头一看,四周全部都是大明的属国,都是有大明做靠山的。 万一打了,可能会迎来天朝爸爸的介入! 就你一个是孤家寡人后面没靠山,不弄你弄谁? 尤其是现在大明刚刚复国,王师追亡逐北,横扫天下,甚至还驱除洋夷,将整个南洋收入治下,正是军威赫赫之时。 那些藩国又哪里敢拒绝天子的诏令?! 想着攻打缅甸的事情,等陈泽告退之后,朱宏煜召来了李定国商议。 李定国曾经带兵在缅甸作战,数次攻破缅甸国都,横扫大半个缅甸,每每得胜而归。 对缅作战经验可谓丰富! 朱宏煜若要伐缅,李定国便是最合适的主帅人选。 至于说将李定国这个亲王派出去领兵,是否会有尾大不掉之事? 朱宏煜其实并不担心。 现在朱宏煜对军队的掌控力是很强的,五军都督府方面经常调职轮换各部主官,没人能够长久掌控一只军队的兵权。 现在的大明压根没有军阀形成的土壤! 再说了,朱宏煜再傻也知道不能把李定国的旧部再划拨给他。 只要不给李定国划拨其旧部,他就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李定国在其旧部中有不小的威望,但在其他部队中可没有。 若前线有变,朱宏煜一道诏令下达,李定国说解职也就解职了。 这就是一个开国帝王的威势和自信! 在军功田的实际利益的捆绑下,在忠诚皇帝的思想观念灌输下,明军上下现在只认皇帝,而不认将领。 其实吧,更重要的一点是,朱宏煜自己都有些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上其实是有着一层神圣光环的。 当年的大明太祖皇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有大功于社稷,是故立国大明。 后遂有大明二百七十余年之天下! 满清入关之后,天下晦暗而陷于胡尘,华夏衣冠文化尽毁,世人无不有感慨悲哭者。 然而,朱宏煜作为大明宗室,却是在这天下晦暗的时代揭竿而起。 打出了当年太祖皇帝的旗号,带兵驱除胡虏,恢复了大明! 随着朱宏煜不断的连战连胜,仅用七八年时间便恢复了大明社稷,驱逐胡虏于域外。 所有人都发自内心的觉得,大明气数未尽。 而朱宏煜就是这个身负大明国运之人。 在这个封建迷信才是政治正确的时代,又有谁敢站出来和一位身负天下气数的君王作对呢? 曾经朱宏煜带兵和满清作战之时,所过之处,应者景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