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换血 (第5/5页)
,怎能这个时候,给我下绊子。” 方世玉连忙露出了不满的神色。 詹徽躬身道:“李原名不过六十,老臣已经六十有五,岂可再留,那不成了,尸位素餐之辈,窃据高位,致使朝廷暮气沉沉,无朝气!” 詹徽心里那个恨啊。 混在官场这么多年了,李原名突然乞骸还乡,这么大的事情,事先一点没和他说,如果讲这件事情和方世玉没有关系,打死他也不能相信。 而方世玉现在是在做什么? 让他们这些老臣滚蛋,然后名正言顺的安排他的人,坐在高位上,执行他需要颁布的新政。 一朝天子一朝臣,而如今朱元璋还没死,方世玉监国两年的工夫,朱元璋根本不管政务,方世玉要办,那自然要一步到位。 让这些老臣留在朝廷中枢,非但会影响朝廷的决策,还会形成一种不良官风,得过且过,就是老臣的代名词。 诚如李原名所言,老来迟暮,赖在朝廷上,就是浪费朝廷的资源和政策。 望了眼詹徽,方世玉惋惜道:“老师定要如此?” 詹徽微微一愣,笑着道:“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有何不可。” “吏部是朝廷重中之重,老师要乞骸,还是去找陛下吧,我真的批不得,真的批不得!” 让詹徽走的心服口服,方世玉自然不能直接批了,更何况,实则他的权限,还没有到可以随意更换六部尚书的地步,他只是监国,又不是皇帝。 而李原名,那是早就和朱元璋请辞过了,朱元璋当初不允,如今被方世玉拿出来说事,并且直接允了,那也是经过朱元璋同意的。 只是现在,詹徽要请辞,虽然这都在方世玉的预料之中,计划之内,但该做的还是要做,毕竟这詹徽也算是朱元璋身边的大红人了。 詹徽点了点头道:“今日朝会已结,微臣这就去乾清宫见驾!” 看着方世玉没有一点挽留的意味,詹徽的心凉透了,却也没办法,人家给自己搭好了戏台子,唱就要唱好了,不唱,也会有其他办法,逼着他唱。 随着詹徽走出了詹事府的大门。 方世玉道:“礼部,吏部的尚书空缺,我会提名将赵勉调到吏部,继任吏部尚书,郁新继任户部尚书,王儁调任礼部尚书,其余空缺,吏部尚书的人选定下来,再进行补缺。” “好了,今天的事情就先到这里吧,大家散了!”方世玉说着,起身离开了詹事府。 为什么要把詹徽踢出局?说方世玉记仇也罢,说方世玉容不得逆耳之言也好,反正詹徽没有不留余力的支持方世玉的政策。那就应该出局。 这就是皇帝直领六部,没有丞相的最大好处,方世玉虽然不是皇帝,但他想让六部尚书换血,随时都可以换。 没有人可以阻挠。 便是朱元璋,现在也多是听之任之,一心栽进了御花园,研究他的玉米地,红薯,马铃薯,考究这些东西,为什么能达到那么高的产量。 虽然大明在洪武二十六年的田亩税收的总结中,全境七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实际控制领土内。 产出粮食达到了十万万多,但说真的,这点粮食,比之后世的粮产,差的太多了 据种花家的有关部门统计,二零二零,粮产一万三千余亿斤。 对照大明的十亿数千万石,一千两百亿斤的年产量,在这个时代,绝对的超级粮产大国。 就因为东北平原和西北盆地,以及各处山地的开垦,种植的马铃薯,红薯,玉米,朝廷政策的强力推广下,直接给大明的粮产翻了三倍还多。 方世玉去了趟海外,隐形收益,已经逐渐显露。 大明不论是耕地,还是技术,都远远不及后世,能有这个产量,更多的还是靠着老天爷赏饭吃罢了 出了詹事府,方世玉直接回到了东宫。 看着坐在一起吃饭的六个娘们,方世玉瞥了一眼道:“你们吃的香了,都没人想着给我留份碗筷? 朱紫怡道:“谁知道你什么时候能处理完,不是说今天事情多吗?” “多个屁多,一天天就那些破烂事,听的我耳朵都起茧子了,去,给备份碗筷!”方世玉推着身边的太监。 直接坐在了朱紫怡的身旁。 看着一大桌子的菜,香气扑鼻,不自然的挥了挥手,方世玉道:“这么香,尚膳局换人了?还是家里厨房换人了?” 方世玉一脸迷茫道。 庆慎郡主道:“是李jiejie亲自下厨做的,听说这番茄还是反季节的东西呐。”庆慎郡主在朝鲜什么东西没吃过。 只是到了大明,饮食习惯的变化,更多稀奇古怪,在朝鲜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东西,一股脑的呈现在她面前。 让这个大姑娘,一时间瞠目结舌。 “不容易啊,夫人下厨亲自做饭吃,那可得好好尝尝了!”方世玉笑了笑,夹起番茄炒蛋,目光一凝,似乎想起了什么。 疑惑道:“反季节的东西?” 若是在后世,这反季节的东西,真的不算什么,遍地都是,但在大明,哪怕是皇室,当权的皇帝,想要吃到反季的东西,那也是千难万难的。 李婉道:“安心吃,反季的和平常的都一样,就是随时都能吃到!” 方世玉目光狐疑道:“主要是这,反季的东西是怎么保存的?这玩意放冰窖里也保存不了几天啊?” 大明皇宫是有冰窖的,里边主要是夏天的时候放一些水果,冻酒,让酒水的味道更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只是,冰窖存放水果,番茄的话,最多不会超过十天,毕竟不是冰箱,就算是冰箱,也不可能存放这么久。 现在都十月了,马上入冬了,怎么可能还有番茄。 “江南气候湿润,种植番茄很适合,而且你不知道的多了,民间百姓会用破烂的布匹,搭起来一个简易的菜棚子,午时拿开杂草晒太阳,过了暖阳的时候,就用杂草给盖上,防止植物冻死。” “御花园就有,你不知道?” 李婉一脸迷茫的看着方世玉。 “你怎么知道御花园也有?”方世玉迟疑道,当初朱元璋想吃的东西比较特殊,方世玉便用这个方法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小的菜棚。 而这个时候,竟然李婉说民间都开始使用了。 “这玩意很费人工的啊。”方世玉并没有在李婉为什么知道御花园有那东西的事情上追问下去。 深深吐了一口粗气,李婉道:“秋收之后,百姓除了去务工,也就留在家里照顾一下自家的菜棚。” “都是非常小的,平常一个人一天也忙不了多久,不过反季节的东西,确实售价很高。” 李婉直言道。 朱紫怡开口道:“行了,吃饭都堵不住嘴。” 嘟囔一句,朱紫怡不知道这些,反倒方世玉和李婉聊得有声有色的,她自然有些不开心。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