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二章 技改成功 (第1/2页)
,四合院:霸道的人生 中午的时候,杨军开车出了厂子一趟。 等他回来的时候,车子上就多了一个坛子。 他把车子直接开到隔壁医院楼下,然后就叫了个人,让他把坛子送到伊秋水办公室。 这几天,他要避着丁秋楠,免得见她那一副幽怨的眼神。 上面的调令已经下了,两个副院长的人选另有他人,过几天就来上任了。 他这几天不去伊秋水那儿吃饭,等尘埃落定后,丁秋楠没了那份心思后,他再过去。 当然,他回去的时候,没忘记顺便去保卫科把王二娃骂了个狗血喷头。 临到下午快下班的时候,韩胜利派人来叫他,说是车床改好了,让他过去瞧瞧。 杨军一听,顿时放下手中的所有工作,就去了车间。 这可是关乎他政绩的事,必须慎重对待。 来到车间,只见一群人围着那台机床。 他们个个脸带笑容,似乎已经测试过机器了。 “怎么样?能用吗?” 杨军抬手,阻止那些想跟他打招呼的人,直接问道。 “能用,我们已经运行十分钟了。” 韩胜利一脸兴奋的样子,拍了拍那个改装好的机床道:“刚才我们测试了一下,速度快了许多,比原先预计的强上许多。” 杨军背着手看着被改装的部分。 在车床变速箱和进给箱之间,多了一些齿轮。 这些齿轮都是厂子里八级工临时打造的,外观精美,尺寸合适,各个零件间的咬合情况非常好。 接下来,杨军又看了另外一个改进部分,那是在车床工前后的两侧多了两个小功率的电机。 虽然,杨军不知道电机有什么用,想必和运行的效率有关吧。 “厂长,这是伺服电机。” 韩胜利见杨军一直盯着那两个电机看,于是解释道。 “伺服电机?” 杨军闻言一怔,问道:“咱厂里有这玩意?” 他记得,最早的伺服电机技术是在八十年代才出现的,没想到现在就有这个玩意了。 “有啊,之前是国外进口的,只是太贵,后来咱们就开始自己研制,这个电机正是第三研究所研究出来的。”韩胜利解释道。 “这个电机贵不贵?”杨军问道。 韩胜利顿时一怔,脸色有些难看, “何止是贵,简直贵的要死,一个电机就要三百多元。” “三百多元?” 杨军一听,顿时吓了一跳。 三百元的电机就是在后世也能买个好的了,而当下这个年代开价三百多元,跟抢没什么区别。 不过,也难怪要价这么高,新产品还没有量产,肯定要价高啊。 不过,杨军转念一想,如果这次改造升级能成功,花这点小钱还是值得的。 “行了,先别管电机了,准备开机。” 杨军挥挥手,示意他们开始测试。 “好的,厂长。” 韩胜利应了一声,然后回头看了旁边那位五十多岁的职工道, “赵师傅,你来开机。”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干。 别看韩胜利是工程师,但是要论车工技术,厂子里随便一个三级工都比他强。 眼前这个赵师傅是厂子里唯一的八级车工,杨军认识他,他叫赵文成,之前去兵工厂考察的时候,就是这个赵文成车出了合格的管件。 赵文成闻言,什么都没说,只是点了点头。 撸了撸袖子,在手心里吐了口唾沫,双手互搓几下,然后开始cao作机床。 众人退出老远,双眸盯着赵文成。 赵文成摸了摸电源开关,猛地一按。 “嗡!” 电源接通的瞬间,主轴开始高速的转动起来。 主轴旋转的同事,见过桥齿轮,带动旁边的光杆,光杆上的蜗杆传动涡轮而两截涡轮上的纵向凸轮,……利用线位开关以及电磁铁,放置在角铁上半成品柱头元件被迅速的顶在主轴前方的弹簧卡头固定,接着纵向刀进给到指定的位置。 改装的院里和动作路径听起来有些复杂,但实际cao作都是在一瞬间完成。 “兹!” 尖锐的金属切削声响起。 暗蓝色的铁屑一圈圈剥落,一根粗车的猪头很快就完成切削。 “咔哒!” 拨杆推动横向车刀前行,加工好的柱头部分被切割下来,弹簧卡头松开,废料也跟着滚落在位于弹簧卡头的铁盒中。 “嗡!” 一声响后,车床停转。 赵文成关闭电源,用钳子夹起铁盒中的工件递给韩胜利道, “韩工,量下精度吧。” 韩胜利接过钳子,放在旁边的工具箱上。 然后取出游标卡尺,这种粗车的工件还用不着千分尺。 仔细测量一番后,韩胜利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回头对杨军说道:“厂长,尺寸合格。” “那……这就算成功了。”杨军问道。 “成功了,非常成功。” 韩胜利一脸肯定的样子,接着说道:“以前车这样的一个工件最少需要三分钟,现在只要几十秒就能搞定,这效率提高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杨军一听,顿时一震。 努力控制住心中的喜悦,然后背着手道:“质量是没问题了,但还要看看效率如何吧。” “多车几个,看看合格率是多少。” 杨军虽然不懂技术,但是最基本的他还是懂的。 速度是上去了,但是伴随着一系列问题也会出现。 工件生产,不光要追求效率,还要追求质量。 要是生产出来的工件合格率很低,那速度再快也没什么用。 见杨军肯定了他的工作,韩胜利脸色的兴奋之色一直没消散。 看了看手表后,说道:“厂长,现在离下班还有半个小时,不如利用这段时间,看看到底能加工多少?” “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