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二章 技改成功 (第2/2页)
。” 杨军挥挥手道:“就按你说的办。” 得到指令后,韩胜利示意赵文成继续测试。 随后,几个职工帮忙把所有的料放在给料的角铁架子上。 有几个职工拍了拍赵文成的肩膀道:“老赵,加油,看你的了。” “赵师傅,加油。” 大家都很兴奋,他们比任何人都希望机床能够改造成功,毕竟这是他们一整天的劳动成果。 随后,机器再次启动,开始新一轮的加工程序。 一个…… 二个…… 三个…… …… 十个…… 随着加工好的零件一个个从卡头连接处切下滚落,速度之快,让当了一辈子车工的老师傅们也不禁咂舌。 通常来说,即便是粗加工一个卡头,也需要有经验的师傅反复用卡头装原料,调整同轴度,而且加工的时候要不断的休整进给率和背吃刀量,然后通过铁屑的眼色来判断切削力,以及切削的温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呢,其耗时耗力不用多说。 而这次利用黄志强的自动化改进图纸将一切都提前设定好了,省却了很多的人工cao作繁琐步骤,这加工效率极大的提高了工作量。 40,41,42…… 随着赵文成不停地加工,众人也跟着默默数着铁盒中加工好的工件。 同时,韩胜利也在不停地看着时间。 才刚刚过了二十分钟,他的内心已经感受到巨大的震撼了。 二十分钟加工四十多个零件,这绝对是轧钢厂最快的记录了。 其实,震撼最大的还是赵文成。 他是几十年的老车工了,他比任何人都知道正常加工的所需的时间。 以前要两三分钟加工好的零件,现在却只要几十秒就能完成,这种效率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了。 如果,一直能按照这个速度生产下去,这工作效率是原先的六倍有余。 “厂长,您看这效率如何?” 韩胜利问道。 “凑合吧。” 杨军啥没见过,后世中,比这个快的多的机床多的是。 这帮家伙不能夸,必须时不时地敲打几下才行。 这才刚做出点成绩,尾巴就翘的这么高,要是再表扬他们几句,还不得上天了。 韩胜利闻言,脸皮子抽搐几下,原先脸上挂着的笑容顿时消散下去。 他心内腹诽,您管这个叫凑合,以前那种速度,也没见你嫌弃过啊。 当然,他不敢明着说,领导都是这副嘴脸,高调的话都会说,就是不干实事。 “三十分钟到。” 随着韩胜利一声招呼,赵文成那边也停止了加工。 等机器停下后,一群人涌了过去。 把铁盒中加工的零件倒在工具箱上,开始数着加工了多少个。 “六十八个。” 这个数字一出,众人立马欢呼起来。 六十八个是他们平常加工的数字,没想到机床升级后,只要半个小时就能办到了。 这极大的刷新了他们的认知。 “恭喜你啊,黄工。” 众人纷纷向黄志强表示道贺。 别看这次升级改造计划是由总工韩胜利主持的,但是大家心里明白,这个方案就是黄志强提出的。 黄志强一脸笑容的看着大家,不停地说道:“不敢,不敢,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我就是提出个构思而已,不值得一提。” 经过杨军点拨后,黄志强态度谦虚了很多。 他也意识到,杨军说得对,这种功劳属于集体,任何人都不能独占。 反观韩胜利,他非但没生气,而是拍了拍黄志强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 “黄工,你就别谦虚了,你的功劳大家可是有目共睹啊,你放心,该是你的他跑不了。” 韩胜利对杨军道:“厂长,黄工做出如此大的贡献,您看今年的劳模是不是……嘿嘿。” 杨军笑道:“现在说这个还早,等机器确认没问题后,我会向其他几个领导建议把劳模的名额给黄工的。” “对对,厂长说的是,现在谈论这些还早,等确认机器没问题再说也不迟。” 杨军回头对正在测量工件精度的师傅们道, “合格率出来了吗?” “就剩几个了,结果马上就能出来了。” 一个师傅一边测量精度,一边回头道:“前面这些零件都合格,即使后面这几个不测,也不影响合格率。” 杨军也不说话,耐着性子等下去。 孙猴子取经,九九八十一难都经历了,也不差这一会儿。 很快,剩下的几个零件也测量完了,刚才那个师傅一脸激动的说道, “厂长,合格率100%,我老钱干了一辈子了,也没拿过这么高的合格率,今天我见识到了,这辈子值了。” 话音刚落,众人立马欢呼起来。 这个合格率出乎众人意料之外。 这么快的速度,还能保持这么高的合格率,大家谁都没有想到。 就连杨军也是一阵激动,这可是实打实的成绩,以后他去部里开会,完全可以跟大领导拍桌子要订单了。 “韩总工,通知晚班的同志,让他继续测试,一定要确保这次升级改造的成功。”杨军道。 “厂长,您放心吧,晚上我已经安排两位有经验的老师傅专门进行测试,保准不会出现岔子。”韩胜利道。 杨军看了看周围的人群一眼,然后把他拉到一边,小声道, “还有,机床升级改造的事暂时要保密,另外为了以防万一,图纸必须交给保卫科保管。” “知道了,厂长,这事我来办。” 韩胜利是技术科的老人了,自然知道这里面的厉害之处。 这次的改革可以说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次改革,对全国的机床改革具有重大的里程牌作用,他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机床升级图纸关乎国计民生,一旦出现纰漏,他百死莫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