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九章 做主 (第2/2页)
趁势往上下射箭,反而能轻易的射中金江军,前番金江军试探而来攀附城墙。蛮兵懒得烧油,用长钩子,轻易的捅死了数人,打退了金江军的进攻。金江军想要来收拢尸体,蛮兵也不让其得逞,只要有人靠近,就射杀城下的人。看的邓兴即愤怒又无奈。撤回了金江军军士,这回连sao扰的放铳也不派人去了。过了几日。运送补给的队伍到达,同样人仰马翻,完全靠着人力背送而来,运粮官见邓兴只立营不攻打。“这是?”他满脸的诧异。邓兴告诉了他这几日的无用功,那运粮官也略通军事。闻言叹了口气。“将军还指望我们牵扯蛮军,我看倒是高看我们了。”运粮官的话,令邓兴不悦。可是他前番哪怕大怒,都没有兴兵继续攻打,运粮官两句不好听的话,同样鼓动不了他。打不了就是打不了。两千人全部送命,也得不到半丝好处。这买卖邓兴不会做。反而运粮官的话,让邓兴下了决定,他撤军了。“就怕将军责怪。”手下的把总们不敢退,神情担忧。“打不了,徒耗粮草。你们也看见了,粮草运进来多么不容易,靠着人背,即费人力又运送不了多少。本就不多的物资,路上就用了大半。这才是合了蛮族的意,老子不上当,将军责怪,我一应担之。”主将都如此说了,其余人也不再反对。两千军士从各地到凤城,在从凤城到连山关,加上对持的时日,往返月余。军士不多,却竟然动用了数千名民夫。十分的运力,数百里的山中,连一成都没有发挥出来。虽然规模不大,消耗却大。……邓兴主动退军,同时派人去告知金州。得知邓兴回军的消息,驻守镇江的李伯升,同样派了人去金州禀告,告知邓兴退军了。两处的军情,前后脚到达金州。唐清安,收到了邓兴的军情,即怨他擅自做主,又不忍责备。“本就只指望其牵制,可是听其言,牵制没有成效,也不能完全怪他,到底也是我们计划不周。倒是他如此果决,反而减少了我们的消耗,可见还是用了心思的。”谢友成主动承担了责任。听言。唐清安顺势放下了想要责罚邓兴的心思。不光是邓兴处,其余几处都没有成效。长白山脉不光是金江镇的屏障,也是蛮族在沉辽地区的屏障,有时候是利,有时候又是不利。谁攻谁不利。各处皆是牵制蛮族精力之用,最后还是要看营口。“营口最近传来的军情如何?”谢友成摇了摇头。“军情太过杂乱,总体上没有好的消息,各自伤亡不断,都没有讨到好处。”都没有讨到好处,那就是金江镇失败了。原来负责营口的是李胜虎,他调去了锦州,因此把军司的郑刚外放去了。“去告诉郑刚,我现在就指望他了。”谢友成以前听过郑刚的大名。不是好名声。毕竟以前他闹得事金江镇上下都知,后来调去军校担任教官两年,在军司又做事半年。因此谢友成对其极为的了解。大改原来的印象。此人头脑很灵活,善于抓住战场机会。“希望他能带来惊喜吧。”战场上的事,到了要指望运气的地步,唐清安不再奢望。“既然达不到牵制的目的,让其余各处都退军,全力供应营口,以sao扰蛮族的粮道。”谢友成领命,带着军司重新调整计划。改变命令很容易。但是改变民夫调集的目的地,粮食的运输,以及兵力的调整等,都需要细致的计划。唐清安则把最近以来金江镇的损害,详细的记录下来,写成奏疏送往朝廷。朝廷不要指望金江镇。他倒不怕朝廷责怪自己,担忧的是朝廷还指望自己,耽误了锦州方面。好人做一件坏事,就万人指责。坏人做一件好事,就万人称赞。金江镇年年都往朝廷送去捷报,今年没有捷报,只有战损,不知道朝廷到底会如何想他。感觉很有些憋屈。因为他已经猜到了朝廷接下来对他的不满。黄泥巴滚裤裆。如今的形势,金江镇又是如此的结果,换做谁都很难不恶意的猜测,金江镇是故意如此。突然想到了最近脾气越来越古怪的晴雯。红楼中的她。在丫鬟中是姿色最出众,却极为克己,宝玉虽娇惯她,她却从不勾引贾宝玉那些事。袭人本来得王夫人委托照顾贾宝玉,却偷偷和贾宝玉云雨。对比下来,可见晴雯清白。可明明是个清白人,反而承担了勾引爷们的名声被驱逐出去。想到此处。晴雯身边的人都是新调去的,唐清安有些挂念她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