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一章 枭雄末路 (第2/2页)
已。金江镇可是十万兵。三千兵比起十万兵算什么呢。但是有些时候,事情不是这么算的。人心复杂。可正因为人心复杂,上面做的事,才越发要让下面的人服气,获得更多的人的认可。织田信长。他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死的是如此的憋屈吧。亲自围攻与他对抗的士兵,过了很久才得知,自己打退的人竟然是织田信长。不但没有因此而自豪,反而大哭。“将军何出此言?”万三走了进来,单膝跪在唐清安腿前。见万三和亲卫们如临大敌,神色警惕的模样,唐清安笑了笑,摇了摇手。示意众人不必如此。夜风吹过,被灯笼罩住的油灯,不受影响。唐清安紧了紧身上的披风。“我将要做一件自己认为冒险的事,实则应该是没有风险的,此事我不好说。不然一则让人笑,二则也容易让人伤心。只是世事难料,我这个人喜欢做万全的准备,如果真的发生,到了那般的境地。请你们不必为我死战,分离逃脱回金州,保护我的家小,如此我地下得知,当也欣慰,不负我等多年来的情谊。”夜色不明,将军的脸上虽然在笑,众人却听得悲伤。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将军会陷入那种绝地。谁也不可能逼迫将军如此。“我等必死在将军身前。”众亲卫神情决然,纷纷跪下。这些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之人,有藐视天下雄兵的傲气。没人想要如将军所言,真到了那般情景。活下来他们办不到,或者不愿意这么做,反而唯有一死耳。“你们啊!”唐清安摇了摇头。他刚才在屋内的时候想过,如果自己是织田信长那一夜,他真的希望的是,亲信之人能为他护住家小。《诸界第一因》他虽然贵为节度使,平辽侯。可他没有枭雄之姿,心中一如既往的把家人放在第一位。夜晚静悄悄的过去,天空开始泛白。唐清安带着数十骑,插上平辽侯旗帜,金江镇节度使旗帜,一路飞奔。时间。他缺少时间,所以争分夺秒。要为李胜虎和数千金江军军士赚得生机,虽然不知道蛮族会不会给他面子,但是他全力以赴的做了。过盖州而不停,直到营口。不久。营口的上方。插起了平辽侯,金江镇节度使的旗帜。红旗镶金边。旗帜立的很高,在风中摇曳不停。此旗帜一立。附近的蛮骑,蒙古骑望之胆寒,不敢与营口金江军的小队纠缠,皆不战而退。“什么?”塔山铺坐镇的阿济格,对袭扰的金江军,一步不退,甚至亲自带人去追歼。蛮族伤亡不小,营口的金江军同样伤亡不小。“营口看到了唐将军的旗帜。”带来讯息的蛮兵,口干舌燥。“怎么可能。”阿济格不信。金江镇哪里有积蓄的粮草,可以征集大军,供应大军出战。“真的看到了。”越来越多的蛮兵,带回了这个消息。阿济格还是不信。他亲自带着蛮族骑兵,蒙古骑兵前去营口。营口。营口大将郑刚,万没有想到将军,竟然只带了数十人就赶到了他这里。“将军。”他错愕的一句话,内心空白一片。唐清安温和的看向郑刚。“郑刚,做的不错。”“将军。”郑刚低下头。……“那?那是将军的旗帜吗?”外线作战的李如靖,徐聚费,赵学颜,潘驯,葛世峰等小将,听到后方士兵传来的消息,皆不敢信。“将军身边只有数十人!”“撤!”对面士兵的话音刚落,李如靖当即喝到。他不在寻觅战机,也没有向众军士解释,只一路往回赶,哪怕军法处置他,他也甘愿受罚。一队队金江军士兵撤回了营口,一队队蛮族大军也撤回了塔山铺。“怎么亲卫营的人都退了?奇怪的是蛮兵也退了?”塔山附近的营口各队,不可置信的望着友军招呼也不打就撤退,即愤怒又不敢信,一时间摸不着头脑。郑刚不知道该如何做。他刚想出去传达军情,起身后又停下了。作为金江军立军,第一个违背将军军令被处罚,又被将军起复的将领,他是十分精明的。将军身边只有数十人。很多人不明便这代表了什么,可他明白。越是明白,他越是不动。将军在哪,他在哪。唐清安得知阿济格亲自率领精兵而来,知道对方是一名作战极为勇勐的悍将,不可小觑。数十亲卫。营口金江军。各队的簇拥下,唐清安骑着高马,穿着金漆山文甲,与阿济格对持于野外。是唐将军本人。阿济格不在怀疑。马头缰绳一拉,调转马头,带军撤退,留下一地尘土。试探都没有。“唐将军亲至营口,速速派军来援!”一封紧急军报。马死人不停,不到一日就送到了锦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