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女之间 (第1/2页)
从天空俯瞰,金江镇的地盘,实控面积相当于三分之一个大周,如果不按照后现代的标准,以古代的划分方式,领地的面积相当于半个大周。 不过两者的人口远不能相提并论。 大周实际人口的估算,最低为一万六七千亿,最高为两亿,而金江镇的汉人才七百万而已。 当下的时代,有汉人的地方天下才稳,没有汉人的地方则不稳,但凡风吹草单,汉人势弱之时,就很容易分裂出去。 林如海离开将军处,心情越发的稳定。 骑上骡子,穿着官服,随从为他拉着绳子,想到今日的地位,令他心情愉悦。 巡盐御史虽然是天下间油水最丰的官职,但是比起金江镇左支使的职位,林如海更倾心后者。 棋子和棋手的区别。 他见过冯胜之。 知道冯胜之意气风发之时,人们对其的尊敬,林如海对他只有一个评价。 此人没有国才,满足不了将军的要求。 在国内能当个右布政使之类的封疆大吏,但是对于掌控中枢,特别是将军的改革之计,是无法胜任的。 但是冯胜之有他的优势。 身为金江镇的元老,手里有大批的人为他摇旗呐喊,愿意听从他的管理。 这是资历带来的威望,需要时间的沉淀,正好又是林如海最大的短板。 三年休养之策,是本土休养,不代表金江镇停止开拓。 大战不止,小规模的动作不停。 大的战争有前年的朝鲜之战,去年的草原之战,小规模的战争有前年的琉球国之战,去年的奴儿干之战,以及海外多次剿灭海盗的行动。 如今日本的战事,谁也无法预测走到哪一步,但是四万军就是为此事做的准备。 多数人对将军的印象不是好战之人,实际上的金江镇,从来没有停止军事的扩张。 以史为鉴。 汉武帝武功超绝,但是长期的战争拖累了民生,晚年下了罪己诏,终止了武功的行为。 金江镇想要保持武功,就不能只指望土地,也无法从农夫手里获得足够的养料。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huanyuanapp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辽东是大周的土地,大周的官制,以田亩收获为主的治理方式,需要进行改革。 右支使顾道初暂时和林如画同道而行。 “林公,道路不易啊。” 指了指道路牙子一块破碎的石砖,顾道初笑道。 林如海听到意有所指的话,满脸的平静。 盐政是最大的肥rou。 无数的盐商们,勋贵们,太监们,同僚们都盯着这块肥rou上下其手,他林如海既要满足朝廷的需求,又要照顾地方的实情。 在巡盐御史一职上,能坐稳五六年的时间,面对的问题不比改革的困难小。 而且他还有将军的鼎力支持,所以他有信心。 顾道初感受到林如海的心意,内心其实很敬佩此人。 改革虽只两字,做起来涉及方方面面。 例如军事。 辽西修建了城池,筑造了新的兵堡,花费了不可计数的物资钱粮与人力。 金江镇光复辽东多年,至今连沉阳都未大修。 以军为长城,节省下来的开支,用在了其余的方面,此策有利有弊。 现在兴盛,不代表永远兴盛。 军队现在打胜仗,不代表永远打胜仗。 坚固的城池就是在国力衰落时,保护国家的根基,是长治久安之策。 很多官员极力倡导,趁着今日之富,多修城池堡垒,为子孙后代栽树。 新政代表了开放,优先于开拓,被这部分人反对,认为先稳固自身,再图开拓,一步一个脚印更为夯实。 这只是一个方面的例子。 “道路虽有破,但是仍可行,不碍我的骡子。”林如海轻轻拍了拍骡背。 骡子不知所以,以为是要加快速度,但是被主人牢牢的牵住缰绳,犹豫了刹那,最后继续低着头跟着主人走动。 要做事就有风险。 怕风险可不成。 官员们总体偏向保守,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恐惧未知的隐患,只想按部就班,是人之常情也。 国之大事,需老成持重。 林如海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觉得自己非常人,又终遇伯乐,岂有不敢为之理。 新学新政是他毕生之功。 他想要施展出来,最后的时候看一看,自己的新学新政能走到哪一步。 如果能青史留名,自己死而无憾矣。 顾道初只是举人,能有今日之高位,主要原因是他的机遇,其次才是才能。 所以他理解不了林如海。 科举是一道门槛,而科举的名次更是无形的门槛。 决定了是当棋子还是棋手。 只是举人的顾道初,从来没有这个观念,哪怕成为右支使,也只当做官职。 林如海是探花,从他榜上有名的那一刻,就有了当棋手的抱负。 因为本身获得这等名次的读书人,凤毛麟角的大才们,他们的终路就是入阁为相,治理一国。 同为进士,不同的名次,朝廷培养的方向也不同。 不同的认知,决定了各自前进的方向。 走过了节度府门前大街,林如海和顾道初分别, 林府。 林如海志向高远,但是很有钱。 朝廷抄家,只能抄到他的家财,他还有提早转移到世交府上的银子,如果他死了,这笔银子肯定就收不回来了。 他不但没死,更在金州翻了身,哪怕只为了名声,该他的银子早就被人送来了金州。 靠着这笔银子,至少能让几代人是无忧无虑的。 所以林府多年来几经修葺,至少在格局与环境上是精致小巧的。 庭院中红。 林黛玉不开心的弹琴。 她从小就学琴,去了贾府从来不提此事,等到了父亲身边,林如海为她买了新的琴。 小时候的琴被朝廷没收,她一直都念念不忘。 白色的内裙沿着圆凳而下,青色的挑丝双窠云腰裙盖住内裙,最外是一件翡翠撒花洋马面裙,上身穿着澹黄色的琵琶袖交领衫。 澹薄云烟犹如画中的仙女,探出来的细长的手指,拨弄着琴弦发出美妙的琴声。 雪雁、紫娟、春纤几名丫鬟,围着小姐身边,只觉得眼如画的景致好美好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