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41章 封王? (第3/3页)
「既然诸位都同意,稍后,礼部便尽快拟写出一个详细的章程来!」 「微臣遵旨!」 礼部尚书郑沂缓声应道。 身后,一众文武百官,眼中除了羡慕嫉妒之外,也都没有出言阻止。 郭安也急忙说道:「微臣多谢陛下厚爱!」 朱棣满意的笑了笑,便继续说道:「另,为大明寻回玉米与番薯的商贾沈庄,还有一众船员,也立有大功,也该赏赐!」 「陛下所言极是!」 有了封赏郡王这件事,现在仅仅只是赏赐一个商贾,还有一些船员,在百官心中,也只是一件小事。 「没有沈庄的精心寻找,那些船员的一路照料,玉米与番薯,也来不了我大明。 为了鼓舞激励我大明一众商贾与船员,为我大明寻回亩产更高的粮食,朕以为,所有船员,皆可赏银百两,绵布二十匹,米五石,良田五亩,牛一只,另免其赋税三年!」 「陛下圣明!」 一众官员再次称赞道,这么点赏赐,还真不多。 朱棣又 道:「至于其首功者,商贾沈庄,封其县子!」 「什么?」 「县子?」 听此,一众藩王与百官,又都是目瞪口呆。 随即,便是一片哗然。 要知道。 虽然明朝有五等爵位,但从明朝建国之初,便一直封赏的都是公爵、侯爵、伯爵,但却是从来没有出现子爵、男爵。 哪怕是有子爵、男爵,也都是追赠! 现在,突然出现一个子爵,还是要给一个商贾? 一众官员,顿时不能接受。 「陛下,那沈庄只是一区区贱商,如何能享受我大明子爵之福泽啊?」 「陛下,万万不可……」 这次,一众官员,都是真心实意的劝阻。 「沈庄虽为商贾,但所做之事,皆为善事。今年北方大旱,沈庄带着海贸商会,从交趾陆陆续续,运回数十万石的粮食,交由朝廷赈灾。 另,寻回玉米与番薯,此种社稷大功,朕若是不封赏其子爵,朕又该如何封赏他? 难不成,朕要给其封官?」 「这……」 百官,再次一怔。 封没有什么实权的子爵,又或者,去封一个官位? 「陛下,只是区区一卑贱商贾而已,哪怕是陛下给他赏他一些钱财,他都会感激涕零!」 朱棣脸色一沉,「尔等是想要劝阻朕,有功少赏,或是有功不赏?」 「陛下明鉴,微臣等人,绝无此意!」 一众官员急忙说道。 「是啊,陛下,微臣等人只是觉得,区区一贱商,若……」 「行了!」 朱棣直接不耐的摆了摆手,说道,「为我大明立下如此大功,不能赏其官职,那便封其爵! 若不然,朕有功不赏,岂不是昏君?」 「另,培育玉米与番薯的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四人,已经为我大明培育良种十来年,让我大明粮食产量一直在增加。 如此社稷之功,朕也不可赏,便与那沈庄一般,都为子爵!」 「郭家四位迪功郎,都封其为子爵?」 礼部尚书郑沂,有些不敢确定的问道。 「自是!」 朱棣微微点头,「其如何封赏,尔等在两日内,给朕奏上一份章程来!」 「微臣遵旨!」 郑沂无奈叹息一声,随即便是缓声应道。 「陛下圣明!」 对于郭家四人,都封子爵,一众文官并没有任何反对。 甚至,一个个心中还有些兴奋。 因为。 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文官不配有封爵。 在大明,能有爵位的文官,必然有战功。 现在。 一下出现五个封爵的,一个商贾,四个文官! 如此,岂不是说明,他们这些文官,将来也有可能,会被封爵? 吃完宴席,也论功行赏了。 基本上,今天的事,也就结束了。 在亦失哈的招呼下,一众官员与藩王,起身对着朱棣行礼,恭送! 再之后,群臣也都呼啦啦的走出大殿。 刚一出了大殿,一众武勋,便满脸喜色的围住郭安,连连恭喜。 至于一众文官,也想恭喜。 毕竟,郭安虽然是勋贵,但严格的来说,郭安出身顺德府郭家,还与刘家结亲,应是文官一脉! …… (看完记得收藏 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