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五章 电磁炮上舰! (第2/2页)
... 与此同时,西工大附近,王建成的实验室里。 王建成站在陈念和乔麦的对面,传达着所谓来自“上级”的指令。 “.......所以,综上所述,上级要求我们对机械外骨骼进行一次升级。” “升级的要求是,进一步增强外骨骼的动力系统,要求具备液压举重模块。” “同时,对外骨骼的能源进行优化,使用最新的高密度锂电池、或其他新型电池。” “在持续作业工况下,要求外骨骼续航能达到6小时以上,能通过液压举重模块抬起两吨以上的重物。” “另外,还要求外骨骼具备一定程度的灵活性,能适应狭小范围内作业。” “当然,鲁棒性也是必须的,它必须非常耐cao.......” 说到这里,王建成稍稍停顿了片刻,随后继续开口道: “这些条件听起来是挺难的,不过上级给的回报也很丰厚。” “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合作部门----也就是北方工业的机械实验室,其他物料也由北方工业统一提供。” “至于人员,那就更多了。” “总之是要啥给啥,只要规定时间内出成果就行。” “怎么样,二位,考虑考虑?” 听到王建成的话,一旁的陈念丝毫不为所动。 原因很简单,这要求就是他下的。 之所以有这样的要求,目的也是为了适应灾区的救援环境。 在上一世,他亲眼看到许多人用自己的双手去挖开废墟,直到挖得指甲全部脱落、连骨头也裸露出来。 他也见过有人靠自己的肩膀撑起巨大的水泥板,只为了给压在下面的人带来一线生机。 这种情况让人无奈又痛心,在大型机械无法进入的角落,“无能为力”成为了最容易让人落泪的现实。 ----不过,现在的情况有些不一样了。 机械外骨骼提前出现,并且功能性已经得到了验证。 那么为什么不能在此基础上,开发一款专用的外骨骼呢? 它不需要太复杂的功能,而只需要做到一点:能灵活地进入废墟,能稳定地举起重物。 做到这两点,“末端救援”的窘境,就将消失一大半....... 正当陈念的脑子里不由自主地闪过外骨骼救援的画面时,一旁的乔麦开口了: “我可以作为支持人员参加,但我不能全职。” “你知道的,我研究生的课题已经选定了,后续要花很多时间去准备项目,在这个项目上,估计不能花费太多时间。” “那也够了!我主要希望你能解决液压举重模块的问题,这点你比较熟......” 王建成乐呵呵地回答道。 他其实并没有指望陈念两人能全职投入,毕竟这可以说是他自己的项目,而大家都有别的事情。 “学长,伱呢?” 听到王建成的问题,陈念直接摇了摇头,回答道: “我就不参加了......我也帮不上什么忙。” “那我把你名字挂上去,以后用得着。” 王建成毫不犹豫地说道。 “......行吧。” 陈念也懒得跟他退让太多,于是便干脆应了下来。 不过,看着王建成脸上兴奋的表情,他又忍不住有些担忧地问道: “你对这项目有信心吗?我看条件挺苛刻的,万一实现不了.......” “不会实现不了的!” 王建成打断了陈念的话,开口解释道: “学长,你别看这些条件设置的很复杂,但归根结底,如果只看底层逻辑的话,其实官方想做的装备很明确。” “那就是,救灾机器人。” “你看吧,灵活性,高续航,液压举重。” “这三点,其实就已经把应用场景限定死了,再加上最后一条,要求极端环境下的高稳定性,甚至还拿了AK47来举例子,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言而明。” “所以,在知道目的之后,优化起来是很简单的。” “我现在脑子里都已经有蓝图了,只要把实验室给我,原型机要不了一个月我就能搞出来.......” 听到这里,陈念终于放下心来。 王建成这小子,虽然他脑子里充满各种看上去不切实际的想法,但实际上,真到了做事的时候,他还是极为靠谱的。 于是,他没有再多说,只是强调了一句: “既然能确定用途,那就记得要按照用途来设计,千万别跑偏了。” “放心!” 王建成郑重点头,回答道: “如果是别的东西,我可能还会有玩玩的心态。” “但这玩意儿以后是要用来救灾的,我不会拿它开任何玩笑。” “这一点,你们绝对可以放心!” ...... 有了王建成的承诺,陈念的心情终于轻松了几分。 聊完项目的细节之后,他告别王建成,跟乔麦一起离开了他的实验室。 眼看时间不早,乔麦提议一起出去吃顿饭,毕竟快毕业了,也该有点仪式感。 陈念想着确实是这么回事,便跟她一起向大门外走去,然而才刚出校门口,他的手机便响了起来。 接完电话之后,陈念歉意地对着乔麦笑了笑,后者也善解人意地放了他走。 只不过,在他离开之后,乔麦的眼神里写满了疑惑。 她不知道陈念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 看陈念的眼神,似乎闪烁着异常兴奋的神采。 ----也没听说他谈恋爱了啊。 也许,是更重要的人? 乔麦自嘲地笑了笑,自顾自地走出了校门。 但如果她知道那通电话的内容,她一定会觉得,自己输的不亏。 因为,那通电话给陈念带来的消息是: 新型电磁炮完成实验,结构优化完成,准备上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