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六章 试射 (第2/2页)
斌立刻拿起对讲机,带着陈念退到了安全范围之外。 随后,周围等待已久的工程师们上前做完安检和准备,短短几分钟之后,电容充能完成,巨大的散热风扇开始运转。 一时间,嗡鸣声响彻整个试验场,伴随着各种指示灯的亮起,连带着这个不锈钢铁皮试验棚的气质也随之摇身一变。 从原本的农村结合部风,变成了未来科幻风。 对讲机里不断传来各个工作人员的报告声。 “准备完毕,充能已结束,目标锁定,可以开始试验。” “炮膛温度正常,降温准备好。” “收到,风扇已开启,开始装填。” “装填完毕,预热完成,可以发射。” “收到,可以发射。” 最后一道报告声落下之后,王伟斌转头看向陈念,陈念微微点头,随即,王伟斌下达了发射指令。 “开始试验射击!” “开始试验射击。” cao作员最后重复了一遍王伟斌的指令,紧接着,发射按钮按下。 没有任何征兆。 首先是空气微微一震,紧接着,等离子烧蚀的火光才从导轨上升起,伴随而来的是炮弹突破音障的巨大爆破声,以及弹体推进部烧蚀产生的浓烟。 仅仅是一瞬间,发射便已经完成,而在自动填充装置的加持下,第二发炮弹立刻填装到了导轨上。 冷却系统的风扇很快吸走了浓烟、吸走了烧蚀产生的粉尘残留,并排出到电磁炮后端,导轨温度迅速下降。 不到10秒的时间,第二发炮弹脱膛而出。 紧接着,是第三发、第四发。 一直打完了六发,整个发射试验才终于结束。 陈念满脸震惊地看着发射结束后的电磁炮,随后又转头看向王伟斌问道: “你们已经完成自动装填系统了?射速能达到多少?” 王伟斌骄傲地点了点头,回答道: “自动装填不算什么,小玩意儿而已。” “现在我们用的还是简略版的,凑合罢了,真正上舰之后,根据这门炮的性能,最高射速能达到30发左右。” 30发每分钟,那就是跟055的h\/pJ-45A相差无几了。 后者的最高射速,其实也就是40发左右。 “射程呢?最远能达到多少?” “目前炮口初速是7.5马赫左右,射程大概能有400到500公里。” “不过,要达到极限射程,后续还要调整弹体设计。” “至于威力方面嘛......一会儿我们去看就行了。” “散布呢?” 陈念再次开口。 “最大射程散布大约在200米左右,精度已经很夸张了----如果后续使用针形弹头,精度可以进一步提升。” “另外,关于精度这块,我们已经跟14所那边合作,完成了这门炮的火控雷达设计,只不过现在没有加装底座,暂时用不上火控雷达。” “确实很强。” 陈念感叹地说道。 实际上,现代火炮的精度虽然已经大幅度提升,但要想达到100以内的精度,还是难上加难的。 哪怕不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因为空气温度、适度带来的火药爆速0.1%的误差,都可能导致最终落点散布放大两百米以上。 更不用说炮膛温度升高后气压变化导致的起始扰动因素变化了。 而这台刚出生的电磁炮,居然能做到最大射程下200米的散布----这不能简单的说是“强大”,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那么现在看来,只要炮弹的威力足够大,那电磁炮取代传统火炮,就一定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去看看靶子吧。” 陈念开口说道。 “行,咱们坐车走!” 王伟斌立刻安排工作人员给电磁炮断电闭锁,做好了安全检查,随后,两人一起来到一公里之外的标靶处。 说是标靶,但其实,刚才这门炮打的是一串“钢墙”。 二十多块厚度达到10cm以上的钢板排成一排,而那六发炮弹则全都顺滑无比地穿透了前8块钢板,一直到第9块,弹孔才开始出现了不规则形状。 这意味着钨合金弹头已经开始变形,动能也开始下降。 ----但是,动能下降并不意味着动能不足。 所有弹头仍然坚强地穿透了5块钢板,直到第14块钢板,才终于被阻挡下来。 “太惊人了.......” 陈念不由自主地感叹道。 “很惊人吧?哪怕是专用的贫铀穿甲弹,穿深最多也只能达到800毫米左右,这门炮用的钨合金弹头,穿深就已经达到了900毫米。” “如果是在陆地上,一发炮弹足够把三辆m1A2打个对穿。” “如果是海上,对军舰那种皮薄馅大的目标,穿四五艘都没问题。” “......穿透性太好也不是好事,这一块要做一些优化。” 陈念摇摇头,继续说道: “而且我不是说威力惊人,我是说这门炮的稳定性惊人。” “六发炮弹,发射先后不同,但破坏性能几乎没有差异。” “光是这一点,就比传统火炮要强得多了。” “毕竟是用电的嘛,所有参数都是可控的。” “正常来说,每一发炮弹的初速差异都在十万分之一以内。” 王伟斌伸手试探性去摸嵌在钢板上已经彻底变形的弹头,但还没等手靠近,便立刻又缩了回来。 “还很烫,可别摸。” 陈念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他本来就没打算去摸。 两人绕着标靶看了两圈,陈念终于算是对这门炮的性能有了基本的了解。 看来,设计标准不仅是达到了,而且还是超额完成。 之前陈果在电话里说的“可以准备上舰”,没有开玩笑。 “伱们准备什么时候上舰?” 陈念开口问道。 “这要看055项目组那边的计划,不过,我听说啊,可能这两个月之内就要上舰了。” “另外还有,在上055之前,我们会用一艘052作为试验舰,改造已经完成了,这个月内就会进行海试。” “这个月内?这么快?!” 王伟斌点点头,回答道: “是的,本身也没有太大的难度,只是把这艘舰作为一个平台而已,不追求作战性能的。” “但确实能发射,对吧?” “那当然。” 听到这个回答,陈念的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在海上,能发射。 那既然打都打了,不如...... 打点有用的目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