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茶的岁月_第一零一章:义无反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零一章:义无反顾 (第1/4页)

    我在迷糊中听到有人说道:“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西汉时期的才子司马相如《喻巴蜀檄》。他的才华深得汉武帝赏识,因此武帝便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唐蒙奉汉武帝的命令修治蜀道,为开辟夜郎国与巴蜀的交通,唐蒙大量征召民工修路。但由于唐蒙征招民工规模太大,而且用军法管理,诛杀了一些平民,引起民怨,还发生了sao乱。汉武帝得知后,立即派司马相如去安抚民众。为了给巴蜀百姓一个交代,汉武帝还要司马相如写一篇文告,向他们好好做一番解释。‘义无反顾’之语出于此文,意思是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另有个川腔之声忿然道:“你们都来折腾罢,打着各种好听的幌子,说着亮堂话儿,把我们折腾到有家不得归,房子被你们烧掉,然后无家可归,携小带老,四处逃难。死了一路人,你们趁心如意了?”

    我掀帘而望,揉眼遥见大大小小的山路弯道挤满了逃难的人群,沿途死尸随处可见。显然益州已陷入谁也驾驭不住的大乱,就像那辆似是失去控制的马车,碾过人丛之间,从坡道高处奔驶而来,着火撞落江中。山坡上那片燃起烽烟的寨栅旗号来回变换,接连有死尸焚烧着从木栅塔楼滚坠往下。

    “这须怪我。”有个青冠锦氅之人转望抱着死去的孩儿哀戚走过的焦脸老翁,在枯树下不禁为之语哽,抬着马鞭指了指树畔那块歪倾的青石,叹息道。“日前曾从这里经过,奉钟将军之命要进城去捉拿邓艾,我觉得此去凶险,显然钟大人要摆我一道,我若镇不住邓艾的部众,此去非但拿不下,还要被杀。明知似乃一石二鸟之计,恐怕钟会果真要借邓艾之手杀我,甚或以我为饵逼反邓艾,但我不得不仅率少许人马前往,勇闯邓营,捉拿邓艾父子于众兵围伺的险峻境地。进成都之前,我想起钟会在剑阁用他那支魏武之剑往石崖岩壁划下的四个字‘义无反顾’,浑然凝聚他毕生书法造诣的精妙。”

    一个面相如虎的薄胄玄甲将士在旁说道:“在下素闻钟将军的书法果是高明,常能随手以字达意,片言只句便能抒怀。眼前青石上划留的这四个字,却似没表露出他当时什么意思。”

    “此四字是我用剑划下的。”青冠锦氅之人瞥他一眼,郁闷道。“进城捉拿邓艾之前,我从这里经过,只因心中一直想着钟会那四个字,琢磨其意一时揣度不透,便在此用剑划下。当时你和令兄还未赶到,我觉得仅率些人马去捉邓艾,心里委实没底。却又不得不为钟会走这一趟,毕竟我与他亦属朋友一场,命知此行凶险,也要为朋友一蹈龙潭虎xue。我便揣此心意,在青石划下钟大人写过的四个字。‘义无反顾’没有表达出我的意思,或因当时我看不透他的心思。所以说,这一切要怪我。未能更早洞察成都这场祸乱的端倪,如今想来,其实这些字里早就留下了不妙的迹象。”

    那个面相如虎的薄胄玄甲将士沉哼道:“事已至此,追悔何益?要说悔恨,谁没有憾事?算来我已有两次错过杀钟会的良机。当年家兄袭营,大杀四方,我便料不到司马师身边那个黑眼圈的弱冠小厮竟是日后权倾一时的镇西将军钟会。被他拿尿壶险些掷打在脸上,我还一笑而走,另觅悍将厮杀,没工夫寻那小厮计较……”

    风中吹送两声冷笑,有语微哂道:“吹这些闲牛有意思吗?我现下就可以杀掉你们两个。不会留下任何遗憾!”树边的兵士闻言纷惕,按剑而望,只见有辆马车缓缓驶下草坡,驭车的那人揪襟拽住攀爬车边急欲抢车的破衣烂衫之辈,连抽几巴掌,随手抛躯远掼。青冠锦氅之人在树下投眼而觑,蹙眉说道:“你们别紧张,来的是老杜。身为文人,却爱耍狠。”驾车的肿脖子儒士抓住车旁一个抡棒壮汉的头发,挥掌掴开,继续驱车往下,避离混乱逃难的人群,沿路又撂飞数个爬上车欲袭之辈,踢一人远坠江中。

    枯树下的青冠锦氅之人忍不住啧然道:“我看那些想抢你车的只不过是走投无路的老百姓,彼此皆属惊慌失措逃难之人。你又何必下那么狠的手?”长利从我肩后伸脸往帘外憨望道:“他下什么狠手了?只不过是一路拳打脚踢而已。”肿脖子的儒冠文士从车内扳转重弩飕发一矢,面相如虎的薄胄玄甲将士刚要拔剑,便被粗矢擦肩穿氅而过,把披风钉到树上。

    众士纷凛围近,肿脖子的儒冠文士转动连弩,坐在车上发狠道:“跟我争强斗狠?信不信我可以让你们全皆横死在此,然后我回去跟司马昭说,你们皆遭乱军所杀,已然为国捐躯,而我欲救不及……”长利在我肩后咋舌儿道:“没想到他真的有够狠。”枯树下的青冠锦氅之人亦微变色道:“老杜,你别乱来。我旁边那是文鸯之弟,因其与邓艾有旧隙,我日前急信请他们来帮忙,预防的是邓艾部众欲图不轨,决不是为了对付我们的朋友钟会……”

    面相如虎的薄胄玄铠将士褪脱披风,双拳一下攥紧,振臂擞甲,虎虎生威。青冠锦氅之人见他悍欲上前,抬手忙阻拦其躯,微微摇首示勿,低言道:“且沉住气,你哥还没到。不过就算他赶来了,也惹不起杜武库。文鸯虽乃天下猛将,然而出来混,路不走绝,并非只是要比试武力高下。你们两兄弟新降,军吏请求诛杀,司马相国在我们求情之下赦免你等曾随父辈在淮南叛乱的死罪,让你兄弟俩率领数百骑兵,并佩给二人牛车。将来你倆的路能走多远,牛车能不能换成马车,终究须靠人脉。而不是只会打打杀杀……”

    “阿鸯的弟弟是吧?”肿脖子的儒冠文士拉弩瞄准其躯,在车上打招呼。“你叫文虎?过来帮我擦干净这辆车里面的血污,顺便取那张披风来铺垫一下。伯玉,也把你那条锦氅拿过来先垫着。我看你这样瘦弱,披着也不好看。回头给你送一条暖绒绒的豹裘,来自辽东。至于文虎,襄平城的东夷校尉赠送我一套毛皮大氅,我看跟你的虎相很搭配,回头到我家喝酒时顺便拿去。或者去拿的时候顺便喝酒……”

    信孝闻着茄子在我旁边说道:“那小子回家不久就带他哥去喝了酒,日后杜预他们推荐文鸯出任平西将军。由于文鸯跟杜预与向雄交了朋友,一起奔赴河西平定胡烈引发的边乱。文鸯临危受命,都督凉、秦、雍州三州军力,大破鲜卑秃发军,使得胡人部落有二十万人归降,名闻天下。杜预等人又推荐文鸯迁任东夷校尉,这时候他两兄弟因平虏有功,名震朝野而骄横。文鸯正要上任时,向晋武帝司马炎告辞,司马炎见了文鸯后很不喜欢,竟找借口把文鸯免官。他们两兄弟终究还是忘掉今日所闻之教诲,只恃武勇。最终在晋惠帝皇后贾南风掌权时惹来夷灭三族之祸,也跟卫瓘一样就此玩完。”

    长利挤在后边憨问:“东夷校尉是什么头衔呀?”

    “所谓东夷校尉,”信孝嗅茄说道,“汉代设置,辽东地区的最高管领,秩比二千石。《晋书》曰:‘汉置东夷校尉,以抚鲜卑。’曹魏初年一度在襄平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