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〇章:劝服子澄 (第1/2页)
“这……”公孙澹眉头紧锁:“这臣倒未曾想过。” “这也正是寡人想不通的地方。”国君说罢,便端起金觞,若有所思地望向门外,同时用余光窥视着公孙澹的举动。 “鬼面人的出现……”过了许久,公孙澹似是灵光乍现:“应当是他们使出的障眼法。” “哦?”国君故作惊愕:“兄长为何如此说?” “公子载意图取代其兄长继任秦伯之位,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公孙澹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只因秦伯防范甚严,一直未曾得手,所以才想到了另辟蹊径。” “这寡人就不懂了!”国君锁眉沉思道:“按理来说,他既有心篡夺君权,又在国内无所依傍,更应该结交强援才是!可为何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在我曲沃作出此等恶毒之事,这对他又有何利好呢?” “正因他在国内无所依傍,所以才预先派出了鬼面人混淆视听!”公孙澹双手握拳重重地锤在几案上:“公子载在国内不得志,便想方设法转移分散秦伯的注意力,离间破坏秦伯与君上的关系。一旦君上受激出兵,秦伯自然也要调兵抵御,公子载正好趁国内空虚的机会谋夺权柄,这与昨日发生的事情何其相似!” “兄长的意思是……” “臣突然想到去岁伐骊之战后,秦军突然派出重兵在河阳伏击,想必也是受到了公子载的挑唆离间。”公孙澹斩钉截铁地说道:“只是他没想到,君上宽仁为怀,不仅没有因此讨伐秦国,反而派出了使者与秦伯和谈。公子载得知后,便想要借出使我晋邦的机会,挑起曲沃的纷争以激怒君上。可他又担心,秦伯就算是同意他担任行人一职,也定然会在他身边安插心腹,以防止他在晋国兴起祸乱。故而便提前派出刺客搅乱曲沃,一旦一着不慎无法脱身,他便将刺客抛出来洗脱自己的嫌疑。” “也就是说,庶长子佟和不更叔罕就是秦伯用来钳制公子载的?” “确实如此!”公孙澹激动不已:“公子载原本的想法,恐怕就是要等到自己离开曲沃之后再兴祸乱的,但由于两名副使处处节制,使得他不得不铤而走险提前发难!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君上杀伐决断,听闻家妹遇刺时,第一时间就已堪破其中玄机,将他扣留宫中……君上如此圣明,竟然……请恕臣愚钝!” “经你这么一说……”国君心中暗自得意,但在面上依旧波澜不惊:“寡人当时也只是有所怀疑,而今看来,果真是他搞的鬼!” 公孙澹伏首低泣道:“是日臣也是被气昏了头,一心想要为蔓生报仇雪恨,所以才带兵包围了桓宫,全然未顾念后果。后来冷静下来,臣也是愧悔万分,但却没能静下心来细细思量,一直都像个没头的苍蝇一般到处乱撞。今日与君上一席话,令臣茅塞顿开,连日来的疑惑也都烟消云散,原来臣这些日忙得焦头烂额,做得竟都是些无用功!” “寡人没你说得那么精明!”国君自谦道:“今日也是听到兄长的这一番分析,才感到豁然开朗了些。但是,想要为季姬报仇雪恨,恐怕还是没那么容易啊!” “是啊!”公孙澹捶胸顿足:“公子载仗着他是秦国的行人,是秦伯的胞弟,便在曲沃肆意行凶,杀我胞妹、气倒家父,臣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可偏偏他行事周密,抓不到实在的证据,便是想要给他定罪,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也不知他的那两名副使,能帮我们多大的忙!”国君叹息道。 “此事毕竟关乎到秦国的脸面。”公孙澹满面泪痕:“用庶长子佟和不更叔罕来节制公子载倒还可行,让他们出面指证公子载……怕是千难万难了!” 言至此处,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