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四章:路寝纷争 (第1/2页)
游氏的使者到申氏去传递消息的时候,公孙澹正与他的弟弟公孙枝怄气。 自那日国君来府探望过之后,公孙澹已然笃定富辰不是杀害蔓生的凶手,但出于他惯有的执拗,却始终不肯开口请求释放富辰。公孙枝知晓兄长心中的顾虑,便几番婉言相劝,希望兄长能尽早作出决断,免得事久生变。 或许是公孙枝言语之中有所冲撞,触到了公孙澹的逆鳞,他的火气一上来,便申斥公孙枝不得过问此事。公孙枝心中委屈,便直说对便是对、错便是错,世间万事都逃不过这个浅显的道理,急得公孙澹非要将他拖出去打死了了事。 如今听闻游氏使者告知,司寇在公共外的曲市闾发现了鬼面人的藏身之处,还从中找到了刻有公宫布局的木牌。公孙澹一时情急,便顾不得再跟弟弟生气了,忙随着使者进宫去看个究竟。谁知刚刚入宫便又得知,鬼面刺客留下的木牌上,不止有宫室的布局图,竟连他申氏的布局也绘制得清晰明了,这可如何得了? “你对此事是什么看法?”国君冷眼看着公孙澹惊愕的面孔,略带试探地问道。 公孙澹直愣愣地凝神站立良久,突然扑通跪倒在地,大声呼喝到:“请君上恕臣失察之罪!” 公孙澹的举动令在场众人都惊诧不已。国君更是起了身来,关切地询问道:“子澄何以如此?” “君上可还记得三月末时……”公孙澹呆呆地回应道:“夜中骤雨突至、狂风大作,使得大子所居寝室门窗损毁……” “事关吾儿安危,寡人如何能忘?”国君安抚道:“但此事毕竟非为人祸,寡人并无怪罪之意,事后还派工匠到府上进行了修缮,子澄为何却突然提及此事?” “此事的确是人祸……”公孙澹猛地低下了头。 “你说什么?”公孙会、士蒍不约而同地问道。 “当时门窗散落,若不留心勘查,的确看不出什么。”公孙澹仔细回忆道:“但幼弟季子心细,早就发现了其中的异常。其一,是侍奉大子的婢女,事发时都昏睡不醒,显然是被人下了药。其二,则是门窗上有被人斫凿过的痕迹,平日里很难发现,但一遇暴雨大风,便很容易被摧毁。得知消息后,臣曾派人仔细勘查过,事情也果如季子所言。但只因事涉大子,臣担心君上责问,故而未敢声张,只是派人私下里调查。到后来,又因杂事缠绕,臣实在无暇分身,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竟有此事?”国君思忖道:“若寡人记得不错,这鬼面贼人出现在公宫的时间,大约就是在三月中下。也就是说,他在探查公宫布局的同时,申氏的布局也早已了如指掌了?” “的确如此!”公孙澹伏地谢罪:“只怪公孙澹过于轻忽,若是能早日将此事禀明君上,亦或者哪怕只是告知父亲,事情也断然不至于如此。如今想来,真是悔不当初,若是我能早日意识到这些,那姬安人何至于受惊难产,宫中婢女也不至于被人刺杀,乃至于……家妹……这竟都是我的错!” “寡人知了。”国君突感事态已超出了自己当初的想象,一时怔怔不语,脑中亦是一片混乱。过了良久,他才缓过神来,颇有些疲惫地提问道:“申生最近怎么样了?寡人有好些时间没见过他了。” “一切安好。”公孙澹也晃过神来,拱手答道:“父亲虽病在卧榻,但对大子的教习臣却片刻都不敢耽搁。只因臣才疏学浅,担心有所偏误,故而特请太史大夫苏与卜大夫郭偃前来教习诗书,叔父子贞(庄族贞氏大夫公子友)教以箭术,日来已大有精进。” “去日,姬氏带着公子晏如和重目子离宫归宁,说是要叫申生同去。”国君双手抚在额头上,颇有些吃力地吩咐道:“若是她派人去催请,你只管叫人把他送到狐氏府上便是。” “只怕狐氏大夫年岁已高,精力不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