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七章 改变信仰的方法 (第4/4页)
信仰,更加努力,那些都只会让你提前获得无限大价值,让价值更安全,不至于因为寿命的限制无法创造无限大价值。” 阿正说:“或者说,让他一生创造出更多的无限大价值,虽然这话听起来有点怪。” 老爷子说:“所以,他甚至不能算是结果论者、功利主义者。尽管一直有对结果、功利的追求,但是,那只是他追求最佳信仰的一部分分量。如果一个智人能把找到最好的个人偏好视为第一位的任务,那就是以发现正确的信仰为目标,就是最正确的课题、最有价值的思维,最终能为智人带来无限大的价值。这和起点无关,哪怕最初沉湎女色,也只是信仰不够好的表现。最怕的是不关心改善信仰这件事,坚定地相信并执着地追求利益、结果,这样的一生就必然邪恶了,除非运气很好,是不可能创造无限大价值的。” 阿梦高兴地拍拍我的头,“所以,极端理智的个人主义甚至必然比完全大公无私却不够理智的人对社会更有价值。虽然我不喜欢这样的结果,但是,你肯定喜欢。我总觉得你这算是歪打正着,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歧视。” 我气愤地打掉她的手,“当然是。你一向不喜欢自私、个人利益,这是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不认为这是偶然的,但是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行,因为追求逻辑必然能实现所有最好的结果,包括为全人类谋利益、社会发展、能力提高、方法改善、利益增长、人类进化,等等。可是,既然智人几乎不关心真理、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只会关心人民的利益,这样的人一生是不会和真理、无限大价值有什么联系的。我当初既然看清了智人传统没有价值,继承、履行这些传统的智人自然也不会有什么价值,那不值得我为之努力,我只会为接受真理的智人服务,这就决定了我主要为逻辑生物服务。这似乎也是区分智人和逻辑生物这两个物种的根本原因所在。否则,为了人类究竟是为了谁,毕竟,有两类需求截然不同的人。我身处智人之中,为了逻辑,却必然要努力为逻辑生物创造价值,而不是为智人创造利益,除非他们愿意将利益定位于尽量合乎逻辑。” 老爷子站起来,一揖到地,“太感谢了。要是你不这么想,也许我现在还在追求利益。不对!应该是早就死了,甚至根本生不出来我。还是不对!逻辑生物的价值会减少无限多,这还是不够准确,因为一切创造无限大价值都有这种效果。要说明这种重要性,也许只能是一种估算,预计涉及我们那个时代的价值会减少99.9%。”他在那里弯着腰推理不起身,我们都被这种大礼惊得手忙脚乱,不断四不像地回礼,把老爷子搀回座位。老爷子感慨地说:“从这件事上,我也更加理解为什么说信仰是一切生物最有价值的课题,这包括如何正确地发现信仰、改变信仰、坚定信仰、实践信仰,等等。在智人社会中,这种追求最初必然是极端自我的,不能因为追求最佳的理性、社会需要暂时脱离社会就不敢、不愿追求。” 我说:“我的结论是,正如一切知识的最终来源是不逻辑的推理、自由的归纳,一切信仰的最终来源也是自由、不逻辑,而不是因果推理。相比之下,绝大多数智人改变信仰组合依靠的是因果推理,尤其是始于根本信仰的因果推理。例如,因为自己有钱就支持私有财产,因为自己没钱就支持共产,因为生活不幸就反传统、反社会,因为生活幸福就保守、支持传统、维护现实,这些都是通过利益这一根本信仰支持自己选择某种信仰,支持自己选择相关的理论,并不是自己能够用逻辑区分这些观点的善恶、是非。在极端情况下,可以认为其它信仰并不独立,只是根本信仰的附属信仰甚至只能算是追求根本信仰的方法。这样的信仰发现、选择机制是错误的,因为这极度依赖于根本信仰的正确性,没有将审查最根本信仰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最正确的方式是尽量合乎逻辑地建立最根本信仰,然后就不再添加任何其它信仰,只有方法。这一过程和智人的方法的差异并不很大,智人仅仅是缺少对正确信仰的严谨推理、判断,缺少对信仰和方法的严格划分,而信仰和方法的混淆使得信仰过于复杂。”说到这里,我突然抬头。 阿梦似乎刚刚来得及回收笑容,一本正经地说:“我基本通过自由地想象、灵感发现信仰,芳芳基本通过自由地试错发现信仰。至于改变,也许我们还没有找到最佳方法,但是,仍然有一些结果。芳芳正在努力让试错、各态历经、乃至利益这些子信仰都不再成为信仰,而是降级为纯逻辑主义的附属方法。我的方法更像是组装信仰和方法。我找到信仰之后愿意从他的方法中挑选方法,他更愿意自己寻找信仰,不那么接受我的信仰,但是,最终还是要接受我的信仰。” 我说:“我也未必做错了吧?虽然照搬照抄更简单,但是,我还是愿意自己发现,因为沿路能有很多收获。当然,仅就转变信仰而言,我做得不够好,低估了一些问题。信仰对于转变总是会有一定的抵抗的,像是某种惯性、抗磁性。相比之下,你的方法更容易干净利落地完成转变。” 阿梦说:“不能这么说。现在更好并不代表一直更好或总体更好。这就像是正确的概念和规律似乎很好,但是,没有灵感又怎么会有这些概念和规律?你是通过在自己身上试错寻找正确的信仰,所以,给自己组装了千奇百怪的信仰,发现了千奇百怪的方法,我借助你的成果应该算是走了捷径。虽然虚拟地想象也能起到一些试错的作用,我不敢说想象比以身试错更好、更有价值这种话。不过,我很怀疑你是否在努力发现正确的信仰,毕竟,就算你年少无知,你又是怎么想到追求美色能发现正确信仰的?” 我:“……”这难道就是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