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八章 构造经验的方法 (第2/3页)
真理,尤其是关于人的真理。问题在于,即使是这句话的提出者、支持者,也没有努力发现真理,反而是建立了一堆邪恶的规则冒充真理,什么贞cao、忠君,不仅没有价值,还损失了利益,减少了自由,所以,他们实际上是在要求为邪恶灭人欲。甚至,灭人欲也不能说错误。纯逻辑信仰在一定程度上是要灭人欲的,严格来说是要大大降低人欲的地位,让各种可能的欲望都平等地和灵魂共存,包括各种动物的欲望乃至现在还不存在的各种可能的欲望,同时让必然合乎逻辑的欲望,如爱真理、爱逻辑的欲望,凌驾于各种可能合乎逻辑的欲望之上。” 阿正说:“所以,存天理灭人欲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只不过,方法完全错误,进而导致了结果的错误。” 阿梦继续说:“以爱干净这种欲望为例,不能禁止不爱干净,应该允许从完全没有干净的偏好到极度爱干净,同时,这些偏好不能稳定,长时间采用一种、一类偏好违背了各态历经、欲望平等等原则,我的直觉是应该让欲望的变化轨迹像是无规行走。欲望一动不动、没有能力改变偏好是灵魂低能的表现。”她边说边有意无意地拍了拍我,似乎是在警告我不要乱来。 老爷子说:“所以说智人在真理方面进展太慢,这也是逻辑生物对于纯逻辑主义的出现充满感激的原因。要知道,价值的年增长率提高万分之七就能让一万年后的价值增长一千倍。一方面,纯逻辑信仰并没有难度,即使是在古希腊时代提出也是可能的;另一方面,经验主义者、功利主义者相信纯逻辑主义又很困难,哪怕再过两千年没有人提出、相信,从经验主义、功利主义的角度看似乎也很正常。” 我一瞬间有些惊诧于老爷子非人的计算能力,但是这只是现象,对抗阿梦显然更有价值,“你当然喜欢灭人欲,因为这就是你转变信仰的方法,我就喜欢借着人欲改变信仰,你打我吗?” 阿梦撇了撇嘴,我估计这是她意识到我在记恨她的记仇,懒得继续跟我计较,而不是无话可说。毕竟,她算不上灭人欲,反而更接近于对可能欲望的各态历经。当然,如果她要是这么反驳,我也不会无话可说,她的问题在于过于偏向欲望品种的各态历经,而缺少欲望强度的各态历经,很少对哪种人欲有强烈的偏好。这有相当的合理性,毕竟,智人很少有人欲之外的欲望,越强烈的反差越是不自由的、不合乎逻辑的。我的灵魂能接受这一点,但是,我的身体经常到我的灵魂这里告状,说我给它找的这个女人不够刺激。幸好,我的灵魂明白阿梦主要不是给身体找的。在这个问题上,我有很多矛盾之处。有时,我会希望阿梦能好好应付一下,免得让身体来烦我;有时会为仅仅只能做到主要为灵魂而心生惭愧;有时会怀疑她的神经系统有些问题,不对!是有些特别,因为她太不容易兴奋、太坚持原则,给我添了麻烦;有时,又会想到发现真理显然能让她非常兴奋,所以,她似乎应该很正常,况且,如果她不是这样,似乎也不容易断然抛弃功利主义。所以,神经系统过于兴奋、太容易从世俗生活获得快乐很可能是坏事而不是好事。那是不是说我不是好人?这时,功利主义站出来劝理性主义收了神通,不要这么折磨自己,理性主义也觉得没这个必要,不过,是因为预期价值不够大。功利主义对于轻而易举地说服功利主义很满意。 在我看来,因为我们只要讨论问题总会有些结果、价值,继续争论灭人欲这个问题不能算是浪费时间,但是,既然预计不会价值最大,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认为这是浪费时间也没有错。当然,我们都无法预测未来是否会有灵感,灵感的价值会有多大,所以,关于想什么的决策永远不会必然正确,但是,做不到必然正确不意味着不能做到尽量好。我们仍然努力在短时间内做出最好的选择。有趣的是,智人往往很清楚他们应该想什么,往往认为自己必须想什么,结果却总是其实不该想。例如,学生想自己一定要做作业,考生想自己要好好做题,雇员想着提高收入,科学家想着升职称,年轻的姑娘小伙想着恋爱,父母想着孩子的安全、健康、幸福,这些都没有什么价值,在我看来都是可以牺牲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牺牲,甚至,毋庸讳言,我有权得到更多,因为最佳结果并不意味着仅仅实现了目标,还应该有数不清的目标之外的结果。而且,正因为我们努力追求价值,接近于最佳、极值,所以,行为的变化对价值的影响并不明显,类似于价值对行为变化的一阶导数是零。因此,尽管我们对最优决策高度不确定,但是,哪怕是低概率出现的第十、第二十选择都一定很有价值,远远优于智人的最优选择。这么看,差距就太明显了。所以,如果是和其他人横向对比而不是和我们自己纵向对比,我们即使继续讨论这个话题远远算不上虚度生命。此外,继续讨论预期较差的话题可能有更好的结果,毕竟,现象的价值是不确定的,虽然有预期价值,但是那是一个分布,而不是一个数值。但是,这个分布也不是那么宽广,所以,讨论第二十选择和讨论美食、美貌的价值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我感觉我想的有点多,不过,我们讨论、思考问题往往是这样,讨论和思考是混在一起的,没有截然不同的界限,这种趋势发展的结果就是两个灵魂越来越像是一个灵魂。辩论的效果并不仅仅体现在说出来的话,也有很多“辩论”是在灵魂里以虚拟的方式进行,而且,为了节约时间、提高讨论的效率,必须有很多辩论是虚拟的,因为语音讨论的效率实在无法恭维。我们都不会低估对方的逻辑能力,所以,辩论就像是下棋,要多推演几步,认为可行才会说出口。除非上了头,我们不会抓住一个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就紧追不放。我们对错误言论的认错、惩罚制度更是强化了这一倾向,所以,绝大多数辩论其实在短期内都将是胜负不明的,受益者是灵魂,因为能力提高了,思想发展了。当然,问题也没有这么简单。我有时苦恼于自己可能成为了身体的工具,辩论成为了泡妞利器,而且,这种问题很难想出一个明确的结果。 以价值为辩论的目的不仅要求虚拟辩论、不以胜利为目标,也要求有辩品。我们绝对不会明知一个观点的弊病,却赌对方不知道这种弊病,或者对方无法证明这种弊病。例如,如果我用经济数据表明,信仰更接近纯理性、纯自由的国家通常更富裕,这从经验主义的角度看可以被视为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信仰越好社会越好。那么,阿梦不会说那些国家的人在幸福、物价方面的表现其实很糟糕,因为这会带歪辩论,将话题引向无数的细小的经验。但是,她可以说那些国家增长速度不够,不像是最佳追求系统。当然,她更可能批驳说这类经验主义的比较本来就不重要,应该直接用逻辑去分析信仰、宪法、基本原则。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我的经验主义越来越倾向于粗略地看看经验,就像是各态历经者对吃饭只需要看看是否吃过,是否会太脏太难吃太没营养,而不会关注细节。 辩论的目的是真理而不是胜利,这是我们在少年时期在各自的床上用无数夜晚思考问题时不约而同养成的习惯。灵魂内部的各种思想较量高下时为的不是自尊心等利益,而是为了尽量合乎逻辑、价值。辩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是矛盾思想化解矛盾的最佳方式,就像是粒子散射时寻找最佳出射角。至少在我的灵魂内部,思想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