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9章 诺奖需要你 (第2/3页)
陆时没接茬。 詹姆斯看怪物似的看着他,过了好一阵才说道:“也难怪,这部跟瓦格纳歌剧《尼伯龙根之戒》有相似之处,成为史诗才是正经。”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尼伯龙根之戒》于1848年开始创作,至1874年完成,历时共26年, 这个创作的时长就很“史诗”。 且《尼伯龙根之戒》内容也很劲爆, 什么兄弟阋墙、 什么朋友背叛、 什么婚姻混乱、 …… 这么复杂的关系,味儿很正, “史诗”感扑面而来。 陆时说道:“我可不是瓦格纳。” 詹姆斯一愣,随即抱歉地说:“是我说话没有考虑。” 在《尼伯龙根之戒》中,有很强的种族倾向和基督教色彩,尼采看完之后便与作者瓦格纳割席断义了。 而陆时有演讲《我有一个梦想》,自然和瓦格纳不是一类人。 詹姆斯继续翻阅, 忽然,他的动作停了下来,低声念道:“《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TheMingDynastyinDecline》。” 原来是《万历十五年》的稿子也夹在其中。 陆时被发现也不担心, 他现在是“现代史学奠基人”,有历史专著不算什么, 何况詹姆斯又不懂明史,看不出个一二三四。 詹姆斯将书稿归还,犹豫了片刻,还是忍不住问:“陆教授,你有《枪炮、病菌与钢铁》此等著作,编写历史专著实属正常,只是……不太好写吧?” 陆时点了点头, “确实。” 《万历十五年》是以人物为线索的, 其中包括: 大明的最高统治者万历皇帝、大学士申时行、首辅张居正、模范官僚海瑞、自由派知识分子李贽、抗倭英雄戚继光。 尽管偏向于纪传,而非编年,但依然需要大量的史料支撑。 陆时确实知道原作者黄仁宇在引用史料上有问题,但到底该如何修改可就抓了瞎, 没有史书,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詹姆斯研究《圣经》,对类似的事深有体会, 他说:“陆教授,你可以去大英博物馆图书馆看一看,在那里,你应该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陆时愕然, “大英博物馆?” 詹姆斯露出尴尬的表情,点头道:“是,就是大英博物馆。那里有来自全球的藏品、藏书,但因为其中有很多非英语典籍,翻译难度高,所以只能束之高阁。” 直到20世纪,对文物的掠夺仍然不违反国际法。 但此事是否符合道德,明眼人都懂,否则课文中也不会有雨果先生的那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了。 陆时不由得沉思,考虑文物的事。 詹姆斯见陆时沉默,愈加尴尬,继续道:“陆教授,无论你想做什么研究,都可以来剑桥大学,实验室、图书馆,随时为你敞开大门。” 陆时回神, “这是邀请?” 没想到,詹姆斯竟然点点头,承认道:“我来找你为了两件事,此为其一。” 陆时淡定地笑笑,没搭腔。 詹姆斯早料到会这样, 剑桥大学公开邀请,诚意十足,但陆时没有回应, 这种态度本身就是拒绝。 不过,剑桥上至卡文迪许、下至各学院的学生,都希望陆时能到校任教,詹姆斯这才厚着脸皮再试一次。 陆时说:“第二件事是什么?” 詹姆斯问道:“陆教授曾提到过居里夫人会获得诺贝尔奖,那应该是知道诺贝尔的?” 陆时回答:“诺贝尔是著名的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矽藻土炸药的发明者。当然,也是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不过,他不是已经在四年前去世了吗?” 詹姆斯有些奇怪地看了眼陆时, 一般人提起诺贝尔,首先想到的身份是瑞典化学家, 陆时倒好,先想“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矽藻土炸药的发明者”,确实与常人不同。 詹姆斯说道:“诺贝尔先生确实已经去世了。但他立遗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五项,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陆时瞪大了双眼,这才想起一件事, 虽然诺奖已经筹备多年,动静挺大,学界的人都知道, 但1901,不就是诺贝尔奖颁布的第一年吗? 他盯着詹姆斯, “詹姆斯教授,你不会是想说,诺贝尔奖需要我吧?” 詹姆斯点头, “对,我这次来就是想请你出山。” 陆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