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日本文明的天性》 (第2/3页)
r> “我认可其中的一些观点。” 夏目漱石面露复杂,忍了许久还是没忍住,低声问道:“陆,你知道小泉八云并非日本人吧?” 小泉八云是混血,父亲是爱尔兰人,母亲是希腊人, 然而, 父另娶,母再醮; 爹不疼,妈不爱。 他七岁就成为了孤儿,左眼因为在学校和同学们打架而失明,十六岁便辍学走入社会,底层谋生,大半辈子漂泊无依。 后来他去日本工作,期间对日本的风土人情一见钟情,于是在40多岁加入日本籍并改名, 小泉八云就此获得新生。 这样的出身背景,也难怪夏目漱石不认可。 他叹气道:“据说,小泉八云为人极度情绪化,反复无常。跟谁要好时,他恨不得掏心掏肺;一旦翻脸,又会将对方置之陌路。他早年的好友都陆续疏远他,他的meimei和他通信,他也经常是把空信封递回。” 陆时有点儿惊讶, 这一段连他都不知道,不善交际的夏目漱石为什么会清楚? 或许是感受到了陆时的疑惑,夏目漱石便说:“陆,你知道小泉八云是怪谈作者吧?” 陆时点头, “嗯,《怪谈》和《来自东方》嘛~” 夏目漱石继续解释道:“小泉八云创作的鬼怪任性、自我、喜怒无常,不愿意被道德甚至情感所束缚,先是爱人,回头就杀人、吃人,十分不合理。” 陆时明白了, “你觉得,那些鬼怪是他灵魂的写照。” 夏目漱石谨慎地说:“‘灵魂’不至于,我觉得,算是他经历和内心的反映吧。总之,我不认可……不光是我,绝大多数日本人应该不都不认可他创作的鬼怪。那些不是日本的鬼怪。” 沉默片刻,他下了结论, “小泉八云虽然在日本生活,但他不了解日本。” 陆时:“……” 莫名其妙地感觉自己竟然有一点儿被说服了。 主要是夏目漱石太有理有据了! 他尴尬地咳嗽, “鬼怪?只有这个理由?” 夏目漱石连连摇头, “怎么会?主要还是他写的内容离谱。咱们不说他对日本的描述,就说其中的一些观点,诸如,‘在将来,富足就是软弱的根源’,这怎么想怎么离谱嘛~” “噗!咳咳咳……” 陆时笑出声,赶紧用咳嗽掩盖, 估计给夏目漱石一万个脑子,也想象不出昭和男儿→平成废物→令和猛汉的变化。 只能说,小泉八云是懂的。 夏目漱石给陆时倒水, “舟车劳顿,看你咳嗽成这个样子,可别生病了。” 陆时喝了一口水,把笑意压下去。 他说:“你还记得《日本与日本人》的内容吗?第一章《日本文明的天性》写的什么?” 夏目漱石捋着胡须回忆, “我想想……好像是……嗯……诸如‘西方文明的采取’之类的内容。毕竟这本书成稿的时候,日本还在大英的控制之下,后来为了平衡俄美两国才签订《日英通商航海条约》。” 陆时“嗯”了一声,说道:“文而化之。” 夏目漱石点头, “对,就是这个‘文而化之’。小泉八云认为,大英想将日本人的思想改组非常难。在日本人看来,有些事,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文而化之代价很大,却无效。” 陆时反问:“那你认可这个观点吗?” 一句话把夏目漱石给问得愣住了。 这个问题真得好好想想。 陆时却不需要答案, 他说:“刚才讲到了小泉八云是志怪作家,那我也讲一个鬼故事?” 夏目漱石轻笑, “怕不是鬼故事,而是寓言吧?没事,你讲吧。” 陆时讲述:“一名士兵执行任务,然后平安地回到兵营,并且完成交接。在一切做完之后,他突然倒地不起。事后医生发现,原来他已经死亡了两个小时。” 夏目漱石一阵无语, 还以为陆时会讲什么寓言呢~ 没想到,真是鬼故事。 他吐槽道:“你这故事未免也太无……唔……” 结果,“无聊”一词没说完呢,他便想起了这个故事的出处—— 甲午战争。 这是当时日本在宣传战争时捏造的一个假事迹。 看着确实像胡扯,夏目漱石的第一反应便是只有脑子进水的人才会信。 然而,日本人就是相信, 因为在宣传中,军部加入了“怀着对天皇陛下的无限忠诚”、“天皇陛下交给他的神圣任务”这种字眼。 在日本人的眼中,天皇可是神子! 于是,他们显得也很神子,神经病和大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