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4章 蹭子的自我修养 (第1/3页)
英伦文豪正文卷第204章蹭子的自我修养第二天。 前往剑桥的火车上,陆时和夏目漱石相对而坐。 吾辈没有跟来,交给菲利斯照顾了。 越靠近剑桥,窗外的景色越贴近自然, 铁轨两旁的树林稀疏,叶子被染成了火红色,与蓝天白云形成鲜明的对比, 树叶飘落,给地面铺上了一层稀疏的地毯。 “呼~” 陆时长出一口气, “偶尔来剑桥出一次公差挺好的,总比窝在伦敦舒服。我都受够泰晤士河那股若有若无的臭味儿了。” 夏目漱石听了,疑惑地挠头, “有吗?” 陆时无语,心说这老哥的嗅觉系统已经被伦敦同化了, 自己又是去法国、又是去美国的,才能感受到不同。 他岔开话题, “《我是猫》连载结束后,你还准备写吗?” 夏目漱石点了点头, “我准备写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我是这么想的,刻画一个正直的主人公,从东京毕业后到一个初级中学担任教师,但受到了排挤,最后忍无可忍,奋起反抗。” 陆时一听就知道,应该是夏目漱石的另一部代表作—— 《哥儿》。 鲁迅评价这部,认为它“轻快洒脱,富于机智”,是“明治文坛上新江户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 陆时评价道:“现实主义作品……想来肯定是有亲身经历作为基础的。如此说来,你以前在松山中学等地从事过教育工作吧?写这个题材,你应该能得心应手。” 夏目漱石愕然, “我说过那段经历?” 陆时“啊”了一声,赶紧岔开话题, “但这书恐怕很难在伦敦畅销了。” 现实主义,欧洲、俄国的文豪写得实在太多了,《哥儿》再怎么幽默讽刺,也比不了, 而且这种题材本身就缺少作为畅销书的基础。 夏目漱石沉吟, “有《我是猫》就够了。” 陆时能理解, 这个时代的作家普遍有一种使命感, 就比如夏目漱石,1906年的时候,他的好友狩野亨吉请他去京都大学文学院做教授,他立即写信谢绝。 信中说: “人生是一大修罗场,充满了不停息的争斗,因此他决心打败敌人甚至壮烈地牺牲也在所不辞。立身在这个酷苛的人世上,倒是想试一试人们到底能够接受多大的感化。” 仁人志士,哪个国家都有。 陆时拍拍对方的肩, “我支持伱。” 夏目漱石:??? “陆,你这……其实,我写这本书确实受了你的鼓舞。” 陆时有点儿懵, “什么?我说过什么吗?” 夏目漱石道:“你没说什么,但是你写了!《日本文明的天性》,还有比那更深刻的书吗?读完它,我深刻地意识到,看见腐朽污浊的东西不能抽身离去,而要迎难而上,用文学与思想的武器来除恶。” 陆时:“……” 没想到又是自己的影响。 夏目漱石缓缓背诵: “ ‘他们彬彬有礼,却又蛮横倨傲;他们无比顽固,却又非常善变;他们忠诚且宽厚,却又心存叛逆,满腹怨恨……’ ” 他郑重其事道:“陆,我决心改变国民们。” 陆时:“……” 要是真那么容易就好了。 他摆摆手, “不说这个。” 夏目漱石也觉得话题有些沉重,遂换上了轻快的语气,问:“这次去剑桥,事件的两位主人公你有了解吗?” 说着,拿出一本书, “这书可难买了。” 陆时看过去, 书的标题正是《梦的解析》。 他不由得有些惊讶, 在印象里,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出版于1899年11月,由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发行, 奥地利出的书,第一语言自然是德语, 《DieTraumdeutung》。 而这本书因为在学界不被认可,卖得非常差,再加上行文诘屈聱牙,没道理被翻译成英文才对。 这也是弗洛伊德要做蹭子的原因, 先赚流量再卖书。 学术碰瓷,不寒掺。 陆时说:“你读过这本书?” 夏目漱石点头, “我好奇嘛~说起来,我觉得这本书……该怎么说呢……就是有点儿……嗯……感觉有点儿像神学著作。” 陆时一愣,随即哈哈大笑, “好个‘神学著作’。就是跳大神呗?” 夏目漱石尴尬地挠挠头, “嗯。” 陆时说:“正常。我不也经常跳大神吗?预言这个、预言那个……” 夏目漱石撇嘴,吐槽:“那怎么能一样?一语中的的跳大神,就是洞若观火、先见之明。” 陆时忍不住笑得更加开怀, “行吧行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