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四章 一鲸落,万物生! (第4/5页)
br> 至少也要弄一个章程出来。” 朱元璋给韩成定下了一个大致的时间。 其实朱元璋原本是想要对韩成说,他什么时候把这些教材给弄好,什么时候就让他和自己的闺成亲。 不过这样的话,到了嘴边之后,又被他给咽了下去。 虽然他知道,这样的条件开出之后,韩成肯定会动力满满去做这些事。 但到了最后,还是觉得不太妥当。 有些太过于不当人了。 朱元璋难得的良心发现一回。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则是他担心有了这个条件之后,韩成为了尽早和有容成亲。 会在不少事情上变得不仔细,弄出一些差错,或者是遗忘一些什么知识。 这东西,一个个都是重要无比。 甚至于只是很少的一些地方出了差错,那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所以,他宁可慢些,也没有过于去激励韩成,韩成赶工。 “大明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教材还有这教育改革,以及科举改革等众多的事情,先缓一缓,暗中为其做准备。 咱先把简化字,拼音,还有字典这东西给着手弄出来。” 把教材之类的事情商量完之后,朱元璋叹了一口气,望着韩成说道。 话说,他这个时候,是真的想要把所有的事情一起做。 最好是立刻就把各种东西,就都给做好。 可朱元璋也知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凡事需要有个轻重缓急,有个先后顺序。 什么都做,只能什么都做不好。 只能一步步来。 韩成点了点头,对于朱元璋的这个看法很是认同。 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随着和朱元璋相处的越多,韩成对他的了解也就越多。 别看朱元璋平日里性子急躁,做事情风风火火。 但实际上,该稳的时候他非常的稳。 知道什么时候该快,什么时候该慢,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舵手。 并非只是一味的莽,不讲究策略。 这或许就是朱元璋为什么能够在元末乱世,那样多的势力里脱颖而出,并最终取得天下,建立大明这个能够传承下去,两百多年王朝的重要原因。 “最近几天,咱就着手把这件事情给做了。 韩成你把你所知道的那些简化字,都给写出来。 咱觉得你所写的简化字,就非常的好,很是合理。 至于一些没有简化到的字,咱就让人按照你所写出来的,那简化字的风格,遵循这个规律进行简化。 韩成点头应下:“岳父大人这么快,就准备把这件事情给推行下去了? 只怕阻力不小,岳父大人都想好要怎么做了?” 朱元璋闻言笑道:“自然是有一些章程。” 说着,指了指朱允熥,又指了指韩成。 “允熥拜你为师的事情,咱虽然还没有对外公布,但只怕已经有不少人都知道了。 很多人都会要坐不住了。 武将们还好,尤其那些文人。可是很热衷于教导咱皇家之人。 他们所为的是什么? 最大的诉求,就是要用他们儒家的种种学说,把咱大明将要做皇上的人,给捆绑起来。 给教导的心向他们儒教。 最好的办法,便是按照他们理想中的圣君去教导。 正所谓圣天子垂拱而治嘛! 这个时候,咱们把允熥给接到身边抚养,很多人肯定都已经猜出了咱的心思。 不知道有多少人,眼巴巴的想要当允熥的老师。 结果现在,咱这里却不声不响的,直接把你这个学医的,给弄成了允熥的老师。 你还不是孔孟门徒。 这种情况下,那些儒生又怎么可能会忍得住? 他们的反应,肯定会无比的激烈。 想要把你这个允熥的老师给弄掉,换成他们儒生。 咱根本就不用调查,就知道这些人,现在着急成了什么样子。 所以,明天上朝之时,咱就先对外宣布,允熥拜你为师之事。 只要咱把这个事情对外一宣布,立刻就会有很多人跳出来进行反对。 在这种情况下,咱就顺势把咱要编纂字典的事儿给说出来。 先不告诉他们,咱准备编撰的字典是简化的。 这样一来,那些冲着你去的、很多人的注意力,都会被这个事情给吸引走。 毕竟这字典,谁若是能够参与到编撰中,都必定会青史留名。 这同样是一个对众多读书人,有着致命吸引力的东西。 这样一来,反对你成为允熥老师的人,就会少上很多。 咱先让那些人高兴高兴,等他们高兴之后,再对他们说,咱所要编撰的字典,乃是简化字的字典。 并且还是带拼音的那种。 给他们送上一个大惊喜。 事情都已经到了这一步,他们想要不捏着鼻子,把这件事情给做了都不行!” 朱元璋说着,脸上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整个人在此时,都带着一些无赖的特质。 韩成闻言,不由得目瞪口呆,暗呼好家伙。 果然不愧是你! 虽然早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