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四四章 一鲸落,万物生! (第5/5页)
知道了自己岳父大人挺不要脸的,但这个时候,在听了他准备怎么干之后,韩成还是觉得,自己的认知有被刷新。 对于自己这岳父大人不要脸的程度,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怪不得连刘伯温那种人,当初在在世时,都被朱元璋给整的欲仙欲死,酸爽无比。 他这折腾人的本事,真不是盖的! 不过在想到,自己老丈人这折腾人的本事,是用在了那些注定了对自己不会有什么好感的儒生身上之后,顿时又变得开怀起来。 有这样一个不要脸的岳父大人,感觉还真挺好的! 听了朱元璋的这话之后,韩成是一点儿都不为他推行简化字,以及拼音这些东西担忧了。 反而为那些,在接下来将会跳出来的文人们,感到默哀。 遇上朱老板这样的存在,也算是他们倒霉。 该说的事情,已经暂时说的差不多。 时间已经有些晚了,韩成便不在坤宁宫这里多停留。 起身告别了朱元璋,马皇后,便从这里离去,返回了寿宁宫。 回去的路上,韩成的面上满是笑容。 心情也忍不住的澎湃起来。 在这个时代兴建学校,传授后世的先进知识,并将其和科举,做官等诸多事情进行挂钩,是韩成最大的野望! 原本他还有些担心不太好做,现在,却顺畅的出乎他的预料! 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在此之前铺垫的足。 燃起了朱元璋的雄心。 另外一方面则是,朱元璋也是真的有气魄。 韩成能确定,在自己开始编撰教材,并真的开始把学校建立起来,传播这些知识时。 大明就已经彻底变得不一样了…… …… 第二天早朝,朱元璋高坐龙椅之上。 众多朝臣立于下方。 吴伯宗这个状元,还有吕本等人,都是各怀心思。 “咱已令皇孙允熥拜韩成为师,今后允熥将由韩成教导。” 处理了一些事情之后,朱元璋直接就对中朝臣宣布了此事。 朱元璋这话一开口,朝堂上顿时为之一静。 不论是早就得到消息的,还是没有得到消息的,在此时都是显得意外。 没有得到消息的人,是为朱元璋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已经给朱允熥找到了老师感到惊奇。 至于那些早就得到消息的人,则是没有想到朱元璋,竟会在今天早朝上,把这个事情说出来。 公之于众。 愣神之后不由大喜。 尤其是吴伯宗,吕本等人, 觉得这是上天都在帮助他们! 他们本就在酝酿着这个事,只是苦于朱元璋还没有把此事公之于众,有些不好开口。 哪能想到朱元璋竟然在此时,当众宣布出来了。 安静了片刻之后,大殿响起了一些低微的,如同蚊子一般的嗡嗡声。 吕本左右看了一眼,暗暗吸了一口气,上前率先开口道:“陛下,皇孙也确实到了该启蒙的时刻。 但陛下早就创建了大本堂,皇子以及勋贵子弟读书,都在这大本堂之中。 如理应把皇孙,送到大本堂当中进学。 陛下陛下现在却一反常态,不令其进入大本堂,反而让其拜一不知名的人为师,实在有些不好。 皇孙之教育,乃重中之重,事关国计民生。 如今令一学医之人,对其进行教导,只怕……只怕有些不妥。” 吕本这一开口,立刻就将众多朝臣的目光,全部都给吸引了过来。 有人惊疑,有人忍不住暗叹,这吕本当真是太勇了! “进大本堂读书的规矩,是咱定下的。 咱现改一改怎么了? 谁说咱定的政策,就会一直的贯穿下去? 何为政策? 政策便是为了适应当时的情况,所制定的策略。 没有万年不变的政策! 现在,咱根据情况的发展,改变一下政策,有何不妥?” 朱元璋显得有一些冷的声音响了起来,令朝堂再次静了静。 不少人都被朱元璋,所散发出来的气势所震慑,不敢说话。 可身为大明第一状元的吴伯宗却不怕,上一步,对着朱元璋行礼。 “陛下所言极是,可现在未免太过于突然了,有朝令夕改之嫌。 况且那韩成,微臣也有所耳闻。 知道他治好皇后娘娘的病,又治好了公主殿下。 他确实劳苦功高,立下天大功劳。 陛下允许他和宁国公主定亲,就已经是天大的恩赐。 陛下若是觉得,这些还不足以彰显其功劳,可以再从别的方面进行赏赐。 但是让他教授皇孙,却是万万不妥。 他不过是一个学医的,懂什么教书育人? 莫非是要教皇孙如何治病救人吗? 如此只会把皇孙引入歧途! 皇孙需要学的,是医治一国之术,而非医治一人之术。 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为皇孙另择良师!” 在吕本和吴伯宗二人先后开炮后,那些早就已经被吕本打过招呼的人,也都纷纷上前,对着这个事开炮。 把韩成说的简直什么都不是。 一副朱允熥,只要被韩成教授,就会亡国灭种一样。 朱元璋坐于龙椅之上,静静的看着这些人的表演,目光逐渐变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