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马九斤_第140章响马山河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0章响马山河6 (第1/3页)

    九斤了抽口烟,靠到椅子背上说道:“很简单,第一,鞑子窝点有三处,除了眼前的沈阳城,还有赫拉城和忻州城,目前无法全歼,一旦他们跑进大山,未来几十年,整个白山黑水间都不消停。

    第二,关内局势尚不明朗,若是登州军打到京师,难道再和东林的孝子贤孙共享天下?”

    祖大寿手一哆嗦,差点把烟掉地上,赶紧忽略了第二,沉思片刻说:“多尔衮有枭雄之姿,却无纳山海百川之胸,他已答应以辽河为界,并提供辽东响马所需的所有矿石。”

    九斤听完一愣,问道:“他只剩下铁岭和抚顺两个矿场,每年百万石铁矿石,他如何凑齐?”

    “他已下诏朝鲜总督豪格,征发朝鲜劳役三十万人开山采矿,据老朽看,多尔衮已经不愿再和大帅开战啦。”

    九斤摇摇头说:“这个狼崽子能隐忍,居然舍得退出沈阳城,有朝鲜做他后盾,早晚还会露出獠牙。

    祖先生,蓟辽总督王永吉,新任辽东总兵吴三桂还得由你费心,何去何从不劳我多言,海纳百川,我心中自有取舍,你们也都看在眼里。

    关宁骑兵尚有一万八千人,是京师最后的倚仗,皇上就是皇上,不能死于贼寇之手,我岳父和英国公已经商定,守皇城不守京城。

    祖家也好,吴家也罢,是愿意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何去何从你们自去斟酌。”

    五月二十日,辽东响马大军退回辽阳城,并以辽河为界,与大清签订互不攻打协约,约定一年后大清国撤出沈阳城,双方开通商路,互设商号。

    五月底,宋文茂、朱万年、孙元化,王铮等人赶到辽阳城。

    各路急报纷至沓来,大顺军兵分两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直奔京师,形式变的异常危急,大明社稷危如累卵,已是大厦将倾的局面。

    九斤派祖大寿转告总督王永吉和总兵吴三桂,若是李自成大军兵临城下,安定门外,他要看到二人的关宁军。

    安排完辽东琐事,九斤率领宋文茂、朱万年,孙元化,王铮等人坐上马车,在巴彦、常义两人的飞天营和铁卫营护卫下出山海关直奔通州而去。

    九斤的特制马车虽然宽敞,但除了李春在一侧伺候,再没有别人和九斤同坐一车。

    原先一起喝酒撸串,吹牛聊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今天的九斤前往京师,很多人都眼巴巴的瞅着。

    山河破碎烽烟尽处,这位流浪民间苟在海角旮旯,兵强马壮的皇子,如何力挽狂澜。

    短短四五年,谁能想到李自成能起兵四十万直扑京师。

    谁又能想到,今天这位身穿御赐黄龙金甲,以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身,只带三百人,哦,不对,还有个巨大的猴子,就敢前往京城勤王。

    看着三百个身穿怪异军服,背着用布袋包裹步枪的精悍护卫,骑着令人艳羡的乌骓宝马。

    还有那只坐在骇人的大牯牛背上的金色巨兽,护卫着六辆四轮马车离开山海关。

    蓟辽总督王永吉,辽东总兵官吴三桂,原后军左都督祖大寿站在城门外各自想着心事。

    吴三桂摘下铁盔问道:“大舅,咱们真的要去安定门?为什么不是德胜门?”

    王永吉也看看祖大寿,但没言语,他是从山东巡抚位置上到辽东混资历,本想着转一圈回京师任职。

    谁知恩师内阁首辅周延儒嗝屁啦,自己在辽东倍受煎熬,眼前这位兵马大元帅,根本没正眼瞧自己,就连监军府的大太监都没敢出门相送。

    祖大寿手捋花白胡子,对有些蔫巴的吴三桂说:“你莫要有别的心思,这位小爷的实力,远比咱们想像的大太多。

    天下宗室藩王十去七八,余下的全跑去了北海镇,江北氏族官绅,没去胶东的,与鞑子和贼寇有来往的,还活几家?

    凤阳中都太祖显灵,一夜死了五万贼寇,此番女真入关劫掠,六万大军,跑回来不到五千,长柏,这位爷打仗,从不靠兵马数量。

    对了,大元帅叮嘱,让你父亲紧急时刻携家眷到安定门城防营暂避,德胜门嘛,我听说由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满桂镇守,固若金汤啊。”

    王永吉笑道:“这是大元帅将后背交给吴总兵啊,可喜可贺,祖大人,大元帅驾前,还请多多说项啊。”

    祖大寿说:“我一粗人,实不知该怎么说,王大人,这位小爷虽然有御赐黄龙金甲,可号令天下兵马,但有一样,今上可一直未与之相认,这事儿蹊跷着呐。”

    王永吉闻弦知音,略一思索,拱手施礼说道:“多谢祖大人提点,若是王某过了这关,自感激不尽。”

    五天后,九斤的车马过了通州城北的卧虎桥,镇守太监吕文乐,督漕总兵官龚耀先,知府秦鹏举等人在桥头迎接,众人简单寒暄,由北城门进入通州,直奔西海子李家的梅园。

    李家是通州第一大户,有着通州万船,李家万帆之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