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圆梦师开始_第十九章 天街踏尽公卿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天街踏尽公卿骨 (第1/2页)

    “曹cao,字孟德,沛国谯县人,许邵曾言:治世之能臣,乱世之jianian雄,你这位能臣不去朝堂治世,也不在谯县乱世,你这位jianian雄跑到我这里来干什么?”杨敛看着眼前的曹cao,揶揄地问道。

    “某前来是想求渠首给条生路。”曹cao直奔主题。

    “生路给了你们了,只要你们安心投降,然后再接受公审,有罪当罚,有功当奖,然后分得土地,过田园一般的生活不是很好?”杨敛轻笑道。

    曹cao沉默。

    “呵,说到底,你们还是舍不得荣华富贵,舍不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妻妾成群、丫鬟如云、仆人如雨的富贵日子。”杨敛轻蔑地嗤笑道。

    “某只是不忍一身才华被埋没。”曹cao硬着头皮说道。

    “才华,天下间有才华的人多了去了,你真以为你有才华?毫不客气地说,以一县之地,就能搭起一个朝廷的框架。以前,民间有的是人有才华,只不过没有关系无法施展罢了,按照你们举孝廉的制度,再有才华也是无用。”

    “因为命运掌握在上官手中,他们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现在,你观我青州治下,想要当官,想要施展才华可以,不用求人,直接考试,考的过就给官,就给你施展才华的空间,这不比你们举孝廉强多了。”

    “你要是真觉得自己有才华,可以来我青州参加考试。”杨敛毫不客气地说道。

    曹cao再次沉默,曹cao在见到杨敛第一眼时,便知道自己的判断错了,以冀州兖州二地的百姓要挟杨敛这条路走不通,曹cao深信自己的眼光,自始至终不提这件事。

    “也就是你,基本未祸害过百姓,本渠首才抽出时间和你见面,如果是袁绍、袁术之流,本渠首直接砍了他的脑袋、灭了他们满门。他们苛待百姓这么多年,也是时候付出代价了。”杨敛冷声说道。

    “本初和公路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曹cao硬着头皮解释道。

    曹cao突然发现,以往能言善辨的自己在面对杨敛时,居然变得笨口拙舌,沉默中的曹cao仔细思索后才想明白,杨敛实行的那一套行政体系和制度与现有的格格不入,你奉为真理的在对方眼中可能是狗屁不是。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来了,本渠首便不让你白跑一趟。其实本渠首也不愿意大开杀戒,摆在你们面前的只有三条路。”

    “其一,拼死抵抗,等待你们的必然是引颈待戮,毫不客气地说,本渠首的目标便是天街踏尽公卿骨,将你们这些士族门阀的脸面和头颅狠狠地被百姓踩在脚下。”

    “拨乱反正,使布衣黔首重新回到国家主人的地位,将你们这些吃布衣的,喝布衣的,拿布衣的,还肆意打骂、残杀、凌辱布衣的人统统杀光。”

    “其二,按照我刚才说的,投诚;”

    “其三,去海外吧,华夏之地已经没有你们士这一类人的生存之地。”杨敛说完手一挥,一副世界地图出现在曹cao面前。

    “你们可以去扶桑,也可以去南洋,如果再有志气,这里有一面大陆,面积不比华夏差,而且资源极其丰富,而且那里还没有土着,你们可以去那里,到了那里你们哪怕称皇也没有人管你们。”杨敛指着地图说道。

    曹cao闻言不禁眼睛一缩。

    “某有一事不解,为何渠首说华夏没有士的生存之地,难道渠首治下没有士子这一阶层的存在?”曹cao不解问道。

    “明确告诉你们吧,本渠首是准备以商代士,或者说以资本代士,因为商人的贪欲是无穷无禁的,商人追求的是利益,当本土的利益无法满足他们的胃口之时,他们会着眼海外其他国度。”

    “只有如此,才能让国家保持着旺盛的活力和极度的扩张性。从而靠夺取他国财富以养本国之民,唯有这样的国度才能长治久安。”

    “而大汉的士,不,或者说农耕国家的士,只会着眼于国内且固步自封,就像你们,宁可将心思花在内斗上、整人治人上,也不用来发展科技,所以,你们才会面对我们时,无任何还手之力。”

    “我就不明白了,你们为什么会这样,宁可将所有心思用在内斗上,也不用来发展科技。而本渠首治下一纺织厂,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发明了更先进的纺纱机。”

    “以前一人只能纺一个纺锤,现在一人能纺十个甚至更多的纺锤,一人抵数十人之力,剩余的人解放出来,从事更多的劳作。你们为什么就不这么做呢?非要等到挨打了才反醒,这就是你们士子和统治阶层的德性。”

    “当然,最先死的不是你们,是那些百姓,甚至哪怕灭国了你们这些世家也死不了,这次,本渠首就结束这个轮回,彻底将士族门阀统统杀光。”杨敛冷笑着说道。

    面对杨敛,曹cao也是无语,因为曹cao跟不上杨敛的思路,杨敛所说的话虽然糙,但深度极深,曹cao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根本没有往更深层次里想这些东西。

    “回去告诉袁绍那些人,要想走可以,也可以带走金银细软,但不能带走士卒、百姓、丫鬟和仆役,更不得逼迫他们跟你们走,要想海外开藩建国,就只能带本家的人走。”杨敛没有兴趣再与曹cao瞎聊,直接将曹cao给轰走了。

    曹cao回到邺城之后,将事情的经过对着袁绍一说,让袁绍做出抉择。

    “孟德,你打算怎么做?”袁绍问道。

    “留下来,投降,进入青州体系。某自忖才华不输与人,即使青州的施政体系不同于大汉,但万变不理其宗,某自信,也可以在青州体系下出人头地。”曹cao正色地说道。

    “那我呢,孟德有何建议?”袁绍问道。

    “本初,某建议你立即走,走的越快越好,趁其他士族门阀没有反应过来之际,尽可能地多带人马和粮草走。”

    “某与你不同,你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号称士族之首,某算是寒门,某观之,那杨敛对士族门阀深恶痛绝,你即使投降恐怕也不会落得好下场。”曹cao说道。

    “走?往哪里去?”袁绍茫然。

    “海外开藩,立即去乐浪郡,然后乘海路沿着徐福东去之路直奔扶桑。”曹cao临走之前记下了扶桑的地理位置,遂对着袁绍说道。

    “徐福东去海外求取仙丹只是先秦传说啊。”袁绍说道。

    “到了乐浪一问渔民便知,或者本初先派人去海边找渔民打探一番,总能找到去扶桑的海路。”曹cao说道。

    “容某想想。”袁绍优柔寡断的毛病犯了。

    杨敛可不管袁绍是不是优柔寡断,在曹cao离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