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九章 半导体设备只能选择投资沪海 (第3/4页)
能保证这个项目的推进力度,不会被那些灯塔经理人掣肘。 “教授,对于这次去内地设厂,pbh内部有什么样的想法?” “我们收购的那些元器件工厂,在生产成本上,已经明显竞争不过霓虹的对手了,想要把这些工厂重新发展起来,将产能转移的生产成本更低的地方,是必须的手段。 我与手下的经理们也交换过意见,他们对于这个决策的大方向是赞同的,不过他们也有两个担心。 一个是他们对内地毫无了解,对去内地设厂有一种面对未知的担心。 另一个,就是他们怕在内地的工厂建设起来后,灯塔这面会进行大规模裁员。” “这两个担心都不是什么大问题,灯塔人对来内地有些担忧是完全正常的,等到他们真正过来了,见到内地的实际情况,这种担忧就会逐渐消除了。 至于担心裁员的事情,就纯属他们自己在瞎猜了,我们根本就没有过裁员的计划。未来一些高赌批量产品,还是要在灯塔生产,内地主要生产那种大规模量产的通用产品。 这个就需要教授你先去多安抚一下了,等到过个半年一年,这种臆想式的担忧,才能够真正的消除。” “放心,这方面我会处理好。” 介绍完基本情况,赵平就转头询问起陈兵,“阿兵,pbh投资内地的计划,我们之前在灯塔只是沟通过大的意向,对于这个计划我是全力支持的。 但这次投资的具体细节,我们还是需要好好讨论一下,到底把那些业务板块拿出来,到内地进行设厂?这些新设立的工厂定位如何? 我对内地的了解,现在只局限在特区,对其他的地方并不了解,还是需要你先把你的规划目标和我讲透,我才好去组织执校也才知道去首都之后,应该怎么谈。” “教授,灯塔的电子行业与霓虹的电子行业,正处于全面竞争的态势。 现在能够明显的看到,下游的家电等电子产品领域,灯塔几乎已经全面溃败了,只剩下计算机领域还保持一定的优势。 而霓虹正在加速,向电子产业的上游进行全面的争夺,电子元器件这块,灯塔的溃败局势也已经很明显了。 半导体领域,霓虹同样在咄咄逼人,不仅是半导体制造,更上游的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霓虹都已经在全面崛起了。 我有一个大的判断,灯塔在这场电子产业竞争中,已经全面处于劣势了,未来的电子产业会向霓虹进行大规模的转移,许多灯塔的厂商会被迫退出。 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的pbh集团,是不可能在灯塔重新崛起的,必须把根基建到成本更低的内地去,才能应对霓虹的竞争。 灯塔只能作为pbh的技术研发中心,和销售目标市场之一,这是我对pbh的整体规划定位。” 这些两人也已经聊过不少,赵平对于这个整体的定位,还是比较赞成的。他点点头,表示认可,却没有话,而是等着陈兵继续向下。 “基于这个整体的规划和定位,未来pbh下属的业务,是需要全面对内地进行投资的,生产的部分要尽量的转移到内地去。” “阿兵,这个整体的思路我是认可的,不过cao作层面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你是知道巴统这个组织的,对于灯塔的技术和设备投资内地,会有很严格的管治。”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巴统对投资内地的管制确实很多,不过现在正是去公关巴统的好时机。
首先是灯塔与内地现在是蜜月期,整体的氛围在从限制转向一定程度的合作。 其次,现在灯塔的电子产业正在霓虹的进攻下,节节败退,灯塔正在想尽办法来应对这种挑战。 pbh是设立在灯塔的一家公司,虽然是我们在经营,但在给灯塔交税,也在给灯塔提供就业。 pbh也是一个灯塔的品牌,投资到内地去,用更低的生产成本,来与霓虹展开竞争,总体应该是灯塔乐意见到的。 我们也不是要把所有的技术和设备,都转移到内地去,内地主要进行的是规模产品的制造,那种特别尖赌设备和技术,我们还会留在灯塔,转移到内地的,都是相对常规的技术。 只要我们的公关工作够到位,不需要巴统什么特殊照顾,只要不有意为难我们,就足够我们把大部分的生产,转移到内地了。” 赵平思索了一会,“阿兵,你这个判断,我总体的是认可的,不过pbh经营的产品范围有些杂,具体的业务还是要具体的分析。” “那是当然,这个产能和技术转移的过程,还是相当复杂的,我们现在只能先讨论大的计划方向。具体每个产品的技术含量不同,肯定要分别做更详细的cao作计划。” “好,那么这些工厂转移到内地来,具体的功能定位哪?你也要。” “这个就要稍微分开来了。pbh现在三个事业部,我们一个一个来。 首先半导体制造事业部,这个其实和我们英豪的芯片生产业务是有所重叠的,pbh和英豪的半导体业务需要进行合理的分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