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五章 (第3/3页)
class='gcontent2'> 李东阳摇摇头道:“不曾!” 张鹤龄问道:“那……李学士可否告之下官,您传召他们的用意何在?” 李东阳瞥了眼张鹤龄,道:“本官本为审案需要,不过,问询颇为顺利,且尽皆俱承不讳。故而,传召的这些人,大多已派不上用场……” 张鹤龄淡淡笑了笑道:“也不一定吧!” “你有何想法?” 李东阳问了一句后,感觉有些烦躁,不由声音冷了几分,道:“寿宁伯,公堂乃庄严肃穆,律法威严之地,此番拖延的时间过长了。本官意暂且退堂,你看如何?” 迎上李东阳看来的冷肃目光,张鹤龄并未曾退却,沉声道:“李学士,下官此番是为协助李学士办案,您为主,下官为辅,您是要升堂或是退堂,自是您的权力。 可下官既为协助,亦不敢尸位素餐,有负陛下所停当有一二建言,请李学士斟酌……” “我大明江山稳固,靠的不只是皇帝、大臣,靠的是上下齐心,君臣同力,勋戚、官员、商贾以及那无数无人在意的百姓草民。 各行各业,各司其职,各有所命,方才有了我大明如今百余年社稷安定。可如今,种种隐患已渐渐凸显。 朝廷之上的事,下官不敢多加置喙,暂且不谈。可如今这般涉及到我大明税赋根本,市易商贸之根本事,又怎可轻忽……” 张鹤龄的话尚未完,李东阳已是摆摆手,道:“寿宁伯,无需你来和本官教。你既言你为协助,那便紧守你协助的本分……” 张鹤龄也不退让,道:“李学士教诲,下官自会谨记。但下官身为协助,也有同理案子的义务,若您审结案子下官不认同,下官也有权拒绝于上奏之上附名。哦,或许,下官是否附名无关紧要,那下官便无话可了!” “张长孺,你的话过了!” 此时,张申又是低声训斥,向张鹤龄瞪辽眼。 接着,好似是无奈一般,方才转向李东阳道:“李学士,寿宁伯年轻,有些太过意气用事,嫉恶如仇,见不得对朝廷有损之事。可他哪知道,我大明万里河山,治理起来,又哪会如他想的这般简单。” 李东阳已是被张申和张鹤龄二人彻底挑起了怒火。 想他堂堂大学士,竟会有一日能在公堂之上,被二人一唱白脸,一唱红脸的拉扯。 可他的性子促使他,未曾当场发火,正如张鹤龄之前所言,君子可欺之以方。 不过,发火不能,但不妨碍他冷着,看你们能如何办? 张申也有些头疼,他确实没办法,他也对张鹤龄有些几分埋怨。 早通知你了,你偏迟来,好似关键时候出场,本就屈了理。 好不容易圆过去了,让李东阳不好发难。 结果,几句话,就硬顶上了,展现了极其强势、执拗的一面。 这是张申往日所未曾见过的。 他无奈,但稍一沉吟,也只能再次劝道:“李学士……” “无需多言!” 不待张申再行劝,李东阳摆了摆手。 接着,他抓起了醒目,重重拍在了堂案之上。 “啪~” 陡然的一声惊堂木,吓的大堂上不少人心中一颤。 接着,只见李东阳沉声宣布:“将相关热,暂且收押,退堂!” “威~武~” 程序依然不差,两班衙役不知三位大老爷到底了甚么,但可见,气氛不太和谐。 他们也巴不得赶紧退堂呢。 威武的号子唱罢,衙役们按着吩咐将堂上的人纷纷带了下去。 而李东阳,在宣布之后,已是起身离开了大堂。 “长孺,你啊!” 张申也缓缓站了起来,摇摇头,手向张鹤龄指了指,他都不知该如何了。 “呵呵!” 张鹤龄淡淡的笑了笑,道:“张公,我也没办法啊,若是此刻不动,等落定之时,还如何再动,介时岂非比如今还要来的激烈?” “走吧,和老夫一道,去和李宾之好好吧!” “是要一,不过,张公,你就不用去了!” 张申眉头一挑,又是瞪了张鹤龄,接着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