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八章 (第2/3页)
尽管很多人,包括朝中大臣都心中暗自嫉妒嫉恨,但也从无人用爵位加封来置喙张家。 而这位崔元呢。 只是公主驸马,皇家的裙带之亲,却能让公主向太皇太后、陛下为崔家谋了个加封三代。 上三代最高官职只为一州判官的崔家人,能加赠太傅赐京山候,可谓着实厉害了。 且为人更是厉害,这般超格封赏,却偏是没有太多置喙的声音,怎就不叫一个厉害。 关键在于,其人缘极好,京中很多人对崔元的评价是这样的。 崔元美姿仪,慱览群籍,善诗。勋臣外戚皆自谓莫及,公卿大臣折行辈与之交,贤声称于时。 呵呵,也不知听哪个勋臣外戚过自比不如呢。 总之,这般评价,足以证明,崔元在掌控话语权的人群中,人缘极好呢。 而且,别人不知道,张鹤龄的梦幻记忆可是有着一段,若是按照他梦幻记忆里的那一段继续下去,在未来某一刻,更是加公加文武双一品。 念及此,张鹤龄心里突然冒出了些猜测。 “走,领本伯去迎一迎崔驸马……” 张鹤龄亲自出来迎接,方自自前院,便见两名吏领着一位二十多岁的俊美男子走来。 不得不,崔元当得起美姿之称,面貌俊美,身姿绰约,可谓仪表堂堂。便是冬日还拿一把折扇,也不让人感觉违和,反倒那从容的模样,更显几分儒雅。 “哈哈,崔驸马来访,张某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张鹤龄走过去,笑着拱手跟崔元见礼。 崔元也是还礼,道:“元见过寿宁伯,嗐,感觉这般太生疏了。你我也算亲戚,莫不如,各称表字如何?崔元表字懋仁,张兄……” “固所愿也,张某字长孺,见过懋仁兄。” “长孺兄……” “哈哈,懋仁兄,随张某后堂一叙。” “长孺兄,请……” 几句寒暄,互通表字,举手投足之间,张鹤龄总感觉,崔元身上有股让人亲近的气质。 或许是长的好看,举止优雅,声音也是柔和的原因吧。 张鹤龄也只能是这般想了。 张鹤龄领着崔元来到后堂,吩咐人上茶之后,二人便分主客坐了下来。 又是客套几句之后,张鹤龄又是发现,崔元其实儒雅中带着些豪爽,话更显亲和。 真就没有任何成功是随随便便的,得到了甚么,便有他得到的理由。 张鹤龄自己并不擅长这些,他也不想擅长,故此,他也只是心中暗自感慨了一番。 “懋仁兄贵人事忙,今日前来寻张某,不知有何事?” 闲话暂罢,属下送上茶水屏退之后,张鹤龄开门见山。 俗话,无事不登三宝殿。 他们往日并无太多交情,也只是正式场合有过几次接触罢了。 两人混的圈子更是不同,这崔元今日却是主动来访,且在衙门之中,可谓蹊跷。 崔元笑道:“哪有甚事,只是昨日有幸蒙陛下召见,其间陛下多有提及长孺兄,陛下对长孺兄可谓赞誉有加,崔某心中感慕,特来拜会。” “懋仁兄谬赞……” 张鹤龄笑了笑,只是淡淡应了一声,依旧望着崔元。 崔元又道:“嗐,陛下对长孺你的器重,着实让崔某羡慕呢。只是,崔某妄测,觉着陛下稍有些为你可惜……” “可惜甚么?” 张鹤龄听出了崔元话里所要表达的意思。 一呢,崔元是告诉他,皇帝陛下对他也是亲近的,常有私下召见,即便不算亲近,但必然也是有所好福 这一点张鹤龄倒也不觉得奇怪,若非陛下如此,崔元又怎会凭驸马之身,获得这般多的封赏。 二呢,崔元是向他表示,陛下此番召见,大概是透露了一些意思,可能需要崔元帮他,大概也就是崔元所言的可惜之处了吧。 果然,在张鹤龄询问之后,崔元笑着摇了摇头道:“陛下言及长孺,长孺兄少时好学,无论学问、武艺皆是不俗,可惜如今…… 你看看外面那些人的,粗鄙无术,狂悖无礼,这得有多深的误解啊。其实崔某也颇为不忿,时而也与人有过争执,但眼见方为实,故此,陛下言道之后,崔某便是打算好了,定要领着长孺兄出去走走,让他们好好见识一下,长孺兄是何等样人……” 原来是这一茬啊! 张鹤龄面色顿时有些古怪,他算是听明白了,皇帝召了崔元,大概是要崔元引着他走走那个圈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