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八章 (第3/3页)
div id='gc2' class='gcontent2'>
至于原因和用意,那些名声啥的,定然不是陛下的意思。陛下知道的,他张鹤龄可不在意那所谓的名声。
那只能是昨日所言的那些差事之一了。
看来陛下,是真的打算推着他去办那些事了。
不过,看崔元的样子,可能理解与陛下的意思不同呢。
张鹤龄笑道:“承蒙懋仁兄错爱,只是张某琐事颇多,再者,懋仁兄你也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些印象也好,成见也罢,到底,如咱们这般外戚人家,本就不指望旁人能公证看待。
张某可没有懋仁兄这般能耐,性子更是粗暴,怕是真的和懋仁一道出去了,还不得闹出些事情,也折了懋仁兄的面子。”
崔元依然是淡淡且恰到好处的微笑,不过,他的心里倒是对张鹤龄的话极为认同,也是觉得,张鹤龄还算有自知之明。
种种情况皆是表面,张鹤龄或许有些学问,粗鄙或许过了些,但也就那样罢了。
和他这般正经混文人圈子,且能诗词唱和,纵谈古今的士人无法相比呢。
且张鹤龄似乎对学子、士人们也不待见,没见前些日子,刚当官没多久就对那些学子们又打又抓嘛。
现如今,那些文人圈子里,对张鹤龄依然咬牙切齿者众。
若是按他的本心,他压根不会想与张鹤龄多交集。
京师中的文人一向是自取清高,能走进圈子里,可不容易。因为他人而影响到自身,那可非他所愿,何况是张鹤龄这般被人称为“jianian佞”的外戚。
就算张鹤龄腆着脸去讲和,士子们也不会同意,何况他知道,张鹤龄定然也不会自降身份。
他其实也奇怪,皇帝怎会有这般意思,且好似,张鹤龄也不情愿的样子呢。
可皇帝虽未言明,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在呢,他也没法装糊涂啊。
也只能勉强自己走几回了。
崔元心中无奈,面上依旧微笑道:“长孺兄不必顾虑,崔某多少还有几分面子,你我同游,定无差池,再者,不得还有意外之喜呢……”
“懋仁兄,何喜之有?!”
崔元故作神秘道:“长孺莫问,总之,和崔某出去走走,定然是好事便是了!”
“那……也罢,今日左右无甚大事,便烦劳懋仁兄带张某走一遭了!”
“哈哈,这才对嘛,走,长孺兄,这便与崔某一协…”
两人出了衙门,婉拒了崔元的同乘好意,两人各乘马车,身后还跟着各家的随从,一路浩浩荡荡到而去。
偶尔透过车窗看着路径方向,一路从东城穿过皇城,直到靠近西城的方向。
约莫不到半个时辰,马车一行终于停了下来。
下了马车,崔元等着张鹤龄一道,两人并肩而行,跨入了这处有院有楼的宅子。
外表不显繁华,但内里却是精致,且更有几分低调中尽显奢华的感觉。
“长孺,崔某引介一人与你认识。”
两人一行穿过院子,直到正楼门前看到一人时,崔元笑着示意。
“何人?”
“是京师齐家的一位公子,名叫齐桓。”
张鹤龄也是打量了那人,脑海中翻了一下京师中姓齐的官宦人家,可左想右想,皆是毫无头绪。
大概是哪个品级不高的朝官吧,至于不是官员家的,那不可能。
能在门前如主家一般架势的迎接之人,没点身份可不校当然,身份高的也更不会就是了。
二人出门并没有乘坐马车,而是步校
本来也没走多远,等到了教忠坊靠近顺府街的一处茶楼,正有一人在外等候,却是个二十岁上下跟崔元年岁相仿的文士。
那人也是看到二冉来了,快步便走了上来,笑着拱手道:“崔兄,您可来晚了,这位是?有新朋友到来了?”
崔元好似是自己观察了齐桓的面色,看齐桓的样子似乎是确实没认出张鹤龄,他便准备引介。
张鹤龄却是先道:“在下姓张,名鹤,字长孺,京城人士。今日有幸,蒙懋仁兄不弃,带来见见世面,结交些朋友。
齐兄,在下有礼了!”
“哈哈,见过张兄!张兄来的好啊,看张兄一表人才,能与张兄相识,亦是我等的荣幸。”
两人见礼有板有眼,且看起来颇为和谐融洽。张鹤龄气度仪表皆是不差,齐桓也是尽显热情,总之,新朋友见面的一幕,可谓完满。
可崔元一旁看着,却是古怪异常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