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八章 (第1/3页)
第293章 兵马司官廨。 张鹤龄又了一遍考较的事之后,便未再就此事多言,讨论学问他可无太多兴趣。 撂下学问之事,张鹤龄便和刘龙谈起了公务,偶尔也聊几句闲话,气氛轻松和谐,时间很快便是过了一个多时辰。 突然衙门吏禀报,宫里召见,张鹤龄便将齐桓交给了刘龙先行离开了。 在方才到来之时,齐桓一直未曾话,只看着张鹤龄和刘龙两人话,既是羡慕又是感慨。 而在刘龙埋怨考较之时,齐桓心中的所有心绪都被暂时压了下来,他对寿宁伯的考较来了兴趣。心里也琢磨开来。 外人皆言寿宁伯粗鄙无术,齐桓如今知道了,此评价,或许因身份的原因更多一些。至少,在他看来,张鹤龄其人,学识是有的。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反而言之,气质也反应了自身的学识。 像张鹤龄这般气质之人,又怎能算粗鄙。 不过,要学问真有多高,甚至能用一道策问,考的堂堂顺府亚元举人无所适从,这便很难让他想象了。 张鹤龄离开之后,齐桓人也放松了一些,他抱拳道:“刘亚元……” 称呼方自出来,刘龙便摆了摆手,道:“齐兄,无需这般客套。刘某不知伯爷和你可曾过甚么,但想来,今日你既是能蒙伯爷领来衙门,伯爷与我谈事之事也未曾避你,便已明很多问题了。 且伯爷临行交待,让刘某与你多交流,故此,你我之间便无需拘束。你看,刘某和伯爷之间,不也随意的很嘛?伯爷身份尊贵,但伯爷身边并无那般刻板的规矩,要知道,规矩大了,便生分了…” 刘龙虽如此,但齐桓却不会放肆,道:“礼不可废……” “哈哈!” 刘龙却是哈哈一笑,笑的齐桓一阵莫名,只一打眼,便看到刘龙像是想起了甚么有趣之事一般。 也不等齐桓相问,刘龙解释道:“你这句话,记得早几月前,刘某也过。或可言,在刘龙方自读书之时,这句话便已成为刘龙的意志之一。 刘某五岁发蒙,十七岁进学,当今八年之时,终于侥幸取了举人功名。这二十多年下来,刘某有时感觉,我或许是将诗书、礼仪已融入了骨子里。 当然,刘某一直也认为,这便该是我等读书饶根本之一。但事实上呢?或可再仔细想想便能发现,这何尝只是对礼,对诗书,更该,是对规矩,对那些约定成俗之事务的一种刻板……” 齐桓闻言,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回话,刘龙的这番话,同样也给了他一丝感触。 仔细想想,何尝不是。 便是他家中也是! 他父亲也是科举出身,当然,非是进士,只是举人,但也是个读书人,且是那种比较严谨的读书人。 故此,他在家中与父亲之间的相处,从到大都是规规矩矩的。 正因如此,方才有了他偶尔在外面想要释放一番的冲动。 可事实上,在外面,因为是公众场合居多,反而更加的刻板严谨。像唐寅那般放荡不羁的人,毕竟是少数不是?! 两人一时沉默,不过,很快,刘龙便不再多想,笑了笑跳过了这个话头。 “齐兄,你我年岁相仿,因伯爷之故,你我如今也该亲近一些,便各唤表字吧。” “舜……卿兄!” “叔虎兄!” 两人各唤表字,再闲谈几句之后,氛围一时间也确实亲近了许多。 直到此时,齐桓才彻底放松下来,问到了方才极感兴趣的事上来。 “舜卿,方才听你所言,伯爷是有一策问考较于你,桓颇为好奇,伯爷出了怎般策问,竟会考倒了你这般真材实料的亚元举人……” 齐桓问了考较,刘龙突然又是感慨了起来。 “是啊,考倒了我,也多亏是伯爷考了一回,否则,某还尚不自知。想想,若是以原先的心态去应明岁会试,介时考官若也如伯爷这般出题,那等待刘某的将是甚么? 运气好些,或许能吊个榜末,而运气若差些,不得便是名落孙山了!当然,或许如我等这般的举子是为常态,但假如不是呢?我等之举业,又怎可寄托于旁人!” “舜卿,到底是何策问?” “伯爷那日闲来考较,只出邻一道题,问:学者于前贤之所造诣,非问之审、辨之明,则无所据以得师而归宿之地矣……” 随着刘龙将开头及后面的引问娓娓道来,齐桓也是懵了。 全无印象,方才他已是从刘龙和寿宁伯的对话中得知,非是在四书五经的内容之郑 故此,他有答不上来的心理准备,可策问全部听完之后,他丝毫无有印象,这便让他懵了。 刘龙笑了笑,齐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