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杀心 (第2/2页)
。 直接扭转了战略态势,朝廷大军获得了反攻的先机。 “宋国公的事,只是个幌子。” 姚广孝从应府回来,当着众饶面,肯定的道。 “为何?” “宋国公之子行事违法,身沾命案,圣人以此下手,谁都认为宋国公在劫难逃。” “可根据打探的消息,朝廷并没有要处死宋国公之子的迹象,只是被关押了起来。” “只凭此事,无法推测宋国公没事,毕竟宋国公威望重,是圣人身边的老人,不会轻易的就下手。” 姚广孝摇了摇头。 很多事情在没有定论的时候,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 应府诸事的走向,在迷雾之中,谁也猜不透圣饶心思,因为能猜透的都死了。 但是姚广孝隐隐感觉,这件事没有这么简单。以圣人往常的手段,更不会被人们轻易看透。 “丢出宋国公之事,不过是个幌子而已,迷惑人心。”姚广孝肯定的道。 “迷惑谁?”葛诚好奇的问道。 姚广孝指了指葛诚,又指了指自己,然后指了一圈所有人,又神神秘秘的指了西南方向。 众人安静下来,低头沉思。 这个法有些道理。 但是真会如此吗? 圣人把刀子落向宋国公也是符合圣人以往的做法的。 宋国公。 军中的威信,并不弱于凉国公,而且论资历,宋国公更是超过凉国公。 哪怕是燕王,都不如宋国公。 圣人亲自下手。 以当今的时局,有资格的人,也就那几个人而已。 不是蓝玉就是宋国公。
哪怕是颍国公傅友德,都有些不够看。 “凉国公是太子一系的人,按照大师所言,如果圣人动凉国公,是不是决定了会从藩王中挑选太子?” 有人忍不住道。 这句话完,人们都看向了朱棣。 朱棣面色不变,看不出他的心思。 就算从藩王中挑选,也不可能是燕王,没有这个先例。 如果圣人选燕王为太子,又置秦王、晋王于何地? 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人们都无法接受。 等于否决了自古以来的嫡长制。 “凉国公必死。” 众人诧异的看向姚广孝。 “凉国公大捷之后,三个月没有了动静,以凉国公和大军的实力,不至于此。” 为了保证战事的顺利。 应府源源不断把各项物资运输到西南,调了大量的官员入川,在后方练兵,随时提供给前线。 还派了无以计数的民夫,在西南铺桥搭路,提供大军行军。 如此巨大的规模,竟然三个月没有半点动静。 蓝玉的确有旁的心思。 “他在观望,在逼迫圣人。” 犹如迷雾之中,拨开了一丝光亮,人们恍然大悟。 “凉国公实在是胆大包啊。” 葛诚惊叹道。 “凉国公年富力强,战功赫赫,军中遍布亲信,义子数千,当他下达军令后,带领的军队,就敢攻打大明的城池。” “他现在除了没有造反,什么事没有做过?什么事他又不敢做?” “他眼里连燕王都不放在眼里,数次构陷燕王,秦王晋王都被他得罪过。” “以前太子还活着的时候,太子系的文武官员尊太子,可现在,太子一系隐然抱团,和凉国公形成了同一股诉求。” “这股诉求在逼迫圣人,立太子的儿子为皇太孙,方双已然结合到了一起。” 这股朱元璋为朱标打造的嫡系力量,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了连朱元璋也要慎重对待的地步。 姚广孝还有一句话没有。 那就是圣人老了。 连太子都能病逝,谁知道圣人哪就驾崩。 朱高炽大开眼界。 历史的走向,的确是如此,但是其中复杂的形势,他可不清楚。 而姚广孝言语之间,也让他看懂了其中的细节。 宋国公的确没事,在蓝玉死之前。 也就是。 这把刀先砍向了蓝玉。 那是否明,朱元璋其实最开始并没有打算杀了蓝玉,否则也不会把精兵都交付与蓝玉之手,让其带领大军平叛。 毕竟蓝玉是太子一系的武勋之首。 但是形势的变化,以及蓝玉的作风,竟然持军自重,威逼朱元璋,让这股本来为太子继承人保驾护航的力量,变成了祸害。 杀了蓝玉,还能纠正这股力量,否则继续偏航下去,最后就成为了蓝玉的力量。 朱棣眯起眼睛。 自己联合二哥三哥,能不能打败蓝玉。 他起了杀心和顾虑。 蓝玉的威名和实力,就算三王放下芥蒂合起来,也有些处于下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