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汉高祖,竟然穿越宋高宗?_第104章 还债(八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章 还债(八千) (第4/5页)

/br>
    金主这封信,当真就如胡铨所言,不过是要坐实了君臣之分,还有那父子之实!

    刘邦有些疑惑了起来,朝着韩世忠招了招手,又把刘錡和赵密一同唤了上来。

    三人低声跑到了台阶处,刘邦直接跑了下去:

    “你们几个给老子透个底,这两年的仗到底是宋赢了,还是他金国赢了?”

    “若有谎报军情,假冒军功的,今日一并说了,朕恕你们无罪。”

    三个武夫哪里敢说假话,急忙为自己辩解了起来。

    “官家,确实是咱们胜了,若是败了,那岳鹏举哪有越败反而离开封府越近的道理!”

    “谎报军情这种事儿,臣就算有十个脑袋,也决计是做不出来的!”

    “是呀是呀,刘信叔胜的还是金国精锐!有他女真一族,唯独这两年吃的败仗最多,还全是败在了咱们的手里!”

    刘邦点了点头,若宋国真是打不过,那金国人没有理由来求和的,一直打下去不就行了。

    他也是迷糊了,主要是这金主的册表,还有那张通古的表现,差点把他给骗了去。

    他当真就以为,金人势不可挡,此番和议当真就是来施恩惠来了。

    把三人赶走了,刘邦现在心里头有了底,看了眼秦桧:

    “昨日议和的条例,朕没有细看,今日你与朕说说。”

    “老子倒要看看,到底是他娘的和书,还是说,当真就是那降书了!”

    秦桧两腿打颤,低头看着张通古的手摆了摆,知道了他心中所想。

    轻轻吸了口气道:

    “官家,条例有五,一者,以淮水至大散关为界,永不侵犯;二者,岳鹏举此次所得的唐、邓、商、秦四州交还于金……”

    “三者,岁币银绢每年各十五万,四者,归还先帝、显肃皇后、宪节皇后梓宫,送回宣和太后。”

    “第五……若无大事,不……不可换相。”

    最后一条,便是秦相爷舍了血本,从张通古那里求来的。

    老九最听金人的话,如今把自己也写进了和约里……不管他再怎么怨恨,也应该是不会再动自己的。

    秦相爷急智无比,掏出了一个自认为皇帝绝不可能会拒绝的和约。

    既抹去了之前的称臣一事,又称岁币不称岁贡,面上了给了老九极大的让步。

    还把本来加到三十万的岁币减了一半……

    说实在的,若是这和约放在三年前,秦相爷少说也得被封个治世能臣的名头。

    就算是这样,朝中本来有些坚持的大臣们,都已经动了心,更别提那些个本就立场摇晃的人了。

    这已经比与辽国和议的时候,还要有面子了许多。

    若不是一心想要北伐的人,此番均是站到了和的一边。

    说完,秦桧偷偷瞟了眼张通古,后者轻轻点了点头,算是认同了秦相爷的安排。

    刘邦都差点听笑了。

    还不许换相……你秦桧就差把金人两个字刻在自己脸上了。

    “不对呀爱卿,是不是少了什么?”

    秦桧一懵:“就,就这些了,不曾少得。”

    “不少,不少的话,这金国人怎么闹着要给朕册封了?”

    “是不是还有甚么称臣的条例没说?你好好儿想想……既然是和议嘛,什么都是可以议的。”

    秦相爷脑袋摇成拨浪鼓:“回禀官家,没有这条。”

    “嗯……”

    刘邦点了点头,看见大殿外面,已经站了两人。

    恢复好的内侍黄彦节也瞧见了,低声道:“官家,是张太尉与岳少保到了。”

    “叫进来吧。”

    黄彦节快步跑去,刘邦又看向张通古:

    “上次朕与秦相闹了些不愉快,随后便有金人去袭了我上海浦和明州港,这事儿,你知道吗?”

    张通古哪里不知,这就是他亲自安排下去的。

    正想作答,却被皇帝抢了先:

    “你们一面说着议和,一面又派人来搞些偷袭……”

    刘邦摇了摇头:“这次说是要谈,又给朕开出了这么些个条件……”

    “既然条例里面没有要册封的事儿,那你准备的这些东西,还有那封信儿……便是特地来羞辱朕了?”

    “你说说,这哪里有像是要和谈的样子嘛!”

    他好似痛心疾首一般,两个副使赶紧作揖道:

    “大宋皇帝陛下息怒,大宋皇帝陛下息怒!”

    “啧啧,”刘邦看向那个还在坚持的张通古,“你看吧,好好儿与你们说话,你们非得欺负人。”

    “朕还没做什么呢,你们便学会说人话了。”

    又是大宋,又是皇帝,张通古没带上的称呼,这两人倒是全给补上了。

    张通古眼睛转了转,刚打好了腹稿……既然不吃硬的,那边说些软的好了。

    只是今日之仇,他算是记下了。

    不过,他还是没有得到说话的机会。

    “臣张俊!”

    “臣岳飞!”

    “参见陛下!”

    两人又是赶路来的,连身上的甲胄也没换得,更别提睡觉了。

    甲上还有干了的、已经变成黑色的血迹,刘邦摆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