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军情 (第1/3页)
我,汉高祖,竟然穿越宋高宗?风起临安第11章军情
最新网址:不知道是不是大伙儿的错觉,总觉得越靠近河边,这暑意便更甚。 现在已经到了九月十五,距离大宋全面反扑,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个月里,除了汉中没有什么消息,两淮的战事也几乎停滞了下来,再没有了一开始时候的捷报连连。 韩世忠说好的攻海州,不知道围了多久了,到现在也没个确切的消息。 杨沂中到底还是把这泗州城……一座几乎荒废的城池给拿了下来,现在率部驻扎在虹县,跟赵密两个盯着宿州。 最近的传闻,是岳飞那边已经与金人在南阳交起了手,但结果如何,还没人知晓。 至于刘錡…… 蔡州挨着汝水,据说是汝州沿河送了大量援军过去,两淮诸将,只有刘信叔至今一无所获。 热呀! 刘邦和张俊几个就在颍河边上耍水,他们特地绕回了淮河南边、从另外一个方向渡了河,既是为了不打草惊蛇,也是为了等一等刘錡。 但没想到这位的动作也忒慢了些,这里距他确山只有四百里不到的路程,他却耽误了那么些时日。 他们所在的这个地方,离颍州还有一百五十里,说近不近,说远嘛……半天多的功夫而已。 王德父子三个像是三个泥鳅,在水中忽上忽下,三人都没个正形。 与之相比的皇帝陛下就要沉稳许多了,在这河里寻了一个树荫处,背靠着岸边上,差点睡死了过去。 舒服是舒服了,只是难为了张太尉体贴皇帝,连裤子也没穿,在岸上给皇帝赶着蚊子。 此番忠诚,实属少见。 仔细的打量着这个昔日的康王殿下,亲眼看着他从一个懦弱的年轻人,变成了现今这般杀伐果断的坚毅君主。 张俊瞅着河里自己的倒影,这才注意到,自己两鬓的头发都白了。 正想感叹几句,却听见皇帝嗫嚅了两声,也不知道是不是在说梦话,张太尉低声问道: “官家?” “种风回来了没?” 人人都没了消息,这小子去打探消息,去了他娘的整整七日了。 如今是死是活都不知道,颍州城里面有多少人、守将是谁也不知道,其余几个将领是个什么情况,他还是不知道。 像是一只无头的苍蝇,让习惯了打快仗的他非常的不舒服。 “还没有种指挥使的消息……要不您先回去?这里离霍丘不远,老臣在这儿盯着就是了。” “不回了。” 皇帝仍闭着眼,难得听见他没朝着自己说粗话,张太尉一时间还有些不太习惯,只觉得皇帝似乎兴致不太高的样子。 “再与朕说说那颍州的情况。” 他一直都是这样,只要心里头装了事儿,就很难把它给抛到一旁。 就算是暂时压下去了,也会在某个时候翻滚出来。 比如说今日,到了今日的这条河,他一下子就记起来了。 当年打英布的时候,这地方他好像来过。 在这儿待了没几天,就去宿县,也就是现在杨沂中他们盯着的宿州那里,被狗日的射了一箭。 虽然换了身子没了伤口,但一想起来,还是觉得隐隐作痛。 刚才睡着了,一下子就梦到了这些事儿,兴致能高那才有鬼。 张俊对那地方了解得也不深,但顺昌之战毕竟是南渡以来的第一大胜,诸将也不是没有复盘过。 粗略一点儿的,他倒是还可以说说。 “欧阳修当年知颍州的时候,说此地‘民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后来苏东坡知颍州,又说‘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再后来……” 刘邦终于睁开了眼睛,像看个傻子一样的看着张俊。 “你在说什么?” 张太尉一脸天真:“颍,颍州呀。” “你与老子说这些,怎么着?是想要老子夸你有才学吗?” “真他娘的不知道伱小子脑子里装的什么,那颍州再好,是现在咱们该关心的事儿吗?” “不是看你一把年纪了,老子真是……” 一边说着,皇帝作势就要一巴掌拍下去,吓得张太尉告罪连连。 不过见皇帝恢复了平日的模样,他反而要放心了些,正色道: “官家,颍州虽然比不上临安,但比寿州却是大上了不少,特别连年战乱,这里又是必争之地。” “当年是金人主动放弃了此地,才被我大宋所得,若是强攻的话……” 虽然他建议取颍州,但说实在的,打这儿要比打十个寿州、一百个寿州都难。 他之前想的也是,打颍州打不下来那还情有可原,谁也怪罪不了自己,但寿州打不下来,那就说不过去了。 “三千斤的闸门,塞门的刀车,瓮城……除了护城河之外,基本上守御的东西都有了。” “加上刘信叔去年又加盖了城楼、箭塔,咱们要攻,非得智取才行。” 攻城嘛,无非就那几样,现在就算是器具多了些,但也离不得万变不离其宗几个字。 水、土、火,三个中选其一。 水就不说了,想要让颍水改道,得跑到项城去开始挖,有那闲工夫,刘邦还不如直接去打开封。 土……囊土或者地道二选其一,囊土就是全军一人带点土,然后扔到城门面前,直接扔出个与城门同高的位置,大军便能够冲上城头。 囊土攻城的办法并不少见,只是目前不知道对面有多少人,万一到时候冲了上去,反而被人家给包了起来……当真就是自投罗网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