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几番兴废东封路 (第2/2页)
> 王旦幽幽一叹:“南人心思太活。” …… 刘纬的轻松惬意止于宅前,还没来得及下马,常长乐就拼命使眼色。 一道素白自宅内冲出,手中那杆长枪分外醒目。 “四娘?”刘纬狠狠一勒马缰,掉头就跑,一朵枪花在身后绽放。 “我们不是说好了,只能吓唬吓唬。”刘娇手忙脚乱的抱住李四娘,山茶夺过长枪扔在一边。 “谁让他跑的?”李四娘振振有词。 “又怎么了?也不怕街坊四邻笑话!”刘纬掩面绕道。 “还有脸说!快去看看你做的好事!”李四娘红了眼。 “有位小娘子登门,说……”常长乐上前附耳,吞吞吐吐道,“说有了郎君的骨rou……” 刘纬差点以为是盛氏登门,“不可能,去请厢公事所过来拿人。” 众人无不松了一大口气。 刘纬往西院兴师问罪:“说什么你们都信?” 刘娇放下心事,喜笑颜开:“可她写的一手好字,还是哥哥的宋体哦?看着也像是大家闺秀。” 洪澄、冯婉娘、崔兰珠全都迎了出来。 一道纤瘦而又孤单的身影在人群中盈盈万福:“见过少卿,民女这厢有礼了。” 刘纬两眼一眯,问:“小娘子受何人指使?” 女子屈膝不起:“少卿恕罪,民女妄言只为进宅,并无恶意。” 刘纬不想把事闹大:“待厢公事所来人,请小娘子复述一遍。” 女子又道:“民女与少卿有过一面之缘,那日仁和楼,少卿夸民女有状元之才。” 刘娇、李四娘异口同声:“萧十一郎。” “是萧十一娘。”刘纬不动声色,“那也得先去厢公事所把原委说清楚。”
“少卿既夸民女为状元之才,想必民女也有可用之处,何不礼贤下士?”萧十一娘道。 “不是不可以,请在厢公事所上门前说服我。”刘纬漫不经心的转过头训李四娘,“你自己说说,成何体统?动刀动枪?这么晚不回家,大人怎么想?” 李四娘强词夺理:“我还是很生气,你送我回去,不许提弄枪……” 萧十一娘的脸倒是先红了:“万官人之所以驻常州,是少卿剑有所指吧?民女力劝阿翁进京竞价,契丹后室不入瓮,萧家不下场,范雍、吕夷简这两位官人也是民女让阿翁厚颜相请,以防不测。纵观少卿平素行事,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此为孤臣之道,所以对三司使丁公谓亲而不近,舍朋、僚而重女眷……” 刘纬挥手打断:“为何应发解试?” 萧十一娘道:“民女与兄长为孪生子,因母亲难产去世,不受父亲待见,兄长体弱多病、又无声名,难觅佳偶。民女便以兄长之名夺得解元,讨来一纸婚约,二夺解元,助兄长成亲,三夺解元,为兄长立碑……” 刘纬道:“人死为大,既然令兄从未踏足考场,而小娘子以后不再应试,这事也就到此为止了,无须多虑。” 萧十一娘道:“民女应发解试一事,瞒不住有心人,近日不断有人索要公验查看。萧家抵京以来,叔伯兄弟人心浮动,少卿别籍异财提议一出,阿翁威信已大不如前。民女孑然一身,愿伏国法,但若连累乡亲、保人、同年、考官,不仅常州族人永出头之日,也会殃及玉牒清白。民女愿为奴为妾,请少卿施于援手。” 刘纬不置可否,扔出两份样刊命其校对、勘误,外加刘娇、刘慈、戴朝宗等人近一年来的功课批阅。 自李宅归来,是一个时辰之后的事。 洪澄、姜氏已主动担负起考校之责,话里话外都是可惜。 刘纬还是让厢公事所胥吏在刘宅为萧十一娘录了一份证词,并连夜送萧十一娘入住光教院。 九月二十日。 萧知可、萧札剌等人携王继忠家小近百人北上。 卫绍钦、刘纬改送伴使在京郊置宴。 耶律留宁寻了个人少的空档逮着刘纬问:“少卿意欲何为?” 刘纬大大咧咧的叫来王怀忠兄弟三人,揖道:“请上将军护得他们周全,我大宋使臣登门探望时,也请贵国给予方便。” 萧札剌、耶律谐里等人面面相觑,谁不是正准备去抢女真、高丽还账?谁不是把脑袋别在腰带上?这是请回去一群祖宗吗? 王怀忠兄弟三人再次伏地哀哭,捧起黄土,囫囵入腹。 在场官吏心有戚戚。 少年权臣的yin威已经殃及契丹,一言可决两朝兴废。 …… 十月初三。 司天监言:五星顺行同色。 于是有诏:改丹凤门为宣德门。 十月初四。 有司宿设天书仗位于宣德门门,昼漏未上三刻,奉天书出。 刘纬目送御辇远去,即兴赋诗两句:“山中无虎,群猴争霸”。 同为祥瑞的晏殊、邵焕正在接与不接之间犹豫,一黄门内侍飞奔来宣。 “陛下口谕,贰臣传不入时政记不得见报,邵焕、晏殊所学、所与游者,请少卿每日一检。” 是夜。 御辇驻跸含芳园行宫。 赵恒心绪不宁,问左右:“朕是不是漏了什么?” 张景宗讪讪笑道:“是刘纬,陛下可能觉得口谕无济于事。” 德妃刘氏、贤妃耶律氏、婕妤养氏无不莞尔。 赵恒侧目:“不到一日,他又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 张景宗汗流浃背:“有司急奏,刘纬携殿下入住京畿田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