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七章 老段子新说 (第2/3页)
哈哈哈······ 栾芸博抓了一个现卦,引得观众发出阵阵笑声,大家都知道,当年巩汉林的成名作就是跟着东北小品王赵老蔫儿合作的《十三香》,里面那段卖十三香的唱词,让他名声大噪。 萧飞不受干扰,接着又换成了另外一种叫卖:“蜜来哎……冰糖……葫芦哎……” “卖糖葫芦的也来了。” “包才,好白我地面,尝点儿包,闹点儿包,尝尝包儿的馅儿了啊。” “这是个大教卖包子的。” 紧接着萧飞又是一捂耳朵,嗓子里直接发出小孩子的童子音儿:“新出屉儿的来,热包儿热的咧……发面包儿又热咧。” “嘿!来的还真全,贵教清真卖包子的也来了!” 连番的叫卖吆喝,观众听着也是大为过瘾,之前《学叫卖》这段相声,德芸社只有郭德强说的最好,对嗓子,还有模仿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 何芸金好唱,但是受限于先天条件,一些吆喝里面的高腔儿他拿不住,学出来也失了味道。 萧飞现在这一大套吆喝,每一种都模仿得惟妙惟肖,最要紧的还是嗓子好,一声出去,门口卖馄饨的都听得清清楚楚。 上场门边上,侯三爷听着也是连连点头,对着站在旁边的于清不住的称赞:“小飞这孩子嗓子是真好,劲头、尺寸、火候……太棒了!” 于清听着心里也高兴,不过嘴上还是得替萧飞谦虚着:“干爹,以后还得指望您多提点,孩子还小,且有的学呢!” 唉…… 这一声叹息,闷在了郭德强的心里,说不出的羡慕,自己的徒弟跟着萧飞一起登台,虽说是初学乍练,再加上第一次登台,能不犯大错,四平八稳的把活给捧下来就是万幸。 可无奈萧飞实在是太出色了,让他看着就不禁眼热。 舞台上,这段表演也进入了尾声,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四十分钟,原本二十分钟左右的段子,愣是被萧飞给拉长了近两倍。 前段时间,郭德强和于清也曾在台上演过这一段,观众们还有印象,明显感觉到,萧飞在这个段子里加了不少新东西,但是却没有谁觉得拖沓。 “傻子哪会唱戏啊,这会儿戏班老板也不管那么些了,主顾花钱单点,非要听这一段,赶紧招呼人给傻子扮上了。” “这不赶鸭子上架嘛!” “旁边做买做卖的一听,怎么着,麻老旦家的少老板今个要登台唱《滑油山》,多少年都没听过这一出了,连买卖也不做了,挑着挑,担着担,全都过来了,把戏台子围的是水泄不通!” “这下可算完了!” “傻子都哆嗦成一团了。” “吓的!” “他不会啊,这时候可怎么办,前面锣鼓点一响,这边就得上台,哒哒呔!” “怎么办呢?” “傻子这会儿也说实话了,那什么,我不会。” “不会!” “戏班老板一听,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什么玩意儿,不会,你早干什么去了,这会儿说不会了,不会也不行,叫过来俩人,抄着傻子两条胳膊,我去你的吧!” 萧飞作势往前一推。 “给扔出去啦!” “拉弦的一看,呦呵,少老板上来了,打家伙吧!” “那是自己上来的吗?” “锣鼓点一响,这个时候就得唱,想当年京城有一位唱老旦的名角龚云普,您诸位都知道吗?唱这一段最好。” “诶!您给学学怎么样,学学龚先生的滑油山。” “好……” 今天来的观众基本上全都听过萧飞的唱,知道他嗓子好,唱腔也棒,逮着机会,哪能错过了。 纷纷鼓掌叫好的,要让萧飞唱一段。 “得嘞,那我给您学学龚云普先生的滑油山,好与不好的,您诸位多担待,二黄导板,这里有一过门。” 学唱这一段台本上也有,不过只是简单的唱两句,毕竟老先生们也不是人人都嗓子透亮,在台上能拿得住。 萧飞拿嘴学着锣鼓音儿,随后稍稍酝酿了一下,一开口,直接把侯三爷都给惊着了。 “黑暗暗雾沉沉冥途照晃,阴惨惨来到了这天地无光。” 随后是慢板。 “老身今年五十岁,才知道四十九做事不良 ,悔不该在阳间打僧骂道,悔不该将荤油献与佛堂,悔不该在佛前将斋开放,悔不该将白骨花园埋藏。我只说阴曹府无有报应,有谁知我到阴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