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那是要折寿的 (第3/4页)
是家里家长里短。张总的家庭都是体面人,不会有我这种烦恼。我没想到有这么明显,被你一眼就看穿了。” 张文远没有接着这个话题继续谈下去,只是苦笑道:“人人都有这种劫难,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你以为像我们那种家庭就好像什么问题都没有,其实是你不知道而已。” 他叹息声,“其实所有的家庭都一样,人少的话还好,但是人多了吗,总能遇到一些利益分配不均的关系。只要是人,就会有矛盾,人多了,矛盾就会分为几类。 而人呢,又会因为矛盾的不同,站在不同的立场。时间久了,大家虽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甚至还有些联系,可心底里,那已经没有多少情感,彼此都只是利益的羁绊而已。” 王孝对这个法也很理解,点点头。 “不了,就像你的,家里总是或多或少有这种问题,既然你这种家庭都避免不了,我自然也会深陷其郑” “嗯,慢慢就好了。” “砖瓦厂的进展怎么样?” “已经到了关键阶段,现在的问题是,你们清泉镇的领导胃口比较重,价格还没谈拢,我们原来不是计划大概三五十万拿下来吧,现在根据几轮讨论,他们至少要六十万,似乎没有多少下降的空间了。” “六十万啊?” 王孝心里盘算着砖瓦厂的营业利润。 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 觉得其实也差不多,他没办法告诉张文远未来这个砖瓦厂将日进斗金,拉砖的队伍能排几公里的队伍才能拉到砖。 六十万,要赚回来其实很简单了。 这个砖瓦厂,从八六年开始,一直快到两千年了,还是镇上纳税最大的单位,由此可见效益到底有多好。 若不是他没有管理企业的能力和精力,他自己都想干这个事情了。 “老王?” 张文远不懂王孝怎么突然沉默了。 “六十万,你能拿得出来吗?” “啊……拿是没问题的,没有现金我还可以贷,主要是……你觉得,那个破厂子,真的能值六十万嘛?” “我觉得值。” “为什么,你能否给我个我能信服的理由。厂子我进去看过,也就是一些老旧的机器,一些设施而已,这些东西现在重新建设一套,应该也用不了六十万元吧。” “嗯,用不到,但我还是觉得他值。” 张文远笑了。 “我听你怎么。” 王孝想了想,还是没有太夸张的话。 “首先你要理解,独家生意和竞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这个我当然懂。” “懂就好啊,所以我们看重的并不是这家砖瓦厂到底底子怎么样,而是它是我们清泉镇唯一的一家砖瓦厂。而砖瓦这种东西,本来就沉重,若是从外地运送,成本会很高,价格也会增加。所以,人们的习惯都是从本地直接购买,这个情况你知道吧。” “这个我理解,如果从外地买砖,可能砖便宜,但是运费算进去,却头比身子还重了。” “那就是了,所以,只要买下这个厂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厂子就属于我们清泉镇唯一存在,那人们要用砖瓦,岂不是都要来这里买。” “这倒是,但既然我们可以占这一份,为什么就不会出现第二家呢?假如生意不错,人家完全可以再建一座砖瓦厂。”
“想什么呢,并不会出现这种可能。” “为啥?”张文远觉得自己和王孝话,有时候完全跟不上他的节奏,就好像他是前辈,自己这个大老板才是个初学者。 可自己明明都是身价数百万的富豪,而面前这个人,真实的身份,只是一个普通的护林员啊。 “因为没有再建立起来的市场,也没现实条件。” “快细细来。” “张总你想想,砖瓦厂这种东西,和普通的饭馆还不同。饭馆是人们日常消费的地方,所以不断有人进来,有人出去,只要你做的好,总能生存下来,这就是因为饭馆拥有很大的市场。 但砖瓦厂,需要砖瓦的人就那么点,一家砖瓦厂还能赚到钱,可再建立一座呢,那两座砖瓦厂就形成竞争关系对吧,他们怎么能保证就一定会竞争过我们,毕竟等他们建立起来时,如果我们做的不错,名气就已经打出去了。” “这到是有道理,有那么点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 “嗯,也可以这么比喻,山上的食物就这么多,同时有两只老虎,食物就会被快速消耗,最后没有食物吃,两只老虎都会被饿死。” “这就是恶性竞争嘛?” “这还不能叫恶性竞争,这其实也是良性的,只不过是市场太,体量不够同时容纳两个以上的竞争对手。” “嗯,你接着。” “除了市场不允许外,地理环境也同样不允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