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谋生1984_235:不涨价,反而降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5:不涨价,反而降价 (第2/3页)

文远摆摆手,他被王孝的话给搞得有些懵逼了。

    一时间还真没反应过来。

    “不急,你慢慢思考。”

    王孝澹澹笑了笑。

    给张文远足够的时间。

    这种观念确实有点太超前,不是短时间内理解的范畴,就看张文远到底有多少智慧。

    “你想的时候顺便拓展一下。当我们老百姓变得有钱了,那是不是需求量就变的多而复杂了。就比如,我们现在穿衣服和鞋子,都是款式非常简单,可是不是全国人民都这么简单呢,并不是啊。南方很多工厂做出来的东西,比我们这边卖的好看多了。

    那我们延伸下想象,既然那边生产效率高,生产的东西又好用,是不是那边生产量就要提升?提升生产量用什么,当然是需要人啊。

    你别看现在我们这边人去南方打工的还不算多,但过几年,那可是成群结队南下打工。为啥呢,因为那边工资高啊。种地能种出多少钱呢,可能辛苦一年的收益,还不如在南方打一个月工呢。

    再继续想,既然人都去了那边,是不是也需要居住,那又同样回到原来的道理了,他是不是还是需要居住……”

    王孝又是一连串的推演,张文远有前面的打底,这回总算听得清楚明白。

    “我知道了,你的意思是,人口从农村到城市,是一种必然趋势堵对不对?”

    “嗯,就是这个道理。看国外经济体发展,不都是这个节奏嘛。除了人们需求变迁,还在意城市才能将更多的资源全部集中在一起,所以更容易高效率完成工作。

    另外,按照我们对产业进化的总结,所有的文明都会沿着农业向工业逐渐发展的轨迹前行,所以在将来几十年里,我们一定也要走向这条路线。这是必然趋势,没有人能阻碍。”

    “所以,你给我这么多,是不是想告诉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城市建设是所有工作重中之重,我们要在这个大的浪潮里分一杯羹,那就要摸准这个脉搏对不?”

    “对。”

    王孝欣慰地竖起大拇指,张文远果然很聪明,一点就透。

    “那你不是还要告诉我,我具体该怎么做呢?”

    “具体可以慢慢研究,我只能我的想法,”王孝略一沉思,娓娓道来。

    “首先,肯定是城市建设和布局。具体来,也就是城市建筑和道路的建设问题。房子高是为了让跟多人都住进来,而道路宽,则是为了让车子都能跑起来,加快城市运转速度,让人和人之间的沟通也变得高效起来。

    其次呢,肯定是所有道路的全盘升级。好的城市就像一个个珠子,路就像是串珠子的线。即使再好的珠子,没有线串起来,那肯定也没有意义。

    就像我们庆城,每次要出去都要经过六盘山,但你看看那个山,多难走啊。不仅是人经过时很危险,而且各种货物更是拉不动,稍微大点的货车,根本走不了山,那你还怎么发展。

    还有我们现在走的很多省道,国道,也太窄了啊,两个车迎面碰到一起,就急忙无法完成会车。彼此要耽搁许久,你想想,就这种状态,还怎么发展我们本地的经济呢。别人东西进不来,我们的东西出不去,必然会限制发展。

    总之,我之所以让你好好发展工程公司,就是我预测,将来我们会迎来长达很多年的基础建设浪潮,在这个浪潮来临之前,第一个浪花的人,才能被浪送到很高的地方。

    我们源头上生产砖和预制材料,并且还组织施工队伍亲自参加,那样,我们就不用纠结砖瓦厂的东西卖给谁,只要我们保证施工质量,必然会有很多生意上门……”

    王孝一口气了很多,道这里,他停下来沉思片刻,澹澹地:“将来很长时代,房屋建设这种事将成为经济建设的重要路线。我们一生能遇到的机会不多,就看看你能不能抓的住。”

    他的带劲,张文远听的认真。

    两个人都是聪明人,又彼此都有绝对的信任,所以沟通的成本很低,效率很高。

    张文远不会想着王孝有其他目的,而王孝也不遮遮掩掩。

    他算是提前扇动了蝴蝶翅膀,让张文远的心湖泛起涟漪。

    “老王,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那你看,我们当下要从那个地方入手?我觉得你的的非常准确,将来可能真的会走向这样的道路,但据我所知,上面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打算,至少没有听到啥风声。”

    “未来的事情,未来想,我们目前并不是无事可做,”王孝收回目光,笑道:“当前我们能做的事情很多啊。你想想,这次洪灾导致很多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肯定要重新建设是不是?那我们的机会不就来了嘛?”

    “这个我已经想到了,砖瓦包括预支材料现在都供不应求,所以我考虑适当提升下价格,趁机就可以多赚一些。前期我们投入那么多,不趁着这样的机会赚回来,下次可能就没有这种机会了。”

    “不不不。”

    王孝连连摇头,“这样想是不对的,我们不能这样做。”

    “为什么,生意不就是这个样子嘛,我们卖东西,需要的人呢买,既然我们的东西质量没有问题,那肯定要根据市场调整啊,”张文远不解地反问声,又:“再了,我也不准备抬高多少,只是稍微涨点价格而已。”

    “从客观来,现在人们受灾,日子本来就难过,趁机提升建设材料的价格,有点坐地起价,发灾难财的意思,我一直不喜欢做这种事情。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靠吃这种馒头发起的家,我觉得并没多少意思,我们不应该赚这样的带着血汗的钱。”

    “这……”张文远愣了愣。

    “当然,于私来,我觉得我们要眼光放长远,格局适当大一些。非但不该涨价,而且还应该讲价,给出一个优惠价格……”

    “还降价,那还有利润嘛?”张文远觉得匪夷所思。

    “呵呵,当然不是普通的降价,你不是生意人嘛,就该知道,所有的降价起来是让利,但实际上不过是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对不?”

    “话是这么……”

    “那就是了,所以并不是降价不可取,而是看怎么样降价才能让我们最终非但没有吃亏,反而有很大获益是不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