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谋生1984_235:不涨价,反而降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35:不涨价,反而降价 (第3/3页)

?”

    张文远颔首,“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具体要怎么做呢?”

    “既然你同意这个方向,那就是具体的方法。据我知,这次灾难之后,政府是铁心要去除地坑院这种居住模式,甚至对搬上来的人要进行一定补助。那既然是这样,明这是个政府性质的福利对吧?”

    “对呀,这个消息我听了,这次全市据有十几万人受灾,需要搬迁的人有好几千户,算下来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那这个时候,我们的机会不就来了嘛。”

    “?”

    “这样,你不是和他们日常也有联系嘛,你可以以响应政府号召的名义,将你的砖瓦和预制材料降价一定的幅度,让政府作为补贴发放到灾民们。

    本来,灾民拿到补助,也要购买建筑材料,但用补助买的材料肯定没有补贴的多。这样下来,是不是你卖出了东西,政府的福利变得更实际,也更大,而老百姓们也获利了?”

    张文远想了想,苦笑道:“这样也不对,是政府和灾民们都获利了,我的东西降价,不是吃亏了嘛?”

    “并没樱”

    王孝澹澹一笑,“利润这东西,本来就是单价和销售数量的乘积,虽然你东西降价了,可是你卖的多了啊,所以利润并没有降低,并且……”他轻笑着,像个运筹帷幄的军师,

    “并且,因为你参与了这个活动,那是不是相当于就占据了市场。经过这次活动,人们若是需求这样,肯定就会直接想着你们对吧,那也就斩断了其他人进来的可能性,还迎…”

    “还有啊?”

    “当然还有,我想的哪条计策,不至少是一石二鸟?”王孝反问到。

    “是是是,您请?”

    “哈哈,我们不是组织了施工队伍嘛,刚好可以在这种环境里锻炼锻炼,让他们更具有战斗力,并且创出名气。等到将来我们响应政府号召,准备参与城市建设时,也能想到我们是不是?

    你看看这不就是一箭双凋嘛,我们要想搭上时代发展的顺风车,肯定不能等到机会来了才去准备,那别人也能做吧,我们又如何能取得绝对的先机。”

    张文远怔怔地盯着王孝。

    心想,这个人,真的是个普通人嘛。

    他怎么就这么多想法呢。

    即使自己,都很难直接生出这么多思维,但在他脑子里,就仿佛是自然而然诞生了。

    更可怕的是,自己现在对王孝的各种事情已经不再怀疑,而是基本上全盘认可和接受。

    事实也正证明了,只要是王孝提出的建议,必然会赚到钱,而且还是很多钱。

    看来,要跟他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呢。

    道阻且长。

    .

    这次灾难袭击,给岳母秦晓玲带来一些影响,但是不多。

    主要是他们家里从来没有住过地坑院,一直在平地上。

    地坑院一般是大家族才会出现,李万福是从外地逃难来的,所以在李家村并没与什么家族,就这个姓氏,也只是巧合了李家村。

    所以,他们家是在平地上建的院子。

    这次暴雨,他们家西面的院子也被冲垮了。

    他们的西面就是大片的田地,水从西面过来时,基本没有什么能阻拦,而院墙又是土建,所以没有撑住,也被冲垮了。

    幸阅是,前段时间王孝刚好给他们新建三间砖瓦的房子。

    所以尽管院墙塌了,可房间却完好无损,只是里面进了些水,清理出去就好。

    不像村里有些人家,即使是在平地上,但因为房子的土建的,也被冲塌,还伤了一些人。

    灾难过后,李家人暗暗庆幸之余,对王孝的感激更深几分。

    李雅枚和李冠红两个孩子自不必。

    李冠林和妻子也都十分感谢。

    他们两口子心眼到不是很坏,就是有点抠搜,如果现在日子过的好了,其实也就好一些了。

    众人中最开心的自然还是秦晓玲和李万福老两口。

    之前他们的女儿嫁给王孝可没少在村里被人。

    几乎人人都在谈他们将女儿白送人,或者是送到火坑里。

    他们当时也是承受很大压力。

    想着只要女儿能过的幸福,别人就呗。

    谁能拦得住别人话不是。

    心里不舒服,忍忍就过去了。

    可万万没想到啊,这女婿就突然变得开窍了,厉害了。

    一件件事,无一不显示他的能力之强,并且在变强之后,并么有忘记老两口,给他们建房子,给他们养羊,还他们儿子找媳妇,这样的好事情,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现在他们两口子已经彻底翻身,成为村子里人们羡慕的对象。

    看着他们家日子过的红红火火,每都有送羊奶的车子往返市里,可把有些心眼的人嫉妒死了。

    人活一张脸嘛。

    就算再不争不抢,但谁还不希望自己的脸上有光呢。

    王孝在岳母家吃完饭,饭上给两口子,既然院子塌了,那就直接掀倒重新建成砖墙吧。

    顺便多建几间房子,不然过年亲戚来了,都没地方居住。

    两口子答应了,但拒绝王孝给他们钱,是现在养羊的钱足够花销,根本就花不完呢。

    基本上每都要进账一百大几十元,完全顶得上以前家里所有人一整个月的收入。

    这也让他们这些老实人明白,人要勤劳吃苦,但若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就永远不可能真正翻身,过上好日子。

    生活的态度也就随之转变了。

    上次王孝和李冠平与米青在地毯上聊了鲜奶店后续发展的事情,进展不是很好。

    主要还是人们不怎么相信这种新出现的东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