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44章 吃米线 (第1/3页)
丁秋楠被两小只羞得脸红彤彤的,连忙松开了李东来。 气得李东来走过去,将两小只举高高,刚举起来就觉得不对劲。 “秋楠,卫东怎么好像重了许多。” “咦,卫国也重了不少。” 李东来将两个孩子放下,上下打量一番,两个孩子的小胳膊小腿都好像比他离开京城之前粗了不少。 特别是卫国,胳膊上隐约能看到肌rou的痕迹。 李东来心中大喜。 李家在四合院乃至京城的日子,都算得上是一流,家里从来不缺粮食,白面馒头也能可劲的吃。 但是。 两个孩子的吃饭却不香,有时候甚至比不上傻柱的女儿何花。 吃得少,身体自然就不强壮。 李东来身为医生,当然清楚饭量这种事情,是先天决定的。 而且,孩子瘦一些,并不等于不健康。 但是作为父亲,谁不想自家的孩子,长成壮实的小老虎。 为此,他想了不少办法,什么山楂丸,驱虫药...全都用了,甚至还动用了赤脚医生系统,却一无所获。 怎么这才离开京城半个多月,两个孩子就能长胖五六斤呢! 丁秋楠看出李东来的疑惑,抿着嘴笑着解释道:“他们两个现在每天跟刘大队一块锻炼身体,说是将来也要像小妹一样,进到部队里,保家卫国。” “我本来以为他们是闹着玩的,谁承想,锻炼了几天,他们的饭量嗷嗷的增长,吃得多了,身体自然就壮实了。” 好家伙,跟着刘大队训练....李东来跟刘大队算是老朋友了,很清楚这人就是个铁面无私的家伙,就算是卫东和卫国是小孩子,他也不会高抬贵手。 能够坚持下来,足见这两个孩子,还是很有恒心的。 李东来揉揉他们的脑袋,以示鼓励:“将来想进部队,那是好事,不过文化课也不能落下,等你们长大了,战争形势必然会发生变化,要是没有文化,也没办法进部队。” “知道了,爹!”两个孩子听说李东来不介意他们进部队,都感到很兴奋。 这时候,丁秋楠也将自行车上的东西,都拿了进来。 看着过桥米线,丁秋楠也感到很疑惑:“东来哥,这红薯粉,咋是白色的。” 李东来嘿嘿一笑,坐下来,边喝茶边解释道:“这是过桥米线,据说在前朝,有个秀才每天都要去一座小岛上读书,他的娘子要走过一条长长的桥,给他送饭,每次饭菜送到之后就凉了。为了让相公吃到温暖的饭菜,秀才娘子就在鸡汤上覆盖上厚厚的鸡油。 那层鸡油有如锅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 这种吃食传开之后,人们就将其叫做过桥米线。 你说,他们之间的感情,是不是很伟大?” 丁秋楠听完,皱着眉头思索半天,突然问道:“秀才为什么不回家吃饭,一定要他娘子送饭呢?” 好家伙,果然是理科女生,思路就是清奇。 “那时秀才忙着读书。”李东来解释。 “中午也读书吗?私塾的先生,中午也不吃饭吗?”丁秋楠追问。 “......”李 东来沉默片刻,叹口气道:“那是因为百科是虾鸡霸编的....不说这些了,我在那边跟大厨学了手艺,今天晚上就跟你做过桥米线。” 果然。 美食的威力是无比巨大的。 听到有好吃的,丁秋楠也放弃了追根究底。 过桥米线味道绝佳,制作流程却复杂。 先要将老母鸡取出内脏洗净,将鸡油取出。 鸡rou剁成小块,放入黑铁锅中爆炒,然后再放入清水,用煤火慢慢熬煮成浓鸡汤。 同时,米线要加入热水浸泡,等到泡软之后,才能放入沸腾的开水中。 一切准备就绪,就是调制配料了。 配料的好坏,决定了过桥米线的味道了。 李东来使用的胖厨师的家传配方。 将豌豆尖、韭菜,芫荽、小葱、生姜和豆腐皮,全都切碎,然后洒上盐花花腌制。 两个小时后,鸡汤出锅,米线也襦烂了,盛入碗中,洒上配料。 那味道,简直是绝了! 只是闻两下,就忍不住吞咽口水。 卫东和卫国早早的端桌子在桌子前,等着李东来给他们分米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