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4章 吃米线 (第2/3页)
/br> 李东来拿起筷子将放入配料的米线,分别倒入他们碗中。 然后找来一只大海碗,跟丁秋楠共同分吃一碗米线。 屋内的充满了幸福的气氛。 这年代的屋子密封性大多不好,奇异的香味顺着门缝溜了出去,瞬间弥漫了整个四合院。 中院傻柱家。 傻柱正在吃猪大肠,闻到这味道,连忙咬断大肠,站在门口往后院瞧去。 于菊花正在跟何花一起吃饭,看到他这样子,好奇的问道:“傻柱,怎么了?” “这香味....简直绝了!咱们大院里谁有这么好的手艺?”傻柱瞪大眼说道。 作为一个厨子,最基本的功夫就是能够品尝出或者是闻出一道菜肴的味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过桥米线的味道香而不腻,隐约还有些清新的味道,明显是一道佳肴。 于菊花放下筷子,想了一下说道:“刚才我在水龙头那里接水,碰到了秋楠嫂子,据她说东来兄弟回来了,东来兄弟的手艺现在也不次于你了。” 这年代物资匮乏,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不高。 谁要是大口吃rou,大口喝酒,要不了几天,就会被街道办请去。 街道办得仔细盘问他买rou的钱和买rou的rou票,是哪里来的。 在四合院里,能够正大光明吃rou,熬鸡汤的也只有李东来了。 李东来是实验室主任,享受特别补贴,每个月工资两百多块钱,而丁秋楠现在是医院的主任,每个月也能拿到一百多块钱。 李家一个月仅仅是工资,就能拿到三百多块钱,就算是天天吃rou,也能够吃得起。 “不对,这道菜肴已经不是手艺好坏的问题了,而是菜肴本身就是极品,不行,我得去李家瞅瞅。” 一个厨师面对一道佳肴,要是不去探根究底的话,心里痒得就像是有一只小猫在不停抓挠一样。 傻柱披上衣服,大步冲出了屋子。 贾家。 今天贾家的晚饭是棒子面粥,没有配菜。倒不是贾家吃不起好东西。 这阵子,棒梗和黄艳玲跟着阎解成没少在鸽市上挣钱。 贾张氏以前因为条件有限,每天只能吃早晚各吃一粒止疼片,现在每天能吃六片。 贾家不说天天吃rou了,隔三差五吃顿rou,总是没问题的。 问题的关键是。 贾家屋里还有一个人,那就是赵家庄的赵有才。 赵有才因为临时工的名额的事情,被棒梗骗了一百多块钱的rou,他自然不甘心,就孤身来到京城,在四合院外等到了棒梗。 棒梗因为害怕事情露馅,赵有才要讨还那一百多块钱的猪rou,所以就坚称自己是杨厂长的干侄子。 赵有才半信半疑,因为害怕回到赵家庄后被乡亲们追债,同时也为了督查棒梗赶紧将临时工的名额办下来,所以就在贾家住了下来。 贾家原本是两间屋,后来棒梗结婚,因为没地方住,就隔成了三间。 棒梗和黄艳玲睡一间,贾张氏和秦淮茹睡一间,小当和小槐花两个姑娘睡一间。 压根就没有地方让赵有才住。 赵有才是庄稼人,农忙的时候,连坟头都睡过,自然不会那么讲究。 他就找来一床席子,在贾家的堂屋里打起了地铺。 白天在大院和京城里转悠,到了饭点,准时回贾家吃饭,日子过得好不快活。 见赵有才乐不思蜀,秦淮茹和急坏了。 这么一个老汉子,住在自己家算是怎么回事? 她曾数次想让棒梗将赵有才撵走,可是棒梗生怕赵有才发现被欺骗后,去告他,所以并没有答应。 没办法,秦淮茹只能使用自己的办法,那就是削减伙食。 每天每顿都是棒子面粥,想着赵有才吃不习惯,就会自己离开。 可是秦淮茹忘了一点。 赵有才是赵家庄的村长,也是穷苦出身,以前没有粮食的时候,连树皮都能啃吃,棒子面粥对他来说就是美味。 事情就这么僵持了下来。 “哎呀,今天的棒子面粥,好像更稀了。”赵有才压根不顾贾家众人的白眼,叹口气后,端起搪瓷碗大口吃了起来。 吃饭时发出的那种呼呼啦啦的声响,引得小当和小槐花频频撇嘴。 黄艳玲甚至还小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