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成果鉴定 (第3/3页)
楼门前的人群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次专家组队伍里倒上吸取教训,没让辛晓松站在前面。黄教授和气的与倪光南握着手,互相续了两句场面话,一时气氛倒也算是和谐。 胡文海和倪光南站在一起,最后将专家组让进了实验楼。专家组和通信所的人站在一起,浩浩荡荡的向里面走了进去。 成果鉴定一般有三个程序,首先是对成果进行检验,看是否符合申报的要求。其次是对成果归属进行判断,开发人员必须提供充足的原始材料。最后是答疑,开发人员要负责对鉴定委员会的质疑进行回答。 在鉴定程序中,鉴定委员会的权力是非常大的。原则上来说,鉴定委员会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干扰,可以要求开发人员提供任何技术相关的资料和数据——即使是商业机密,也不是可以不提供的理由。可以对技术的任何一点进行质疑,质疑的问题开发人员要尽自己的能力进行回答。并且在鉴定过程中,鉴定委员们可以充分的发表个人意见,没有人能够对他们的发言进行干涉。鉴定委员会甚至可以在鉴定受到干扰的情况下,提出终止鉴定的要求。 当然,既然有这么大的权力,肯定就有相应的义务。委员们的义务说来就是两个,一个是保密,鉴定中的任何内容不得向任何人进行透露。第二,则是要出具科学鉴定证书,并且要对鉴定成果负责。 这两条义务,是鉴定人员无论如何也不能跨过的底线。这不仅是学术声誉的问题,甚至将会是造成刑事案件的可能。 既然开始了成果鉴定,那么第一步自然是要确定新科科学院的程控交换机技术确实拥有申报的性能——也就是万门电话处理能力。 “这就是我们的通信实验室了,各位专家请看,这就是我们开发的新科01型万门程控交换机。” 倪光南走到实验室的中央,骄傲的指着自己手边的一个巨大的机柜。 这是六个分成两排排列的机柜,机柜里面是指示灯不断闪烁的一排十个机盒。光看这个外观,就让在场的不少人发出了疑问的声音。 “这和国外的程控交换机结构不太一样啊!” “当然不一样,因为我们采用的技术是不同的。”张行难作为通信所的所长,此时连忙站了出来。 “不一样的技术?难道不是仿制的?” 八十年代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数字程控交换机,和未来网络时代使用的网络交换机,在细节上确实有所不同。 当然,从本质上来说,它们都是一套信号传输的集成系统。网络交换机的中心机房机柜里,存放的是网络交换机阵列。而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机柜上,插入的则是电话线路配置电路板。 但问题是,三十年后,一部万门电话的机柜也许只比一台笔记本大不了多少。但八十年代要承担万门电话的通信,交换机就不可能做的那么小、那么薄了。 一部网络交换机,以新科科学院的技术水平,也只能做到未来一台家庭影院DVD播放机的大小。 而数字程控交换机的配置电路板,使用的都是专用IC和专门设计,这让它可以做的比较紧凑。一块电路板,可以只负责一百门电话的数据传输工作,万门交换机就是把一百块这种配置电路板进行系统集成。这样看起来,裸露在外的电路板,当然就比什么都看不到的机盒要完全不同了。 但即使使用专用IC和裸露电路板,一部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块头,却还是比网络交换机要大的多得多了。 “这位,是张所长吧?”郝所长摸着下巴,若有所思的问道:“你们为什么使用了机盒,而不是电路板?机盒内部,是不是与国外程控交换机的结构是类似的?” 张行难咽了口唾沫,有些紧张的解释道:“我们的程控交换机,使用的是IP网络电话技术,而不是单纯的数字程控技术。和国外的程控交换机相比,它的缺点是只能以IP网络的方式进行数字信号的传输。它不能处理传统的模拟电话信息,必须进行数模转换才行。但它的优点也相当明显,因为不用考虑多种情况,它只要为数字信号传输考虑,所以系统的复杂程度就极大的降低了,因此它的体积也要比数字程控交换机要小。” “IP网络?”专家组里不少人面面相觑,不明白他究竟在说些什么。 “是我们胡总在美国收购了思科公司得到的技术,一种计算机数据通信协议。”张行难说到技术问题,倒是语气流利了起来:“TCP/IP协议构建的网络,能够在不同设备和不同cao作系统之间,只要遵守这种协议就能进行数据通信。” 胡文海当然没有这么容易拿到IP电话技术,如今的TCP/IP协议,甚至还是受到美国军方保护的机密情报。军用阿帕网从1983年开始使用这种协议,到1986年才开始向仅有的几所大学开放这个计算机网络。思科公司有是有这种协议的技术,但却并不可能向他公开。但区区一个TCP/IP协议又怎么能难得住胡文海,重新再写一个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当然,如果这个事情被美国人知道了——额米豆腐,莱昂纳德夫妇恐怕又要成为背锅侠了。 张行难接着说道:“在用户端采用数字电话,将模拟信号转成数字信号,我们的交换机就能够减轻极大的负担。不再需要交换机内部搭建链通线路进行通信,而是通过封包进行信息交流。这样做的好处很多,诸如抗干扰、保密、多路链通,信带利用率高等。而且由于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减少了专用IC的使用数量,在通用平台上应用的芯片可以尽可能的扩大采购规模,因此它的成本也极大的降低了……” 就在在场众多专家随着张行难的话陷入沉思的时候,站在一旁原本皱眉深思的辛晓松,却突然眼睛一亮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