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京人_第一百九十三话 折戟村西头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三话 折戟村西头儿 (第1/2页)

    经过刘家兄弟和朱支书的正面交锋,村儿里果然消停了两天,金牙男和手下的人暂时没有出现。

    老刘也没闲着,在家抱着手机说说道道了一个下午,然后心满意足的回到自己家里,倒头就睡。

    叔伯兄弟不知道大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是要从北京搬救兵么,怎么打了几个电话就呼呼睡上大觉了呢。

    “哥,你咋就恁踏实哩?要是明儿个村里接着强征,咱兄弟是动手反抗还是陪你一块睡大觉啊?”

    老刘嘴角露出一丝狡黠的微笑,也不回答,翻个身继续睡去。

    第三天,金牙男的路虎车再次出现在了村西头儿。

    这一次,路虎车重新装上了玻璃,面包车却从两辆变成了四辆,人手从七八个增加到了十几个,阵势有增无减,拆迁气势磅礴。

    朱支书没有出现,也许在哪个角落暗中窥视和监督着。

    而倔强的陈老头的武器这次也有所升级,看着自家院子被越来越多的人包围,陈老头再次登上房顶,而手里拿的不再是砖头,而是几个汽油瓶,和一个打火机。

    有个叔伯兄弟从村西头儿路过,见此情景,马上跑来诶老刘报信儿。

    老刘独自在家,煮了点面条,配着西红柿鸡蛋的卤子,正吃得津津有味儿,忽见兄弟闯进来,说陈老头儿拿着汽油瓶准备拼命,老刘放下碗筷就冲了出去。栢镀意下嘿眼哥关看嘴心章节

    老刘一口气儿跑到村西头儿,身后几个叔伯兄弟也陆续赶到。

    由于正吃饭,突然一阵疾跑,老刘的胃感觉有些剧痛,差点跑岔了气儿,连呼带喘。

    陈老头院子外站着一群年轻后生,嚣张气焰较日前更盛。

    老刘一众兄弟横眉冷对的分开年轻后生,来到院子里。

    “大爷!恁这是要干啥啊,和这些玩意儿拼命值当不值当啊!?”

    老刘冲房顶大喊。

    陈老头右手握着一个汽油瓶,目光坚定,表情严峻,满脸的皱纹深刻沧桑,大义凛然。

    “长根啊,这些娃儿太混账了,他们不叫俺活,俺就是死了也要拉几个陪葬!你走远点儿,俺怕一会儿误伤了你……”

    陈老头说着,左手的打火机就打着了火,院外的年轻后生赶忙纷纷后撤了五米开外,指指点点,破口大骂。

    “老家伙!作死啊你……”

    “有本事你下来,看不把你那身老骨头给你拆了……”

    老刘的几个兄弟回过身,也纷纷拉起架势,做出了几个经典的武术造型,有点儿少林十八铜人阵的意思,横在院子当中。

    金牙男这次长了记性,远远的站在陆虎车边张望,没有直接与老刘等人接触。

    老刘连声劝阻陈老头,可陈老头的情绪越来越激动,高喊着,跺着脚,手中的打火机随时都有可能点燃右手的汽油瓶。

    屋顶上激动地陈老头,院子里严阵以待的刘家兄弟,还有院外叫嚣的年轻后生,眼看着一场惨烈的冲突在所难免。

    突然,远处传来几声汽车的鸣笛声,紧接着,就是几声清脆的急刹车,随即哗啦哗啦车门开启的声响,紧接着又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让开!让我们进去!”

    有人用标准的普通话说到。

    “恁都是干啥的啊!?”

    几个年轻后生质问到。

    “我们是记者!北京来的记者!让开!”

    一阵嘈杂后,四个记者模样的人冲破封锁进到了院内。

    老刘一看,哈哈大笑。

    “哎呀呀!我亲娘啊!恁总算赶到了!”老刘说着,冲自己兄弟大喊一声,“救兵到了!北京来的!”

    几个兄弟一听是北京来的救兵,放下架势,把四人放进院内。

    “蔡大记者!您总算到了!我刘长根阵势一百二十分的感谢,感谢!”

    老刘热情的拉住其中一个记者的手。

    “老刘啊,来,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几个同行!”

    蔡记者转身向老刘一一介绍同行记者,一个国内知名网站热点追踪记者,一个北京之行报社社会新闻版块的记者,还有一个最厉害,是国家重要口舌的河南记者站负责人。

    老刘和几个兄弟一听这个阵势,简直乐开了花。

    几个叔伯兄弟总算明白,为啥大哥打完电话如此踏实放心了,就眼前这几个记者的分量,别说自己这个村,就是省会郑州的人也惹不起。

    有兄弟给陈老头搬来梯子,扶着老人下了房顶,也给老人作了简单介绍。

    陈老头眼含热泪,虽然听不懂这一连串的头衔和职务,但就听懂了一句话:北京来的救兵!

    “北京的恩人哪!快替俺做主吧!俺这个村儿没有王法了啊,你瞅瞅,你瞅瞅啊,多好的一个村子被祸害成了啥样儿啊……”

    陈老头向救兵们哭诉着,几个记者已经拿出了纸笔,相机和录音设备,开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现场采访。

    老刘和几个兄弟围在一边,护着记者和陈老头,防范这院外的那些年轻人。

    金牙男从路虎车里出来,听一个手下介绍了情况,马上跑到一边低声打起了电话。

    不大一会儿,朱支书拖拉着那双破布鞋急匆匆走了进来,一瞅眼前这个阵势,不由得吃了一惊,但随即马上一脸堆笑走了过来。

    “欢迎欢迎啊!啥风把北京的大记者都给吹来了?!”

    国家媒体河南站的负责人冷笑了一声,用地道的河南话说道,“我是郑州过来工作的,不是过来参观旅游的。”

    朱支书一愣,马上呵呵一笑。

    “哎呀,那就更亲了,自家人,自家人……”

    说着,掏出一盒烟就要给记者敬烟,可低头发现自己掏出来的是中华烟,马上收了回去,从另一个裤兜里又掏出一盒烟,三块钱的芒果。

    朱支书手很快,但这个细节还是被几个记者和老刘看在眼里。

    “王八蛋!一个村支书,都抽上中华烟了!”

    老刘心中暗暗骂道。

    “对不起,我们工作的时候不抽烟!”

    蔡记者拒绝了朱支书的芒果烟。

    朱支书嘿嘿一乐,“俺农村儿人不会抽啥好烟,大记者们可别嫌弃啊……”

    “你那个兜里不是还有中华烟么?咋还会抽芒果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