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以逸待劳【求正版订阅】 (第2/2页)
第二感觉,还是年轻。 第三感觉……说不清楚。 杨裴安很奇怪,这个年纪的人,怎么会给人这种捉摸不定的感觉? 也许,是有些东西自己先入为主了,杨裴安这样想着。 互相介绍了一下自己,杨裴安直接切入主题。 隐隐的,直觉告诉他,要先用话压住对方,不然这次谈判可能很艰苦。 杨裴安开始说他准备了两天一宿的话。 他说:“阳光微博的展势头不错,但你一个人掌控,应该会面临诸多的困难吧?” “还好,这世道做什么事不困难?” “也对,随着你们网站的影响越来越大,风吹草动、是是非非都会是一道道坎儿。” “我给你做个比喻,阳光微博是一艘满载着金子的小船,你一个人慢慢地划,风和日丽当然好,但遇到恶劣的天气,一个浪打过来,樯倾楫摧,很可能就什么都没了。” 杨裴安说:“……” 林阳一直笑呵呵地听杨裴安说话,不时还表示同意地点点头,其实林阳心里很清楚,杨裴安说了那么多,只是想减少合作费用。 等杨裴安说完了,林阳放下茶杯问:“杨先生,你这次代表阿里,是想谈合作,还是想谈收购?” “如果是收购,阿里准备出多少钱收购阳光微博?” 一丁点弯弯绕都没有,除了自我介绍,开口第一句就是问价钱,杨裴安的感觉很复杂。 对方看上去很好对付,因为目的很明确,似乎价钱给到位就很轻松。 同时又似乎很不好对付,因为自己说了那么多,虽然对方不时在点头,但杨裴安能察觉到,林阳并没有被自己说服,他点头,很可能是出于礼貌,或者是给自己面子。
然而,阿里根本不想收购阳光微博,阿里只是想花点钱,让阳光微博替他们服务,然后再坐享其成,他们只想投入一笔资金,并不想长时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仅此而已。 同样的,林阳也很乐意拿上一笔钱替阿里工作,自己继续做自己的老板。 假如合作成功,那么,阳光微博和阿里的关系,无非两个选择,一个是用户,一个是客户。 比如,腾讯的qq使用者是用户,增值服务的消费者是客户,广告商们也是客户。 百度的访问者都是用户,而投放竞价排名的各种各样的企业和公司是客户。 淘宝的消费者是用户,所有的卖家都是客户,虽然有的卖家不付费,但也是客户。 选择用户第一,还是客户第一,没有对错,只是一种选择,合适自己的企业就行。 以上两个选择,其实是由林阳的性格和经历决定,没有对错,且很难改变,关键是选择对了适合自己团队的。 再说了,阳光微博目前已经有上百万用户,客户却没有真正诞生,阿里和林阳的想法,其实都是一样的,就是想让阿里的淘宝做自己的客户,而阳光微博累积的用户,则成为淘宝的客户,双方各取所需,并不存在竞争关系。 现在的关键在于,阿里究竟愿意花多少钱,让阳光微博单独替阿里服务。 而林阳,也在琢磨着,到底能从阿里手上拿到多少钱。 杨裴安说:“我们没有想过收购阳光微博,如果是注资合作,你们公司的重大决策,我希望你们可以听命于我们的指挥,另外,我现在只能给一个大概的投资金额。” 林阳点头道:“你说。” 杨裴安说:“3ooo万。” 林阳问:“税后?” 杨裴安说:“税前,不过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 林阳听了,不置可否,笑呵呵地说:“这样,你舟车劳顿,今天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我带你去我们学校转转。” 杨裴安对复旦大学没什么兴趣,但他对林阳这个人产生了兴趣。 几千万的生意,就算一些颇具规模的公司也要当成一件大事来抓,不敢掉以轻心。 眼前这位少年倒好,事情刚说了个开头,就张罗着要带自己去逛大学校园,还特别强调了一下,让自己早点回去休息。 啥意思?让自己休息,和带自己逛复旦大学,比上千万的生意还着急?还重要? 杨裴安很想说“我就不去了”,可是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 算了,来都来了,借着参观复旦大学的机会,摸摸林阳这个人的性格也是好的,对后续谈判总有帮助。 杨裴安告诉林阳自己住的宾馆位置,两人约了个见面时间,就分头走了。 …… —————————————————————————————————————————————————————————————————————————————————————————————————————————————————— 卡文了……所以更新缓慢……8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