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7 6064宝成小慢车 (第2/2页)
的车厢里,到处都摆满了菜。外地的旅客也会在车厢里买菜,这里俨然就像一个菜市场。我们车厢的列车员买了几捆竹笋,一捆两块钱。我也跟着买了几捆,按当地农民的嘱咐,去车厢连接处接了点水一直泡着,另外还买了几种不太常见的青菜。据列车员讲,他每次回西安的时候,都会帮同事或是朋友带点当地的特产。 有一节车厢是诚信书屋,是为了那些大山里的孩子每周上学提供便利的。车厢里有很多桌子,每一张桌子上都有一个很大的面板,上面摊着干净的桌布,桌子中间放着一个书架,陈列着竖着的书籍,以儿童文学居多。靠近车厢连接处的几张桌子上各放着一本毛笔字练习本,几个列车员会耐心地带着车上的小学生一起练习毛笔字。在列车员的邀请下,我也静下心来,写了两张字,并且拍照留念。 第二次路过这节车厢的时候,我偶然间在桌子上看到了一本登记簿,上面是每次坐这节车厢的学生的名字、学校地址、家庭住址以及家长手机号码。据列车员介绍,学生每次来都要填写。这时,我突然想起来这次出行包里还带了几本书,就捐了其中一本给诚信书屋。中途一次下车去月台上玩时,列车员还专门把我介绍给了列车长,说这就是给我们捐书的小伙子,我忽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等到下午我再次来到这节车厢的时候,桌上的那些物件都不见了,大概都被列车员收起来了,因为下午不会再有学生上车了。 与其他火车不同的是,这列车的沿途许多站点是不售票的,多数坐火车的,都是附近的乡民,车票一两块钱的样子,大家都是先上车再买票。但是,乘坐的人多,列车员也不可能每停一站,都去查一次票,因此,买票全靠大家自觉,就算查票,一天查好几次,也会有漏网之鱼。乘客们要买票,列车长就得带着列车员们在各个车厢来回跑。 这趟车的火车票是老式的手打票,对于火车迷来说,一块钱一张的手打车票是很有纪念意义的。在车厢里来回逛的时候,我一遇到卖票的列车员就装作新旅客上去买票,而且只买一站,或是两站,只为了多收藏几张这样特殊的车票。有时候看到有旅客下车前扔在车厢里的车票,我也会珍惜地捡起来收藏。以至于后来我再买票的时候,列车员都不卖我了。后来,我把一元车票的照片以及车厢里卖菜的情景发在了一个户外群里,一个群友特意找上我,要我高价把手打火车票卖给他。
中午时分,火车在一个车站停车的时候,我注意到有几个列车员把钱递给了站台下的几个农民,农民递给了他们几袋饭。我这才发现这一路的车站,原来还有卖饭的。当时,我也想找山民买一份的时候,但是,列车员告诉我说,他们是提前打电话订的,没有预定啥也买不到,我只得作罢。这趟列车与别处不同的一点就是车上不卖吃食。尽管我上车之前已经做了些许准备,买了一些零食,但当我发现车上真的什么都买不到的时候,我还是一脸的失望与无奈,只好回到座位上去啃带来的两块面包。 与我同座的是一对情侣,我在与他们攀谈中得知,他们是昨天从西安坐高铁来到广元的,今天专门来体验绿皮火车,他们是车迷。我对于下午的观音山展线甚是期待,途径的山洞会越来越多。据车迷介绍,路过观音山展线时,会看到一个上下四层的火车道奇观。奇观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用车迷的话说,这一定要感受。坐在车里面,看是看不到的,火车走在最上面一层火车道时,可以看到断断续续的下面几层车道没有遂道的部分。在火车上,可以看到刚刚路过的火车道在车窗外高高的悬崖上,并且拍了下来,也许只有这观音山展线才能做到了。火车道在这里来回转了整整一大圈,就像是在走盘山公路一样。我曾试图跑到车尾,拍下火车头拐着弯进山洞的情景,但终究也没有拍清。 秦岭站,据说是世界铁路史上坡度最大的火车线路,许多火车迷会专门来到这里拍火车。到站后,我才发现秦岭站只是一个小站,几乎没有什么旅客上车,空空的站台显得相当的空寂。下火车的时候,我遇到一个带三角架和摄像机的小伙子,他正在站台上聚精会神地拍北侧的火车。聊天的过程中得知,火车这时候因为前方坡度太大,需要两个车头一起拉。此时此刻,两个车头正连接在一起,顺着摄像机拍摄的方向望去,两个车头的头灯靠得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最后,随着两边指挥人员手中的小黄旗靠在一起,火车马上就要发车了,小伙子立即麻溜地收拾了东西跟我一起上了车。 在车上,小伙子告诉我说,他是早上坐着6063次火车来的,在这个小站守候了一天,就为了拍这关建的一刻。小伙子讲了一路关于火车的故事,这段路,还有两个站台,由于修在了两个大隧道之前,只是用来错车用的,站台下方就是悬崖,并不能上下车。小伙子一直跟列车员打听上过电视的向车长的列车什么时候发,说是上一次要他的电话没能要到。据说,出了名的向车长特别的可亲。后来,他得知向车长两天后会去广元,但由于不是周末,小伙子去不了,他不由一脸的无奈。 翻过了秦岭,又过了一站,我们很快就到了终点站。 就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才从网络里知道,7月份下大雨,略阳段山体滑坡掩埋部分铁路,王家沱塌方,造成大面积列车停运。一段时间后,车道终于修通,但为了安全着想,只通货运,不通客运了。反反复复修筑的宝成铁路风雨飘摇,待高铁建成后也许会彻底停运。运行了60年的老绿皮6064次,可能今生无缘再相逢,我顿时多了几分惆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