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亲姥姥和亲舅舅 (第1/2页)
在我这四个姥姥中,前两个姥姥只是听说过,而没看见过,那个妈姥姥也是小时候见过,印象中似有似无,只有生我妈的亲姥姥,留给我的印像最深了。 因为她一直活到一九七三年,在她活着期间我去过几次姥姥家,包括我二十多岁以后。 在我记事以后,最疼我的人,除了mama、柱奶奶、婶子,就是我姥姥了。 我已经五岁(虚岁)了,那是一九五二年,不知这年是怎么了,也许地里打得粮食多了,也许是我母亲这年腾出了时间,带着我第一次住姥姥家去了,我虽然是第一次住姥姥家,但我在我们姐弟四人中(包括我死去的那个jiejie)我还是最幸运的,为何幸运呢?就是因为她们三个,长了那么大,还一直没去过姥姥家呢? 我们娘儿俩坐上了火车,钻进了关沟这个大山沟,我看到马路上有“很小很小的小汽车在蠕动,看到马路边还有“很小很小”的小房子,我心里想,“如果那些很小的小汽车是我的该多好,我会钻到小汽车里去驾驶,如果那些“很小很小”的小房子是我的该多好,我会钻到那小房子里去玩儿。 火车出了关沟,有一小站,叫“西拨子”过了“西拨子”就是“康庄”康庄是大站,在康庄下了火车,出了票房,票房有接站的毛驴儿,我妈雇了个毛驴儿,我妈骑上毛驴儿,怀里搂着我,我啐了一口唾沫,本想啐在地上,却唾在了我妈的小脚尖上,我妈穿的鞋是新的,我看了非常着急,告诉mama:“mama!mama!我唾沫啐在您脚上了!我唾沫啐在您脚上了!” 我想,我mama一定会采取一些措施,但她只是看了看,说:“没事儿,没事儿。” 既然是我mama说没事儿,只能是没事儿了,但是我总惦记着我啐出的那口唾沫,走一段路,我瞄一眼那口唾沫,走一段路,我瞄一眼那口唾沫,那口唾沫慢慢干掉了,它虽然干掉了,但它在我mama新鞋上,还是留下了让人看着不舒服的痕迹。 康庄离临河近三十里,过了延庆县城,再过了王泉营,就看见临河村了。 关南(居庸关以南)只能看到毛驴戴着“捂眼”“推碾子”但是没见过毛驴戴着捂眼在野风地里“打转转”的。 这里的田野上,这儿一个毛驴儿,哪儿一个毛驴儿,在原地儿像拉着什么转着圈子。 我回头问mama:“它们在那里干吗?”mama说:“它们在拉水车子浇地。” 我看到哗哗的水从地底下被搅了出来,顺着水沟流向原野了,原野黑油油的。 临河的土地由于离妫河近,又值早春冻土消融之季,湿漉漉的,它绝不像我们山边子的土地,一片黄沙,我刚从黄沙地里走出来,看着临河什么都新鲜,那湾曲的河床,河床边,高大挺拔的杨树,还有那“关北”异样的磗瓦房、土房,逐多的新鲜,使刚刚出生四年不到的我,目不暇接,眼睛不够使唤了。 我不像我哥哥和我jiejie们生下来总是有病,从我生下到五岁,一直没生过病(大病),可以说是一气泡儿长大的。 由于我父亲在我一周零三个月时就死了,我脚儿下边没有小孩儿,我吃奶,一直吃到了五岁(虚岁),充足的营养让我的身体得到了充分的发育,小时我长得很发式,也很虎式,很招人喜欢。 我长了五岁,姥姥才第一次看到我。 姥姥一辈子生了五个丫头,生了两个男孩,落下一个男孩,我姥姥特别喜欢男孩。 她猛一眼看到了这么漂亮的外孙子,可把她给乐坏了。 延庆人管小子不叫小子,而发音是xiě子,我姥姥见到了我惊喜的叫道:“娘唉!这小小(xiě)子儿好……亲唉!” 人说:“外甥狗吃了就走。”这话一点不假,我在姥姥家吃完了晚饭,我从炕上往地下抻着身子挣扎着嚷嚷着:“妈!我要回家!妈!我要回家!”mama拼命的搂着我,抱着我,不让我下地。 乍进姥姥家门时新鲜的人和物,刺激着我的大脑,使我的大脑产生了暂时的兴奋,兴奋劲头儿过了以后,大脑又产生了另一种判断,“这里不是我以前生活的地方,生存环境是令人质疑的。”大脑本能的判断,促使我的躯体从炕上向地下挣扎着,扭屈着身子向着我们娘俩走进来的屋门子蹿腾着,母亲想方设法,制约驯顺了我,我睡着了。 过了几天,我适应了这里的环境,我再也不张罗回家了。 姥姥挑着样给我做好的吃,使我吃到了有生以来从没有吃到过的东西,而且,这顿饭还没吃过多长时间,又让吃那顿饭了,我经常打着在家里从来没打过的那种嗝儿(续食嗝)。 在姥姥家吃得最多的是粉条子,粉条子在我们家一年也不准吃到一回,可是他们家每顿饭都有粉条子,大人们怕我不会使筷子,不会搛菜,这个一箸子,那个一箸子,都在给我搛菜,往往是这箸子还没吃完,那箸子又搛来了,我的小碗,菜总是满满的,我想,“他们家怎么有那么多粉条了啊?”我扭头往房上一看,她们家房山花墙柱子上还吊着一大捆干粉条子哪。” 其实,我并不想让大人们给我搛菜吃,我想自由自在的想吃什么就搛什么。 粉条子我已经吃够了,我最想吃的是那白菜梆子与萝卜条子,那白菜梆儿和萝卜条儿,酸溜溜、脆生生,爽口得很,在饭桌上我没有吃这种菜的机会。 我不知她们为什么不让我吃这种菜,这菜酸溜溜的味道吸引着我,这种菜究竟在哪里藏着哪? 我看到姥姥端着一碗这样的菜经常从东边那间屋里走出来,我顺着她走出来的屋去寻根究底,看到那个屋墙旮旯有个偌大的缸,从那个缸里冒出了那种酸溜溜的味道,我拿过来一个小板凳放在缸底下,我登了上去,扒着缸沿欠脚一看:“啊,原来那种酸溜溜的菜,就是从这里捣出来的。” 满满的一大缸都是这种菜,白菜梆子,大白萝卜条子,还有胡萝卜青辣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