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2、椒房应对【第三更】 (第1/2页)
从丞相府回到少府寺,徐仁还没有进门,一位少府丞就匆匆走了出来,一见到徐仁,当即便大喜过望,行了礼就对他道:“皇后还未央宫,有诏令君觐见!” 徐仁一愣,回过神来,脱口而出地第一句话就是:“诏我觐见?” 那位少府丞连连点头:“正是!臣正欲往丞相府寻君。中长秋尚在堂上相候。” 徐仁不由抬手揉了揉是眉心,心中嘀咕了一句:“先是大将军,这会儿,中宫又诏我做什么?” 虽然满心不愿,满腹疑惑,但是,皇后的诏令,终究是不能不理的,徐仁只能先往少府正堂与中长秋相见,再随其往椒房殿而去。 一路上,徐仁也试着问了问中长秋,可是,中长秋也只是苦笑摇头,只道自己实不知情,徐仁只自己揣度着,想了半天,也只能往之前皇后之诏被封还上想。 眼见着将过椒房殿前的两出阙了,徐仁硬着头皮问道:“中长秋,望君实言于我,中宫可是为诏书封还一事……恼怒?” 中长秋一怔,随即摇头,却是笑着答道:“中宫并无恼意!” 见徐仁不信,中长秋看了看左右,压低了声音道:“中宫当谢君等。非少府封还中宫诏,中宫岂能今日还宫?” ——的确,皇后向皇帝请辞时,就是用的这个理由。 ——当然,皇后也借此向皇帝讨了手诏。 中长秋并不认为,皇后会为那件事对少府不悦。 徐仁松了一口气,随即也更加疑惑了。 中长秋与少府在椒房殿的前殿等了一会儿,皇后才从后殿过来。 见礼之后,不等徐仁开口,兮君就直接道:“掖庭之中,侍使之人甚少,少府可有主张?” 徐仁没有想到,皇后竟是为此事宣召他,当即就愣住了,心中也十分惶然。 ——禁中之人事,他都不能过问,何况掖庭? 惶然之后,徐仁将心一横,直截了当地答道:“掖庭之事,中宫当问掖庭令。” 话一出口,徐仁竟觉得理直气壮了。 ——本来就是如此嘛! 心中一松,徐仁倒是困惑了——就算皇后年幼无知,不知道少府的实际情况,中宫属吏难道也不知道? ——更何况,皇后年幼无知? 徐仁很确定——年幼是事实。无知?那是不可能的! ——若是无知,皇后能与上官家的谋反毫无关系? ——当然,“毫无关系”这个事实,其中肯定有霍光的原因,但是,若不是皇后有所表现,霍光凭什么维护她? 徐仁绝对不相信,这位年幼的皇后会是多么天真,多么无知…… “掖庭之事自然是掖庭令作主。”兮君并没有为徐仁的态度动怒,依旧以温和地语气地言道,“然则,掖庭令欲增补缺员,却不得不由少府供人。” 徐仁一怔,随即便解释:“臣未见掖庭有增补之请。” ——绝对不是他不配合掖庭之事。 见徐仁如此紧张,兮君倒是有些奇怪了。 “少府……”兮君皱眉,解释了一下,“我并非问责于君。” ——难道她的态度很恶劣吗? 兮君看了一眼身边的傅母,傅母却也回了她一个莫名其妙的眼神。 ——并不是皇后的问题。 徐仁低头:“臣明白。” 虽然这样了说了,但是,殿中众人仍然看得出这位少府十分紧张。 想了想,兮君也就将这个想不通的疑惑暂时搁下,慢慢道:“掖庭令云,少府属下各官皆有定员,今已无可调之人。” 徐仁一怔,回想了一下前几日所收的文书,立刻点头:“的确如此。” 兮君十分满意地颌首,似乎对这个答案很满意。这让徐仁不由困惑了。 “既然如此,不知道少府有何应对之策?”兮君轻声询问。 徐仁思忖了一下。 ——虽然迁任少府不无田千秋之关系,但是,他本身也并非无能,至少,谈不上尸位素餐。 片刻之后,徐仁答道:“若是宫人不足,自然是增选官婢。若是宦者不足,就只能调腐刑之人,再不足,尚可募死罪下蚕室。” ——这些都是定制。 ——皇后有必要这般郑重地诏他前来吗? 这一次,皇后没有立刻回答,好一会儿,才慢慢道:“掖庭不比其他官署。” 徐仁顿时一惊,暗暗着恼——自己竟然忘了最关键的事情。 ——掖庭是什么地方? ——说白了就是蓄养皇帝的女人的地方。 ——那里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贵人。 ——更重要的,那些人是为皇帝准备的,必须精心服侍,精心教导…… ——无论如何,在掖庭侍使的人,都不是随便选哪一个都可以的。 徐仁不得不向皇后请罪。 兮君摆了摆手,并无恼意,道:“少府似乎……另有心事,对答有误亦属寻常。” 徐仁连连称谢,随即小心地答道:“掖庭甚重,臣一时亦无良策,若中官准允,臣将召诸属吏共议,议后即报中宫……” 这一次,徐仁半点风险都不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