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事多磨 (第1/2页)
常德公主并没有为难自己的堂弟,她当然明白朱祁铭是为了维护她的名声,这才用非常手段及时堵住了薛桓的嘴。 “你去皇上那里回话。”常德公主扭扭捏捏道。 朱祁铭撇撇嘴,“就怕你与他八字不合。” “胡说!都测过八字了。”常德公主作状又想伸手抓朱祁铭的耳朵。 “行行行,你可别后悔。”朱祁铭硬着头皮应承了下来。 这样的事还轮不到朱祁铭出头,于是,朱祁铭迅速找来郕王商议此事。 尽管郕王与朱祁铭都对薛桓观感不佳,但事关常德公主的终身大事,二人不敢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只能屈从于常德公主的心意,一番商议之后,由郕王前去回禀皇上。 出人意料的是,皇上并未传召薛桓,而是命薛桓等三人回家候命。 一连两天,常德公主都在竹雨轩闭门不出,焦急地等待皇上那边的消息,朱祁铭时常被她叫到竹雨轩问话。 偏偏薛桓果真是个情种,回家后见恩旨迟迟未下,便“为伊消得人憔悴”,两天后竟病倒了。这一消息很快传入了竹雨轩,常德公主闻讯后茶饭不思。 想皇上绝对没有为难自己亲姊的道理,遴选驸马都尉一事落到这样的地步,肯定与前朝那边的反对声浪有莫大的干系,而这个时候紫禁城里的人都不便贸然出面说话,连太皇太后也只能置身事外。朱祁铭隐隐觉得皇上似乎面临着一次艰难的抉择。 到了第三日,终于有天子的近侍内臣来到竹雨轩,而且来人还是司礼监秉笔太监金英! 一见金英,常德公主脸上浮起满满的期待之色,可令她失望的是,金英是来找朱祁铭的。 “越王殿下,皇上传殿下去雍肃殿。”金英望一眼常德公主,看似漫不经心地道:“唉,内阁好几位学士年迈,料今明两年就会陆续致仕,司礼监与内阁往来频繁,这两年洒家等人恐怕会诸事不顺手喽。” 学士年迈致仕?朱祁铭品味着金英的语意,一时间脑洞大开,努力分辨此事与遴选驸马都尉一事究竟有何干系。沉思中茫然看了常德公主一眼,就见常德公主缓缓站起身来,巴巴地看着他,几番欲言又止。 “常德公主,你便静待佳音吧。” 丢下这番安慰的话,朱祁铭出了竹雨轩,直奔雍肃殿。 一进雍肃殿,就见皇上离座来到他身边,阻止他施礼。 “三弟,皇姊还好吧?” 朱祁铭本想说些场面话应付一番,不料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大实话:“不太好。” “朕赐百官十日之假,可朝中重臣还是闲不住,一拨又一拨地前来劝谏,说薛桓家世显赫,册封薛桓为驸马都尉有违 制之嫌,且此举于顺德公主不公,将招致物议沸腾。哼,对紫禁城里的事,他们不愿插手时便说是朕的家事,想插手了又说天子无家事,真是人嘴两张皮!” 对朱祁铭而言,此刻妄议朝政可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但一想到临别时常德公主巴巴的眼神,他就抛开了那份本能的顾忌。“陛下,醉翁之意不在酒。” 皇上一怔,旋即凝目而思,“你是说有人冲着朕的大婚一事在借题发挥?” “恐怕是如此。以往百官从未在这等事上多嘴,如今大费口舌,无非是想让百官干预天子家事变成惯例,等到陛下大婚成议之时,他们便有话说了。” 皇上沉吟片刻,挥退了殿中仅有的一名内侍。“依制,朕宜十六岁大婚,明年朕十五岁,提前大婚,百官自然有话可说。可是,朕若决意要提前大婚呢?” “陛下的大婚是大明开国七十余年来首次皇帝迎娶皇后,天下人无不翘首以待隆重的盛典。既然陛下不理会百官的劝谏,百官便有了使性子的借口,有些人便可托病缺席大婚仪典,若如此,必将招致真正的物议沸腾!” “你是说杨士奇、杨荣二人?”皇上眼中有分焦灼,“不错,二杨缺席大婚仪典,必致非议四起,会有人说朕为了提前亲政,不惜让劳苦功高的辅佐大臣受委屈!” 皇上回到御台上入座,神色略显沮丧,“杨士奇已不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