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之猛将传_三国大战 第九十章 北伐之计(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国大战 第九十章 北伐之计(3) (第2/2页)

兵往长安而来。”

    刘备听到此处,又望地图上看了看。见斜谷一种若出兵,即便拿不下陈仓,也可分兵东进。当初说若兵出斜谷而攻长安不可行,并不是说斜谷出路被陈仓堵住,只是若由此处,则曹军知,这便没了奇袭之效,只要陈仓守军杀出,缠住斜谷出来的汉中军,便能让其他的曹兵进行调防,从而使得长安重新变成重兵防守的堡垒。

    那薛冰也是到了这里,亲身打了几场仗,才明白这个道理的。以前玩游戏时,总是不打下一地,便不能到下一地去。实际上现实世界里根本不是那样。真正地情况是,即使你不打这座城,也可以绕过去。去打下一个目标。但是那样就会将自己的后方***了出来,极容易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像陈仓,他的位置并不是死死的把住斜谷的出口,但是若兵出斜谷。无论你望哪个方向用兵,都会在陈仓监视范围之内。不打他,就面临着随时被其攻击的危险,因此,虽然他在地理上并未影响你的前进,但是在军事意义上,却是非打不可的要塞。

    但是现下薛冰的计划中,即使被陈仓守军发现了斜谷出兵,他也无法做出任何反应,因为魏延的大军必须等到长安夺下后才会出现。并且反将陈仓望东的路线给卡死。再加上西线还有刘备的主力军虎视眈眈,这就变成了陈仓守军只能眼睁睁的望着魏延在自己地眼皮底下分兵望东,踏平长安以西,派兵增援长安。

    刘备想明白此处,已经明白了薛冰地战略意图,奇袭长安。夺取潼关,然后将雍州大‘门’关上,再回身慢慢对付困在雍州的曹兵。

    其实薛冰在心中暗暗给这个战略方案起了个很贴切的名字。可惜这个名字不可能在这种场合说出来……

    不过,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横在众人心上,那就是薛冰是铁了心要关上雍州的东大‘门’,让曹‘cao’的大军不得而入,那么变什么说负责奇袭地部队在夺下长安后,反而舍了青泥隘口,而主攻潼关?

    诸葛亮与庞统,甚至法正都提出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不趁曹军无备时夺取青小组隘口。待事情泄‘露’,其必有准备,那时再想夺关,可是难上加难了。

    如果青泥隘口未取下,那就等于给曹‘cao’留了个‘门’,曹军完全可以兵发宛城,然后过此关而增援雍州。那样的话,以为关上了大‘门’准备扫‘荡’曹兵的刘备军,将面临曹‘cao’数十万大军的扫‘荡’。而且在平原上,随着战事的深入,两方兵马纠缠在一起,那个时候便是想‘抽’身退出战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薛冰见众人齐齐向自己望来,遂长出了一口气,言道:“青泥隘口并非不取,只是川军方向已经再无余力。大军出祁山,汉中兵马还不能动,准备随时出斜谷,另外还要分出部分‘精’兵出子午谷奇袭长安。可以说,川中兵马已经尽数被派上了战场,而且每一处都是重中之重,已经再无余力去取青泥隘口了。”

    刘备脸‘色’变的很难看,眼睛在地图上来回的巡视,发觉确实不好挤出兵马去攻击青泥隘口。而且最重要的是,想要轻松地压下此关,最好是趁其无备时,长安丢失的消息还未泄‘露’出去之前发动突袭。但是奇袭长安地兵马一共就只有三千,夺了长安后起码要留下千余兵马驻守,剩下的去攻打潼关都嫌少,哪还能分兵去打青泥隘口?

    抬头向薛冰望去,正‘欲’发问,突然见诸葛亮一副了然的样子笑了笑,遂道:“军师可是瞧出了什么?”

    诸葛亮摇了摇扇子答道:“以亮瞧来,子寒所言无差,川中军力,却是已无余力矣!”

    刘备哪知诸葛亮瞅了半天,居然‘弄’出这么一句,只是他又见诸葛亮一副‘胸’有成竹之态,明显是想到了破解此破绽之法,当下只得于心下苦笑,言道:“军师若有妙计,还请快快讲来。”

    只听诸葛亮道:“王上可是忘了,子寒最先时曾言,须三路并进,相互配合,才得以成全功?”

    薛冰在旁瞧着,突然听诸葛亮说出这句话,心下微凉,暗道:“看来诸葛亮已经瞧出我这套战略的重点了。到底是被称为最接近妖‘精’的人物,这么快就猜了出来。”

    只听诸葛亮笑着道:“若我所猜不错,子寒此战略,绝不只是川中这一路兵马,乃是将荆州的关将军,甚至连东吴的兵马都一并算了进去。却是将三路兵马,当作一路来用,当真是三路并进,相互配合,以成全功!”

    刘备闻言一愣,厅中其他人也是一脸疑‘惑’,只有庞统突然道:“三路配合,想来这青泥隘口,却是要着落在关将军身上了!子寒定的好计策,真是够大胆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