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党_第三章 一片混乱中的英雄事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一片混乱中的英雄事迹 (第1/2页)

    要回军关中,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濮州、郓州的事情都要安顿好。郭德罡其他的觉悟没有,防止合伙人从自己身后下刀子的心眼,可是留了不少,光在巨野郓城两个中心仓库里面,他就囤了足够武装五万人的兵甲辎重。表面上,这些东西都是给河南诸道围剿李希烈的部队准备的,但实际上,只要郭德罡愿意,这些东西可以随时用于武装他手下的那些奴隶战俘、工场工人和生产建设兵团的民兵。名义上郭德罡只是一个都粮料使,但实际上宣武天平武宁淄青四镇二十州七百万人口二十万兵的赋税钱粮,大半都掌握在他手中。

    此时地方财政,已经是实行了两税法,一州中的地方收入,大体分成三份,一份上缴朝廷,一份留给节度使,一份留在本州,正所谓交够朝廷的,留够节度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那交给节度的部分,大部分都用来作为军费。在现在这种战争情况之下,每年各个节镇的赋税收入,大约有三分之二都花在了养兵之上。郭德罡在沿漕四镇种粮、养猪,加工兵器铠甲,负责转运军粮,开赌坊妓院,这些军费里的大约三分之二,又落到了他的手中。除了盐铁酒这三样朝廷专卖,设置了巡院的东西之外,就连茶叶市场,也被郭德罡的袋泡茶垄断的差不多了。现在,江南淮西的茶商直接供货给徐州的茶叶作坊,剑南鄂岳的茶商则供给蓝田醴泉的茶叶作坊。茶叶原本贩运不便,但现在有了立顿袋泡茶,可以很清楚地按量来进行经销,郭德罡又和诸藩节度搞起了招标包销,年终返利,每年各藩用原茶和大唐烟草换取袋泡茶,按销定价,这中间一反一正,比单纯地专卖或是收税来的利钱要更为可观,如此一来,除了河北三镇,其他各节度倒都与郭德罡有些或多或少的联系。

    因为在郭德罡这里买货的关系,带了沉重的金子或是铜钱长途贩运,一不安全,二不轻便,长此下来,那些往来的商人们便都用上了大唐金融发的德票来交易。到了建中四年的此时,在所谓的山东四镇,已经基本没有人使用铜钱来日常交易,而是都用德票来纳税购物。在稍微外围一些的永平、河阳、东都、淮南、扬州等地,郭德罡和当地的节度都谈拢了对应的比例,持有德票的商人,只要给节度使这里缴纳每贯十文到三十文不等的汇兑损益,便可以在德票上加盖本镇节度的大印,在镇内和钱帛一样使用。

    其实,当初郭德罡确实是想要在德票上印个“大唐人民很行”的。但是皇上亲自圈定了飞钱的样式,便也不大好更改。这德票上,便是画了一堆铜钱,当多少贯的就画多少个铜钱。但是现在郭德罡为了缓解军需压力,连一万贯面额的德票都印出来了,那一万个铜钱,可不是那么好画,只好画了一堆串串,权当是一万个。如此一来,那德票就非常丑陋,看起来就好像上面盘了很多蚯蚓。这些蚯蚓盘在上面弯弯绕绕,想要造假的印匠,为了做到惟妙惟肖,只好尽力去数那蚯蚓身上到底有多少个铜钱,但是非常古怪的是,没有一张德票上的铜钱是数目完全一样的。而且那德票所用的纸张,也是异常古怪,有一股特殊的味道,质地奇特,如何也仿造不出来。

    “很好很好,我画蚯蚓的水平又有提高了啊~”只见某人提笔,沾墨,一气呵成,一张一万贯的德票就此出炉。“若沫,我此去奉天,山东这边就要你来弄了。现在关中大乱,蓝田的仙麻纸怕是暂时运不过来,德票也就不必再印了。此外,要防着高承宗、曲环和刘洽那三条老狗,虽然他们兵甲钱粮基本都要靠咱们,但总归不是咱们自己的地盘。如果情形有变,立马带着技术人才上梁山……”

    如此这般交代了一番,把该安顿的事情安顿的差不多了,郭德罡便从这段时间流入濮州的难民之中,招募了五千青壮,配了兵甲,命郭二斗留下得力的部下主持濮州防务,带了五百德昭营的精兵,驱赶着五千战俘奴隶押运着辎重上路了。待到走到滑州,遇到同样得报回军,刚刚在此渡河的李怀光,便与其合军一处,迅速西进。那朔方军在河北日久,和李晟马燧也学来用这集装箱车的办法,倒是也与郭德罡的德昭营的行进速度不相上下。两军沿着沿河高速马路星夜兼程,待到十月二十,已是到了东都洛阳。

    曲环刘洽二人已是先于郭德罡得报,各带了五千兵马汇集洛阳,高承宗也分出五千兵马,由王智兴领军,沿着汴徐高速来到洛阳。李勉哥舒曜也同时回到洛阳,当下诸将商议,最后决定以李怀光为帅,王智兴副之,郭德罡带着德昭营的特种兵队伍与之配合。曲环刘洽依旧坐镇许州,与李勉和哥舒曜合军监视李希烈,防他与朱泚打通联络。当下散会,诸帅又暗自叮嘱部下领军的兵马使保存实力,不要抢功损兵之类不提。

    在洛阳修整三日,诸军启程前往奉天,十月二十六来到潼关。守卫潼关的乃是镇****节度使骆元光,戍守潼关已近十年。李怀光又与他商议,决定进占华州,以防叛军西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